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厦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 明年六月底将全面完成

随着厦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将越来越多。图为翔安区澳头社区怀远湖。(记者 王协云 摄)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海奎)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同安区三秀山村最近变得更“水”了。“雨污分流改造以后,村里的沟塘不再发臭,环境改善很多,村民们发展乡村旅游更有信心了!”近日,说起村里水环境的变化,三秀山村村民李亚头满是欣喜。

同样的变化,在海沧区下陈村、集美区田头村、同安区沟墘村、翔安区面前埔村……在厦门的一个又一个农村悄然发生。曾经“放荡不羁”的污水被“驯服”,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随着水环境的改善而提升。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5月11日,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现场会召开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厦门各区各相关部门锚定目标、坚持对标,马上就办、雷厉风行,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推进农村雨污分流工作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群众生活品质的有力抓手,不断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记者从该项工作的牵头部门市市政园林局了解到,岛外4个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拟分为871个工程,目前已有211个工程开工建设,其中部分工程已基本完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预计到明年6月底,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将全面完成。

高位推动系统治理 把民生工作落细

依水而居,是人类千年的栖居信仰。在闽南话中,“水”与“美”同音,做好农村“水”文章,关乎每一位村民的美好生活。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作,坚持高位推动,强化顶层设计。今年5月11日召开的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现场会,吹响了农村水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集结号。此后,厦门先后召开全市乡村振兴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培训会、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现场推进会等,持续纵深推进这项民心工程。

锚定“在2021年底前完成50%自然村的整治任务,到2022年6月底前基本全面完成”的总目标,厦门各级各有关部门雷厉风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面对点多面广、情况复杂的治理工作,各区党政主要领导当好抓落实的“施工队长”,担任协调小组组长,及时研究项目生成、投资、审批、建设有关问题。市市政园林局、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局、水利局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坚持把农村污水治理提升与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起来,统筹协调、一体推进。在短短两三个月时间内,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同安区三秀山村在治水的过程中,不仅做到污水“三根管”入户收集到位,还同步对村民活动中心、荷花池等亲水景观进行同步提升,让乡村更加宜居宜游。

在海沧区下陈村,农村污水治理和美丽庭院建设紧密结合,房前屋后环境更加优美。

翔安区在实施澳头社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基础上,将经过处理的中水引入怀远湖进行生态补水,有效改善了水环境,让整个村庄更加“水灵灵”。

严控质量示范引领 把民心工程办好

质量是工程的生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有不少是隐蔽工程,如何在快速推进的过程中,又能把好工程技术关、质量关,让工程经得起群众检验、历史考验,这是一个必须答好的课题。

为确保治理提升达到预期成效,市市政园林局在督促各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设计方案、施工质量把关,先后组织一批有资质、有实力、有经验的设计单位,到各区“把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

集美、海沧、同安等区借助“外脑”,委托专业机构作为区级设计咨询单位,对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改造项目进行全过程指导和评估。海沧、翔安等建立了农村污水治理提升管材品牌库,严格把好材料关,同时,采用双随机检查,组织专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工程的施工现场情况和内业材料整理开展督查工作。

在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工作时,厦门不搞“一刀切”,而是把加强顶层设计与充分尊重基层群众首创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一村一策”编制方案,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创新做法。各区各项目互学互鉴、创先争优,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翔安区创造性提出了“三根截污”措施(厨房、卫生间、洗涤池),确保污水应收尽收。

集美区田头村因地制宜,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的中水,再通过生化反应及人工湿地处理,尾水回用至周围农田,村庄污水收集实现合理回用。

同安区西塘社区沟墘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中村,人口密度大,村里有不少大排档等餐饮店以及理发店,通过设置隔油池、隔油器、毛发收集器等预处理设施,有效减少了油污、毛发堵塞排水管道的现象。

“改造前的沟墘村,雨污混流现象严重,可以说‘眼睛看得到污水,鼻子闻得到臭气,脚下踩得到积水’,有的邻里之间还因为污水乱排产生纠纷,改造后,这些群众身边的烦心事得到迎刃而解。”西塘社区负责人张志向说。

专业力量长效管护

让水清岸绿常在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农村污水治理提升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规划好、建设好,还要确保能够管理好。在这方面,厦门已经有了统筹考虑、长远谋划。

在同安区三秀山村,每家每户门口都张贴着专属的排水智慧管理二维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查询自家的排水管道情况,如果发生管道堵塞、破损等问题,还可以上报至区里的排水智能化管理平台,管网管理人员接收到信息后,将快速到场解决。

这是同安区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排水共治的一个缩影。同安区还在排水排污管网出水口安装液位计,实行远程监测,实时掌握管网液位的情况,检验雨污分流成效。

翔安区成立区市政集团水务管理公司,引进专业治水人才,制定管理方案,按照“四有”标准(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有专业管养队伍、有考核标准、有资金保障),将所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移交管养。目前,已竣工验收的农村生活污水管道已全部移交专业公司负责管养。

集美区采用“工程建设+管养”模式,工程建设完工投入使用后由专业公司介入管养,实现排水管网建设与管养的无缝对接。

作为市级主管部门,市市政园林局正在对厦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提升项目建设的政策规定、规范标准进行重新梳理,从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运营维护、考核评价等各个环节,对农村污水设施建设运营进行“全链条”管控,同时,将城市排水管网“一张图”、“排水管理进小区”等工作延伸至农村,形成具有厦门特色的经验做法。

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农村污水治理提升工作的深入推进,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实现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村将再现“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生动景象。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