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五缘湾一带的生态美景。(记者 王火炎 航拍器摄)
海峡网9月19日讯 (厦门日报 文/ 记者 黄璜 通讯员 詹源 图/ 记者 黄璜 通讯员 詹源(除署名外))近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19年8月和1月-8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1月-8月,厦门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6,其中8月份排名第7。厦门又一次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成绩得来不易。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各相关部门,已连续开展了两轮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以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锅炉窑炉提升改造和扬尘管控等作为重要突破口,有效遏制臭氧和颗粒物污染,兼顾氮氧化物减排,确保环境空气质量始终保持高位运行。9月10日,第二轮百日攻坚刚刚鸣金收兵,今日,第三轮百日攻坚又将擂响战鼓。
“自2017年以来,我们每年都要开展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随着污染防治攻坚的持续深入,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的频次也在逐年加强,今年更是组织了三轮,可谓贯穿始终。”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前两轮的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不仅体现在空气质量排名上,还有更加翔实的数据作为支撑——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较攻坚启动时设定的目标值改善了8.2%,各区综合指数也分别改善了8.9%-13.6%;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继去年同比下降6.1%之后,今年下降幅度更大,同比下降了16.1%。对于市民来说,这些指标数据或许太过专业,但直观的感受却骗不了人,屡屡刷屏的蓝天白云,阵阵海风送来的清新怡人,就是最好的证明。
那么,第二轮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究竟有何独门秘诀?第三轮百日攻坚又将聚焦哪些重点展开?请看记者为您带来的详细解读。
第2轮百日攻坚亮点
亮点1
防治扬尘联防联控全力提升空气质量
措施:完善区域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加强轻微污染天气应对、借助科技支撑提升应对能力、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多部门联合狠抓扬尘防治
在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的应对污染天气应急演练中,环境执法人员正在录入执法监测数据。
亮点2
提升标准严格限行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
措施:实施国六标准、严格黄标车限行措施、开展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严格执法检查、强化环检机构监管
在应对污染天气应急演练中,环境执法人员正在搜集执法监测数据。
今年以来,通过两轮百日攻坚行动,厦门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控的力度更强、成效更明显。2019年1月1日,国一排放标准的汽油车被明确判定为黄标车,并实施全市禁行、禁止本市过户等限制措施。市生态环境局积极联合公安交警、商务、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落实黄标车全市禁行、闯限行查处和禁止黄标车在本市转移登记等措施。仅今年1月-8月,厦门共查处闯限行黄标车1069辆,处罚21.2万元,有效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
2019年7月1日,严控措施再升级,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多部门发布实施国家阶段性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通告,厦门开始分阶段实施国六标准。其中,2019年7月1日起,重型燃气车辆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自2020年7月1日起,轻型汽车以及公交、邮政和环卫车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2021年7月1日所有重型柴油车执行国六a排放标准。国六标准的执行将对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污染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分阶段实施则更人性化,让广大车主、相关企业有充足的时间过渡、适应。
针对柴油货车污染的专项治理攻坚同步启动。2019年7月中旬,市环委办印发并实施《厦门市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通过实施清洁柴油车、清洁柴油机、清洁运输、清洁油品行动,统筹推进油、路、车和船舶污染治理,全面降低柴油货车、船舶、工程机械等移动源的污染排放。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交警部门加强了夜间营运柴油货车监督抽查力度,第二轮百日攻坚期间,共组织路检23次,出动人员108人次,查处尾气超标违法行为20起。
据了解,接下来相关的污染防控措施还将进一步升级。目前,厦门正在开展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如挖掘机、推土机等)区域的划定工作,启动全市非道路移动机械摸底调查和编码登记工作,这标志着非道路移动机械开始纳入环保管理范围。与此同时,市生态环境局还强化了对环检机构的监管,落实《厦门市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与人员管理办法》记分制管理,开展环检机构全覆盖大检查、强化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前两轮百日攻坚期间,共有13家环检机构因违法违规行动被查处,并分别被记1分-9分。在一个记分周期内,累计记分值达到12分的,市生态环境部门将立即暂停该机构的环检资质委托。
亮点3
专项整治重拳治污清除环境污染隐患
