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东南网1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磊) 在老龄化进程日趋加快的今天,高龄、失能、空巢等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极大挑战,未来的养老怎么走?

养老的本质是“服务”,要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全面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应创新养老服务方式。近年来,厦门市民政局一方面加大科技投入,让老人们真正享受到技术创新带来的红利,在“智慧养老”中体验个性化、定制化的养老服务;同时,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方面,大力推进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鼓励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将专业化的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的家中。

技术创新

科技赋能“智慧养老”

1升级智慧平台 全市智慧养老一张网

想了解自家附近的养老机构?或者是老人居家需要的生活帮助?近年来,厦门市提升养老服务智能化、信息化服务水平,通过“互联网+养老”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建立了厦门市智慧养老服务与监管信息平台。除了可以通过一张“养老地图”清晰便捷地了解全市养老服务机构的地域分布和运营情况,老年人需要的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以及精神慰籍等养老服务,都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实现。

据介绍,目前智慧养老信息化平台融合了公安、民政、退役军人等多部门数据,建立了包含全市约40万厦门户籍老年人数据、43家养老机构、41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48家农村幸福院、434家居家养老服务站及村改居社区幸福院、30家服务运营商的养老数据资源池。通过智能化技术应用,注重把人性化服务融入数据流之中,通过平台积极发挥大数据中心、服务调度监管中心、智能终端监测中心、信息化管理中心等作用,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智慧养老服务基础数据链,实现了全市养老服务监管基本覆盖。2021年,市民政局联合“i厦门”完善升级智慧平台,围绕“为老服务”和“服务监管”,全市各服务对象(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各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记录都可实时掌握。厦门市还开通了养老服务热线3500011,365天每天24小时在线提供养老服务。

在不久的将来,这张数据网络还将形成横向对接厦门“城市大脑”和政府各部门,纵向对接部、省级平台和市、区、镇(街)、村(居)四级主管部门,终端辐射连接各养老服务机构、近邻服务点、居家服务商、社区助老员的智能化养老服务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需求,提供精准服务对接。

产品百花齐放 智慧养老飞入百姓家

随着人工智能、互联网5G等技术的发展,还为传统养老服务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新机遇,越来越多的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走进养老机构和寻常百姓家。

比如智慧养老设备之一的智能门磁,如果老人24小时未出门,社区助老员将收到一则预警信息,提醒他们上门回访,一旦该应用推广至独居老人家中,将有利于通过智能看护程序及健康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干预等技术,促使社区养老服务从被动应答转变为主动看护。而在一些养老机构里,每一位入住老年人都配有专属手环,能精准掌握老年人的实时动态,实现集成管理、异常报警、无延时语音连线等功能。

即将于今年3月正式开业的泰康之家·鹭园,“科技养老”是其养老理念之一。作为省内第一家真正意义的高端养老项目,这里集合了体检一体机、离床报警系统、跌倒报警雷达等一系列高科技养老设备。除此之外,一张“智能床垫”可以全方位监测老年人心率、呼吸频率、上/离床时间、入睡清醒时间等,防范老年人卧床期间的潜在危险。

而在位于岛内金山生活区的象屿慈爱老年养护中心,专门为老年人设计了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通过智能餐盘监测老人的营养摄入,为入住的老年人打造一对一的健康营养膳食服务,让智慧养老看得到摸得着。

可以看到,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智慧养老模式正在从服务单一的“粗放式养老”向根据老年人个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的“精准式养老”转变,并以低成本、低人力消耗的方式,将社区真正打造成一所“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据了解,目前厦门有2家本土企业智宇、易联众被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列入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企业单位。

值得一提的是,厦门市养老服务促进会日前还成立了智能适老化产品专家委员会,厦门移动、康护在线、云龄、建霖、纬图等高新技术企业,都纷纷为智慧适老产品设置产品线、提供专项服务,厦门智慧健康养老进入发展快车道。

模式创新

激活养老“神经末梢”

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 鼓励养老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

