原标题:厦门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 市民政局欢迎市民提建议
厦门“大洋怪重”地名清单中的“万科里站”公交站牌,原本就没有这样的地名,应被清理。
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郭钦转)被叫了多年的“加州商业广场”“国贸天琴湾”等地名、建筑名不符合规范?小区要被改名?改地名按什么原则和标准进行?接下来有关部门会怎么做?上周末,厦门市民政局官网公示了一份厦门“大洋怪重”不规范地名的整治清单,市民对此热切关注。对于不规范地名的具体清理整治工作,市民们还提出了一系列疑问。
“‘公示’就是征求市民群众的意见,清单里的地名并非都要整改……”为了更好地做到问政于民、精准施政,昨日,市民政局针对市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作出了进一步的解释。
为什么改名?
隔断地名文脉损害历史文化
据了解,此次厦门开展不规范地名整治工作,是落实国家民政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关于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福建省民政厅、福建省公安厅等六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进一步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
“地名是社会基本公共信息,是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以上文件指出,一些地区仍然存在“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割断地名文脉,损害民族文化,妨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活动。
从厦门的情况看,一些不规范地名的出现有历史原因。据介绍,民政部门虽然是地名管理的主管单位,不过专业部门使用的地名如车站、桥梁、隧道、公园等设施、建筑的命名权,是分散在许多具体业务主管部门手中的,特别是在厦门市“多规合一”平台出来之前,部门间难以对地名进行彻底的统一协同管理。十几年前,商品房市场兴起之时,开发商十分热衷于给楼盘取洋名,由此产生了不少“大洋怪重”的不规范地名。
“我们将认真落实好此次不规范地名的清理整治工作,”市民政局区划地名处一位负责人介绍,特别是一些社会影响不好、各方反映集中的不规范地名,将是清理整治的重点。
按照什么标准?
有全国统一认定原则和标准
很多市民疑惑,厦门“大洋怪重”的31个地名清单,是按照什么标准选出来的?
国家六部委的《通知》中包含了一份“列入清理整治范围的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据介绍,这是此次厦门进行不规范地名认定的依据。
根据标准,“大洋怪重”的含义是,刻意夸大的“大”地名,崇洋媚外的“洋”地名,怪异难懂的“怪”地名,重名同音的“重”地名。标准还针对各种情况给出了一些案例供地方参考。
而认定不规范地名的法规依据,则主要是《地名管理条例》及《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据介绍,厦门目前公布的31个“大洋怪重”地名清单,就是依据该标准筛选,经有关部门、各区汇总,并经市公安局、市规划委、市建设局、市交通运输局等多个部门审核通过后形成的。
清单公示后怎么办?
将充分参考市民群众的意见
“清单上的地名不一定都会改。”市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对清单进行公示,就是为了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在市民政局官方网站的公示页面上,还未给出具体的清理整治方案。
据介绍,此次地名的清理整治,将以不影响社会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为前提,充分考虑群众意见,对那些群众反应强烈、认为不需要改名的地名,就不一定会放在最终的整治清单中。
另外,对于《地名管理条例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以前命名、已经约定俗成,且不违背公序良俗的老地名,原则上也不会列入清理整治的范围。
同时,该负责人也提到了清单中需要“坚决清理”的地名。比如清单中提到的“支一路、支二路”,这临时用名,具有不规范性,必须要改。又比如“万科里站”公交站牌,原本就没有这样的地名,标准的叫法应该为“宁海五里站”。
市民政局方面表示,市民认为清单中有不合理的内容,或者有其他意见、建议,欢迎通过市民政局的官方网站或者致电、写信反映。联系电话:0592-2892071。
不规范地名以后怎么管?
