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原标题:厦门再添一处“打卡圣地” 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正式开馆

厦门再添一处“打卡圣地” 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正式开馆

这里能让来往游客在有限的浏览时间里领略沙坡尾的文化历史。

厦门再添一处“打卡圣地” 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正式开馆

历任“一日馆长”齐聚,共商沙坡尾发展。

厦门网讯 (海西晨报记者 刘宇瀚 通讯员 危婧璟 苏华明) “曾记得,囝仔时,妈妈定定,带我去菜市,买着我爱吃的鱼……”悠扬的阿卡贝拉吟唱的闽南语歌曲《鱼歌》温婉动听。渔歌新唱,渔港新生,6月28日,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在大学路42号正式开馆,免费向市民开放。今后,“身在沙坡尾找沙坡尾”的状况将一去不返。

在这里,市民游客不但可以领略沙坡尾的前世今生,还可以参与互动,展望沙坡尾的未来。未来,这里还将链接厦港片区内的文化资源,成为厦港片区文化集散地。

“六月乌夹黄翅鮸鱼来吃饵;七月吧浪鳁,有通吃阁有通分。”开馆仪式上,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一青用一首闽南语渔谣,借渔民丰收时的收获之情,分享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开馆的喜悦。

开馆仪式后,同时举行第8期沙坡尾“一日馆长”主题活动。沙坡尾历任“一日馆长”等人齐聚一堂,共商沙坡尾发展。作为第8期的沙坡尾“一日馆长”,厦门文史专家何丙仲在展厅内介绍了百年渔港沙坡尾,从兴起、鼎盛蓬勃拓展到产业转型的历史过程。其实,馆内许多珍贵史料都是由何丙仲提供的。

现场,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还进行授课,向前来参观的市民介绍沙坡尾的渔业文化。据悉,沙坡尾工作坊的专业团队将结合展示馆的运营,开展沙坡尾“一日馆长”“公益学堂”“文化年历”等特色品牌活动。

延伸阅读

走进沙坡尾活态展示馆

作为沙坡尾文化的会客厅,沙坡尾活态展示馆分为两层。

一层为沙坡纪事,将整个沙坡尾的发展历程以时间顺序梳理,让游客领略沙坡尾从唐宋至今跨越千年的文化历史。

二层为渔人故事,主要讲述渔人们在岁月的磨炼中形成的特有的渔业技艺、生活习俗、宗教信仰以及属于他们的共同回忆。

在展示形式上,展馆除了运用传统的图板展示和实物外,还加入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结合雕塑场景、纪录影片、AR、幻影成像、体感互动等多元化展示形式。

声音

●厦港街道党工委书记王一青:沙坡尾作为开放式的街区,一直都缺乏一个综合展示文化的窗口,很多人“身在沙坡尾找沙坡尾”,为此,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选址大学路42号,设立了沙坡尾活态展示馆。我们希望运用活态展示馆的方式,让那些留存在记忆中和文献里的厦门港场景复苏,并通过跟当下生活的衔接,产生新的生活美感。

●沙坡尾工作坊主任、厦门理工学院数字创意学院院长郭肖华:活态展示馆不仅包括这里,也涵盖了整个沙坡尾片区,而周围的片区很大程度地保留了当年渔港的遗存。“活态”有另一层含义———激活,我们运用现代技术去还原、修复,完整呈现沙坡尾的生态文化面貌。

●文史专家何丙仲:沙坡尾,明代以前有“玉沙坡”的美誉,是最早的厦门港,也是厦门文化的发源地。明初,厦门成为东南沿海重要军港之一,据记载,玉沙坡等地为地域咽喉、出入要隘。明末清初,郑成功家族驱荷复台,并将厦门港逐渐发展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港,玉沙坡成为对台贸易往来的重要渡口。随着时间的流逝,众多本土文化在这里遗存,送王船、延绳钓、疍民文化等已成为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厦门渔业史专家陈复授:沙坡尾不仅有物质文化遗产,如骑楼、古厝及原住民不同年代的自建房,避风坞、特色渔船等渔港印记,龙珠殿、朝宗宫等展现民俗信仰的宫庙,还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海港文化及衍生的渔业文化、造船文化、延绳钓及手工艺文化等,它们散落在沙坡尾各个角落,成为沙坡尾“活态展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

(记者刘宇瀚整理)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