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追忆厦门六中教师高至凡:凡星永不落,天籁唱初心

▲7月21日,厦门六中音乐老师高至凡曾教过的厦门六中合唱团学生追念老师的留言。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为音乐而生,至简至纯

高至凡是一个为音乐而生的人,他活得纯粹而简单。这是不少他生前朋友给他的共同评价。

“一个爱音乐的大男孩。”厦门六中校长欧阳玲至今仍记得初次见到高至凡时的模样。

2016年8月,刚刚调任厦门六中校长的欧阳玲,在夏日的酷暑中,看到一个年轻老师满头大汗,哼着歌,蹦跳着出现在她面前。

还没聊几句,这名年轻老师就说:“校长,现在合唱团排练的大礼堂是临时场所,我想要个专属的排练厅,让孩子们有空调吹,不那么辛苦。”

听到这个请求,欧阳玲被打动了。“你先去找想要的教室,找到了咱们一起商量怎么改造。”

而当高至凡听到欧阳玲的这个回复,眼里透出了满足和开心。

在高至凡的大学老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教师郭伟看来,虽然在学业上高至凡的表现不是最优秀的,但他“几乎就是为了音乐而生的那种性格,纯粹得让人印象深刻”。

当别的同学在拼命考各种证书,为以后就业焦虑的时候,高至凡却显得有点“离经叛道”。

“他会和我聊起音乐史,聊起他对各种音乐流派的理解,一聊就是好久,他还会去尝试学习各种各样的乐器,锻炼自己全方位的音乐感知能力,他也会去参加各种乐团,不断触摸音乐最新潮流。”郭伟觉得,高至凡在厦门六中能够组建阿卡贝拉乐团,和他的性格分不开。

厦门六中合唱团已有2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高至凡觉得合唱是“老派”的艺术,有个性的他总想在音乐上做一些有意思的、别人没有尝试过的东西。

一次偶然的机会,高至凡听到了阿卡贝拉表演,立即被吸引住了。他和多年的音乐搭档徐聪一拍即合,决定用阿卡贝拉的演绎方式,做无伴奏、多声部的合唱。

此时,正逢厦门六中初中部合唱团成立,“老高”自告奋勇地找到学校,说他想带孩子们玩阿卡贝拉。

“一开始他们纯粹是出于一种热情,想要把新的表演形式引入校园中,这是校园合唱上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其实阿卡贝拉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国内很多合唱团与乐队也都在做,但可贵之处在于,他们配合默契,徐聪负责放手去改编音乐、高至凡负责排练,又不拘泥于传统合唱形式,在图书馆、教室中,用书本、杯子等最简单的乐器,用最适合表现青春校园的展示方式,打动了各个年龄层的观众。”郭伟说。

高至凡毕业后,郭伟惊喜地发现,曾经青涩的学生,成熟得像是一位工作了十几年的资深老师一样,在课堂上特别放得开。

“他想要尝试的东西,一定会竭尽全力去做到极致。这一点特别难得。”

看到包括高至凡在内的合唱团全体教师的努力,厦门教育主管部门、厦门六中也不断给他们创造更大、更宽松的舞台:高至凡第一年想办乐团,厦门六中全力支持他建立了室内混声合唱团;随后在鼓浪屿音乐厅开“六中音乐会”,再过一年,音乐会开到了厦门大学;高至凡请青年指挥金承志等来学校为孩子们辅导,学校不仅给予经费支持,还把培训资源分享给厦门许多学校。

在帮助高至凡父母整理遗物时,戴鹭坚发现,高至凡工作5年,但所有“家产”只有几箱唱片、一部手机和一张余额不多的银行卡。

每到放假,高至凡都会自费到北京上海“拜师学艺”。

“他就像一块海绵,在别人看来他已经是成功的音乐老师了,但在音乐的路上,他永远不满足,永远在不断学习。”戴鹭坚说。

就在前两个月,高至凡还告诉他,自己正在写两首原创的新歌,融入了一些新的元素,打算一开学就带着孩子们排练,让合唱团玩出更新的花样来。

他走了,留下对音乐教育的思考

六中合唱团“走红”了,高至凡却更加低调了。

他从不主动抛头露面,在实在推不掉的媒体采访中,他一定会把搭档徐聪和学校带上。

同事们戏称老高为“佛系”老师。

2018年,因为高至凡在音乐教育上的贡献,厦门六中为他申报市创优突出业绩奖。今年,学校还为他申报省五一劳动奖章。

然而,高至凡在荣誉面前表现出了十足的“个性”,拒绝提交任何申请表。最后,所有的申报材料都是他的同事替他撰写的。

“我们已经约定,最近都不去看朋友圈,都不去看之前老高带我们排练的歌,但总是忍不住一次又一次地点开看。”

厦门市教育局副局长郑朝南说:“合唱团的成绩不是高至凡教育的最终目的。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通过和他一起‘玩’音乐,学会欣赏美好的事物,学会把快乐融入学习的过程中,更学会怎么征服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有了这种经历,孩子们未来的成长,会很美好。”

“对高至凡教过的孩子们来说,送别老师的追思会也是一场特殊的成人礼。高至凡老师就像是他们生命最美好年华中的一盏明灯,为孩子们指明了人生的无限可能。虽然陪伴的时间只有短短一两年,但是,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会永远留在孩子们的心里,他们今后一辈子都会从中获得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戴鹭坚说。

南京艺术学院教师满新颖说:“高至凡是一位有理想、有想法的老师。他的去世,对音乐教育是一个损失。他打破常规,在合唱教育中找到一种非常新潮的尝试,让孩子们喜欢,还让大众看到了校园音乐的无限可能。”

如今,走进厦门六中合唱团的排练教室,一切陈设如昨,就像高至凡和孩子们刚刚下课离开一样。一切似乎都没变,不久后,歌声又将在这里响起。

一位网民写道: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高至凡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那颗育人的初心;纯粹而洒脱、不带任何杂质,一心为了音乐教育、享受艺术,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初心。这是一位极其简单又极其不简单的最美教师的模样。

“我们一起做了很多奇妙的事情,这些事情很多还正在进行中。至凡虽然走了,但这些事情今后还会一如既往地进行下去,我们要把音乐做得更好,这一定也是他所希望的。”徐聪说。

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在朋友圈中写道:在教育被附加了太多因素,孩子们太累的今天,如何让教育回归本真的模样,让孩子们萌发出青春应该有的样子,高至凡老师通过他5年的教育生涯,给我们留下了很多思考。享受音乐,并且把最美好的东西教给学生,让艺术启迪学生的人生,让他们活出最美好的样子。这也是时代的心声、时代的呼吁。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