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3月16日,厦门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厦门调查队联合发布了《厦门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统计公报》)。《统计公报》以丰富、翔实、高质量的统计数据为画笔,多维度、全景式勾勒出我市去年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以及城市建设与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变化,描绘出厦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六稳”“六保”发力显效、新兴动能加快成长、社会民生保障有力、城市生活更加宜居的喜人发展图景。厦门市民十分关心的教育、医疗、就业、存款等民生数据也随之权威揭晓。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市各级各部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众志成城、滚石上山,以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创新基地为依托,全力推进“五中心一基地”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交出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

厦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GDP增速连续两年居副省级城市首位

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如何答好高质量发展的“考题”?2020年,厦门市委市政府坚定“抓招商促发展、抓项目增后劲”,精准施策稳增长。2020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GDP)6384.02亿元,比上年增长5.7%,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副省级城市第一位,位居全省第二位;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6915.77亿元,占据全省半壁江山,增长7.8%,高于全国5.9个百分点;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3.8%,规模和增幅均居全省首位。

第一产业增加值28.89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2519.84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3835.29亿元,增长5.5%……从翔实的分析数据可以看出,我市经济主要领域稳步恢复。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0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平板显示、旅游会展、航运物流等9条产业链产值超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建筑业增加值655.90亿元,增长8.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8.8%。这些主要经济指标都显示出,我市经济持续回升、稳步向好的韧性与活力。

“六稳”“六保”发力显效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增速位居全省首位

经济发展高质量,民生改善高水平。去年,面对疫情的严峻考验,企业纾困帮扶成效明显,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民生兜底有力显效,市场主体活跃度提升成为“六稳”“六保”发力显效的“关键词”,综合反映了我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双稳双进”。

作为产业经济的稳定器,工业表现不俗。2020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0%,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1倍,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18.2%,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比上年提高19.75个点,全年实现工业利润总额445.53亿元,增长28.9%。作为拉动GDP增长的“马车”,消费也在疫情的考验中交出发展答卷,202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93.8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速在副省级城市、全省设区市中排名“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限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增长28.2%,位居全省首位。

产业经济稳定向上,消费市场有序回补,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厦门大学的一位专家表示,这与厦门一流的营商环境有关。去年,我市出台29项优化营商环境的新举措,多维度为企业纾困解难,为“六稳”“六保”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我市率先谋划复工复产复市,及时推出“暖企15条”“稳增长24条”“工程建设20条”“金融支持28条”等200多条扶持政策,全年为企业减负近400亿元,协助融资超5500亿元,兑现扶持资金超百亿元,发放中小微企业应急还贷资金63.2亿元,设立30亿元技改服务基金、首期16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基金。

新兴动能加速成长

现代服务业有力提升 科技创新步伐更快

2020年,字节跳动、京东数科等一批营收超百亿元项目签约落地……我市经济发展的新兴动能加快成长,工业是产业经济的稳定器,第三产业则是城市现代化的缩影。2020年,从三次产业结构比0.4∶39.5∶60.1来看,我市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总部经济有力推进,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六个月单月突破百万标箱,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增长14%……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突破60%,创下历史新高。这些都是我市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的又一个缩影。

科技创新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效应明显:去年,我市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54家,总数达2282家。消费模式有序迭代,线上线下加速融合,数字消费强势增长,全市限上企业通过互联网实现零售额483.32亿元,增长22.5%。聚要素、强招商、促发展,发展的磁场效应,也让市场主体活跃度显著提升。

社会民生保障有力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40元 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

改善人民生活品质,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几乎每年都作为我市主要工作全力推进。2020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140元,比上年增长4.1%,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内。2020年,我市坚持不懈补短板,民生保障显著提升,百姓的钱袋子更“鼓”了,城市发展的福祉也更多惠及百姓,百姓的日子红红火火。

劳有所得、失业者能解困,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升。截至2020年末,厦门市城镇新增就业35.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年度目标范围内。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标准提高至每人每年1070元,基本养老、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344.95万人、259.33万人、258.37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7.7%、7.2%、7.4%。基本医疗、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45.21万人、258.29万人,分别比上年末增长5.5%、13.4%。

在病有所医方面,发放医疗救助资金1.77亿元,救助106.82万人次;在老有所养方面,全市共有养老服务机构42家、床位10737张;在贫有所济方面,共为全市8.13万户次、13.09万人次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1.15亿元;在困有所助方面,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661.88万元,救助9012人次。

教育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市积极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市,从统计数据中可窥见一斑。2020年,我市建成56个中小学幼儿园项目,新增学位4.3万个。开建7所普通高中,双十中学翔安校区初中部等项目加快建设。全市拥有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1484所,学年初招生数31.30万人,在校学生数102.47万人。

高水平健康之城的建设基础不断夯实,复旦中山厦门医院入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首批试点,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等项目加快建设……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171个,专业卫生技术人员38540人,医疗机构实有床位19470张,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城市生活更加宜居

公众对生态环境状况 满意度全省第一

公众对生态环境状况满意度全省第一、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厦门宜居宜业宜游的优美环境已内化成为厦门重要的城市竞争力。

一城春色半城花,万顷波涛拥海来。《统计公报》的数据给这种美一个数据的量化:厦门拥有公园150个,占地面积3794.40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60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8295.66公顷,绿化覆盖率为45.52%。

在厦门,有一种美好,叫“厦门蓝”。2020年,厦门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四,优良率排名并列第三,六项主要污染物“五降一平”,PM2.5浓度18μg/m3全省并列第一。

治水能力明显提高,水环境质量跃上新台阶,为近年最好。2020年,我市新建改造污水管网160公里,新建扩建5座污水处理厂,整治入海排放口171个,全面完成海域养殖退养,主要流域国省控断面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优良率达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张绍勇 颜艺芬)

责任编辑:唐秀敏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厦门经济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