新地名将严格按照标准执行
地名的更改社会成本很高。根据《通知》中规范使用新地名的要求,除了清理户外标牌、标识,网络地图上的信息外,还可能涉及不规范地名信息的身份户籍、不动产登记、工商注册登记等证照上的信息更改等许多方面的工作。
“所以接下来,我们还要重点把好新地名审批的关,避免将来更改地名带来不便。”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此次地名清理整治的契机,进一步健全地名命名的审批机制,推进地名标准化,切实从源头上杜绝“大洋怪重”等不规范地名的产生。
据介绍,厦门借助已经成熟运行的“多规合一”平台,市民政局可以和其他部门从源头上做好地名的监管。
该负责人还表示,厦门是一个开放的、正在成长的城市,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因此厦门还会面临一些不规范地名,特别是标准中提到的“洋”地名情况的出现。接下来,市民政局将严格按照国家不规范地名认定原则和标准,把好审核关。
改名这件“小事”还请慎重
扫一扫
听本期“快语”
-陈炜明
前些天民政部门网站上的一纸公示引发厦门市民议论纷纷。厦门启动不规范地名清理工作,重点整治“大洋怪重”四类地名。公示还给出了31个被定性为不规范须整改的地名,这其中就包括市民们叫了十几二十年,早就习以为常的“加州商业广场”、“帝豪大厦”等。一时间市民群众议论纷纷,支持者有之,吐槽者众多。今天,民政部门回应民生关切,在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详细解读了这次不规范地名清理工作中市民关注的问题,更进一步指出,这一公示本身就是征求市民意见的过程,名单中的地名并非都要整改,将参考市民意见慎重决策。
事情演进至此,我们看到了民意的力量,更看到了行政管理部门从善如流、精准施政的决心,让老百姓收获了对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的幸福感。
俗话说,名不正则言不顺。向来以礼仪之邦为荣的中国人对名是非常看重的,小到具体的人名,大到地名、国名,要体现的是我们独有的价值观和文化追求,而那些“大洋怪重”地名的存在就如城市的牛皮癣,让人看着恶心,想着无趣,叫起来更是脸上无光。说小了,这是个面子和品位的问题,说大了,这是对我们文化传统的一种亵渎。这就是中央多部门联合清理不规范地名的初衷。应该说,这一决策的本身,就是对民意的反应,对民意的尊重。
但问题绝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老子在《道德经》中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习总书记也教导我们,“城市管理,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好的决策如果没有精准的施行,其负面效应不可估量。就拿改地名这件“小事”来说吧,首先是个社会成本的问题。经济学上有个概念叫做“沉没成本”,提醒我们在决策时要把已经发生的不可回收的支出考虑在内。改个地名,绝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换个叫法那么简单,从各种地图运用的更名到门牌的更换,甚至邮件、信笺、名片的重印等,看得见的花费就已经不菲了,还不包括改名后许多人一时间“认不得路,找不着北”带来的各种时间、金钱、精力方面的损失……这笔账不算清楚想明白,我们如何能够“两害相权取其轻”,如何能够不落入“拍脑袋决策”的窠臼?其次是行政成本的问题,“大洋怪重”是对不规范地名的高度概括,尽管相关文件也对此作出了定义,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依然存在职能部门的自由量裁空间,“大洋怪重”,谁说了算?凭什么我的名字里有“国际”就“大”,你的名字里也有“国际”就没问题?凭什么我名字里有“帝豪”就封建,你的名字叫黄厝就不“涉黄”?判断“大洋怪重”的话语权究竟应该在某个部门的某个工作人员身上,还是在广大人民群众身上?真理越辩越明,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没有广泛的社会动员和充分的舆论准备,轻率的决策自然带来巨大的执行成本,这样的“塔西佗陷阱”难道不是职能部门自己挖的坑吗?
没有民主的集中,是无源之水,没有集中的民主,是无本之木。我们必须为厦门民政部门及时回应民意的举动点赞,这背后,没有掌权者的傲慢,却满满都是对权力的敬畏。改名这件“小事”看起来轻而易举,牵动的却是老百姓的生活,既然民意支持我们去做,就要用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态度去做好做实。要知道,民生问题无小事,民生问题须慎重。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
首届厦门国际儿童艺术节启幕 将上演八大亲子2019-06-04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