探讨“中国式养老”问题、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躲不过、绕不开的首先是一个“家”字。大量“空巢老人”宁可守着冷清的房子,也不愿意住进养老机构,一定程度上正是由于“家”的观念影响。相关数据显示,我市有各类养老床位16967张,每千名户籍老年人养老床位数41张,我市老年群体中约3%入住机构养老,7%在社区近邻享受照护养老,90%以上选择居家养老。

子女相伴、不离故土、不离亲朋,享有尊严、不成为负累、优雅老去,是大多数中国老人的心愿,也正是“中国式养老”致力探索解决的课题。

2021年,发展家庭养老床位首次纳入“十四五”规划,“原居养老”已成为破题养老难的新思路、新解法。

为更好满足老年人居家安养意愿,福建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去年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工作的通知》,将厦门市纳入全省首批家庭养老床位试点城市。厦门市民政局抓紧会同市财政局、市卫健委出台相关政策,印发《厦门市养老服务机构拓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方案》,遴选象屿慈爱、国贸康养、老来俏、金霞辉等14家具备较强服务能力的养老服务机构参与试点,建设家庭养老床位,拓展居家养老服务,将专业化服务延伸到老年人家中,满足老年期全龄段照护需求,支持老年人根据健康状况在居家、社区、机构之间接续养老。

根据工作方案,由试点服务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失能老年人家庭加装安全扶手、地面防滑等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安装包括门磁、烟雾、燃气感应报警等设备,设有紧急呼叫、语音或视频通话,以便服务机构将家庭养老床位纳入每天24小时动态管理和远程监护。

同时依托机构专业服务团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个人护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照护服务,让老人在家里也能享受养老机构同样标准的专业照护,这不仅节省了机构养老的床位费,又能使老年人得到机构养老的专业服务,同时还能满足老人在家养老的愿望,继续享受亲情陪伴。

据介绍,政府将为本市户籍兜底保障的老年人提供床位适老化及智能化改造、床位运营和护理补贴;其他老年人则由试点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结合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频次、收费价格等设置个性化、阶梯式的服务套餐,由机构与服务对象自主协商确定。截至2021年底,已有674位失能老年人设置了家庭养老床位,另有360位意向老人正在开展前期评估和适老化改造。

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专业化、标准化、连锁化发展

占据老年人养老需求90%的居家养老服务,是厦门市推进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的核心内容。2021年,国家发改委发布中国营商环境评价情况,厦门市养老服务相关指标在98个参评城市中排名第9位,进入全国领先水平。同时,《厦门市支持居家养老服务企业专业化标准化连锁化发展》被评为福建省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优秀案例。

近年来,厦门市民政局打造“平台-照料中心-社区服务站-助老员”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体化,推进社区助老员岗位工作专业化,将服务理念“标准化”,强化居家养老助需助急服务功能化,先后制定并出台了居家养老服务相关的多项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其中“社区助老员工作规范”“海峡两岸养老服务术语对照”“居家养老紧急事件应急助援规范”三项养老服务标准,已通过评审作为厦门地方标准立项。

在市民政局帮助推动下,行业内各头部企业也已纷纷制订推行《服务商管理规范》和《服务人员标准化服务规范》,把先进的养老服务理念融入标准化之中,实施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管理。

据介绍,厦门现有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社会组织23家,品牌商标10多个。智宇、龙人伍心等本土居家养老服务企业还立足厦门、走向全国,连锁运营数百家养老服务设施,服务覆盖全国多个省市数十万老年人,实现了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小贴士

智慧养老平台这样用

“智慧养老”已集成至“i厦门”政务服务平台。市民如需了解家庭附近的养老机构,或是老人居家需要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以及精神慰籍等服务,仅需下载“i厦门”APP或关注“家住厦门”微信公众号,均可通过平台访问“智慧养老”服务。老人或家属也可以直接拨打3500011热线电话下单,平台接单后将根据需求情况安排服务人员上门服务,让老人享受各类居家服务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目前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涵盖出行陪护、日常体检、保洁保姆、日常餐饮、上门康复护理等一站式养老服务。

从需求申请、订单分配、提供服务,到质量监管,完整的服务闭环均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完成,全过程实现流程化、透明化,不但可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项目,对服务质量的评价也变得更加客观细致、有据可依。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全球市场七成!睫毛“眨”出百亿元大市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