措施:开展锅炉及工业窑炉专项整治、强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严格落实环保网格化监管
环境执法人员对疑似超标排放的机动车进行尾气监测。
第二轮百日攻坚期间,针对工业污染源,尤其是挥发性有机物的整治依然是重头戏。自2015年开始,厦门在全省率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经过近4年的努力,厦门完成了涉及工业涂装、印刷包装、化工等7个行业、1000余家企业的整治工作。生态环境部门在送法规、送政策、送服务上门、指导企业提升整治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巡查执法力度,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各相关企业也纷纷响应,积极履行环境义务,按时自查公示。与此同时,企业整治水平提升、挥发性有机物行业示范企业建设以及精准治理项目的实施仍在进行中。
在锅炉及工业窑炉专项整治方面,厦门正在组织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并对标新《厦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提升锅炉治理效率。目前,全市保留锅炉窑炉398台,其中,现有非清洁能源锅炉83台已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在线监控全覆盖。同时,厦门57台锅炉及生活垃圾焚烧炉废气处理设施的提升改造也已经启动,9月份计划进行的10台锅炉改造现已完成,已按新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运行。
通过实施专项治理、强化网格化监管、依法严格查处、推动典型示范等一系列措施,厦门生态环境部门在重拳治污的同时注重综合施策,切实清除环境污染隐患,有效提升企业的污染防治能力。目前,厦门六区已完成925家“散乱污”企业的排查,其中876家已完成整治,剩余的整治工作正在全力推进中。各区网格员也加强了对施工扬尘、露天烧烤、焚烧垃圾等影响环境空气质量问题的巡查,共上传市级平台巡查处理记录11812条,目前相关问题已落实处理。
第3轮百日攻坚重点
重点1:目标更加明确
据市生态环境局介绍,今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承上启下之年,因此,一年内连续开展三轮守护蓝天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就显得尤为必要。第三轮百日攻坚,作为今年打好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最后一役,自然也是重中之重。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市生态环境局的工作安排,第三轮百日攻坚聚焦重点难点,全力以赴开展治理攻坚,同时不断健全完善相关制度机制,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化。通过第三轮百日攻坚,厦门将确保全年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和优良率排名在全国重点城市前列。
重点2:重点更加突出
日常监测的大数据分析显示,今年第四季度的大气污染防治管控重点指标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厦门生态环境部门将重点攻坚,从移动源污染防治、城市扬尘管控、禁止露天焚烧、加快锅炉提升改造等方面入手,严控重点污染物指标。
市环委办将协调各区及市直各有关部门,把推动机动车污染防治和强化城市面源污染防治作为重要突破口,把大气污染物减排和轻微污染天气应对作为坚守阵地,着力推动高排放机动车污染减排、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完成全市“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深化挥发性有机物整治等工作。
针对工地扬尘的联防联控也将进一步加强。在启动轻微污染天气应急机制时,市环委办将加强督查力度,增加与市考评办联合检查的频次,并做好“回头看”,对督查通报的问题、微信工作群上传问题和应急管控抽查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督促整改到位。《厦门市工地扬尘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中的问责机制和黑名单制度也将进一步完善,对扬尘污染形成有效威慑。与此同时,厦门生态环境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格依法治理、严格环境准入、严格执法、严格监管,对于造成大气污染的行为敢于较真碰硬。
重点3:保障更加有力
在第三轮攻坚期间,各类保障机制将更加健全,尤其突出责任的落实。其中,针对各区空气质量提升,将采取正向激励和严格督查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市环境监测站每周都会将各区空气质量排名和每月的空气质量改善率通过“厦门蓝”微信工作群发布至各单位。市环委办也将加强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严格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各区则会将扬尘治理、重点污染源管控等纳入网格化管理范围,进一步厘清、理顺、压实责任。
接下来,相关考核机制将进一步精准化,厦门将充分运用党政领导生态环境保护目标责任书考核机制,把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完成情况、“厦门蓝”应急管控调度、市环委办督查通报情况等结果反映在责任书考核中,推动厦门空气质量持续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黄仙妹
- 厦门外贸进出口稳中提质 1-8月进出口4084.3亿元2019-09-17
- 中国食品报社与厦门市同安区潘涂社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2019-09-17
- 厦门市首座转体桥成功对接2019-09-17
- 厦门火炬高新区:惠企政策让企业“一趟不用跑”2019-09-17
- 厦门港古雷北1#泊位提前半个月完成沉箱安装2019-09-16
- 1-8月厦门外贸进出口4084.3亿元 稳中提质2019-09-15
- 日本物流企业开通经由厦门至欧洲的海陆联运服务2019-09-11
- 首届“一带一路”农产品农资交易会签约295亿元2019-09-11
- 男子烂醉躺机动车道上 滴滴代驾果断停车挡住车流2019-09-10
- 初秋午后 厦门中山公园里热闹非凡2019-09-10
-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
【聚焦厦洽会】开放融合 丝路扬帆2019-09-19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