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君宁 通讯员 林文爽 李 根)区域创新中心加快建设,规划建设厦门科学城,嘉庚创新实验室形成6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生物制品省创新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厦门时代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厦钨新能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增资扩产;招商引资加速推进,新引进项目1.03万个、计划总投资1.65万亿元;生物与新医药、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别增长156%、32.9%和18.1%。
厦门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2021年的这份科技创新答卷,让人倍感振奋。
在传统产业上高位嫁接、在新兴产业上抢滩占先、在未来产业上前瞻布局——站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厦门紧紧围绕中央、省、市重大战略部署,出台《关于全面建设高素质创新名城的若干意见》,全力提升区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建设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
面向未来,厦门将树牢“赶考”意识,将科技创新真正提升到关乎发展“生与死”的核心地位,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的科技创新供给,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中心奋斗目标,重点推动厦门科学城、未来产业培育等标志性、抓手型工程,力争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3.2%,高新技术企业突破3000家,全面提升创新链效能、产业链水平,为建设高素质创新名城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1 厦门科学城
建设“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全链条科创湾区
眼下,位于厦门岛外的同集片区和翔安莲河片区,总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的厦门科学城正全速推进建设招商,成为厦门集聚科技创新资源、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引育新型研发机构的强有力抓手。
2021年,厦门科学城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中,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厦门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打造发展新优势的关键举措。厦门科学城将打造“一湾联动,两区先行”的空间发展格局,建设“原始创新-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科创湾区。
目前,科学城项目储备库已建立并入库100多个项目,科学城Ⅰ号孵化器及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等首批重点项目加速落地,打造支撑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的超级“孵化器”。
关键词2 高能级创新平台
新增一家省创新实验室及一批国家级创新平台
1月4日,福建省生物制品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正式开工,一期总投入30亿元。这个省级创新平台的谋划、设计和建设,倾注了各有关部门及相关科研院所的心血,将成为厦门生物医药创新驱动的重要引擎。
厦门另一家省创新实验室——嘉庚创新实验室建设也加速进程,7万平方米大楼投入使用,世界第四、亚洲首座无噪声实验室等先进研发设施落成。目前开展3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攻克铜抗氧化防腐等近10项关键技术,形成60余项科技创新成果。
过去一年,厦门加快布局了许多这样的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资源,增强科技创新策源、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赋能发展能力。当前,市科技局已牵头引进落地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厦门分中心、国家政法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东南分中心、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中科院西安光机所厦门卫星产业基地等高能级创新平台,新增16家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创新中心及细胞治疗研究中心,研究机构量质齐升。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正在策划布局。
关键词3 未来产业
前瞻布局谋划 实施关键技术科技攻关项目
围绕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新型显示、集成电路设计、生命健康、海洋高新等细分领域,厦门加大未来产业培育力度,打造增长新动能。
过去一年中,柔性电子、第三代半导体等支撑性研究院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关键技术科技攻关项目实施,首批69家未来产业骨干企业获得备案。目前,已编制形成《厦门市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态势研究》和《厦门未来产业精准招商地图》,成为厦门精准招商引智的工具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等产业规划研究也全力推进中。
精心培育之下,企业创新成效初显:去年10月举办的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厦门亿芯源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因攻克下高速光通信芯片技术而站上国家级舞台,展示了厦门集成电路产业的研发、生产实力。
面向未来产业的机制也不断创新,去年厦门试点“揭榜挂帅”新型研发组织模式,在社会需求领域立项支持细胞治疗研究中心项目;在企业需求领域聚焦高端装备、新材料、集成电路和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关键问题,凝练出3张榜单向全国发榜,调动全社会力量解决企业技术难题。
关键词4 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全年产值预计超过900亿元 兑现扶持资金超过1.15亿元
波生生物新冠抗原试剂被列入欧盟各成员国均认可的“欧盟通用清单”;国产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入Ⅲ期临床阶段;厦门万泰首个国产宫颈癌疫苗通过世界卫生组织PQ认证,成为首个获得认证的国产宫颈癌疫苗产品……过去一年,厦门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展现出逆势领跑的态势,以新冠病毒检测为代表的体外诊断细分领域产值持续爆发式增长,第三方诊断服务等高端科技服务业新业态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年产值预计超过900亿元,兑现扶持资金超过1.15亿元。
一年来,厦门从政策、平台、环境等多方位持续推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发展,包括搭建产业发展平台,筹划推进厦门中医药产学研协同创新试验区、厦门国际生物经济研究院;围绕创新药物、高性能医疗器械研发、新冠疫情防控等方面,实施科技攻关助力产业发展,推动创新成果加速涌现。
关键词5 科技成果转化
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超过127亿元 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26项
从科技资源变为创新产业,关键在于突破中间的转化“壁垒”。去年厦门持续加强政策、成果供给,畅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例如,创新设立中科院STS计划厦门专项,11个项目获省中科院STS计划配套项目立项;与中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福建省中医药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建设技术转移机构,推动科研成果来厦落地转化;加快与省内高新区协同创新,11个协同创新平台项目获省自创区立项;推进金砖科技合作,举办金砖国家“海洋与极地科学”专题领域会议,与厦门大学共建服务金砖创新基地建设的“嘉庚高新技术研究院”。
数据显示,厦门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26项,预计202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17.32亿元,缴纳增值税11.56亿元。
关键词6 创新创业人才
组建全国首支外籍科技特派员队伍全力构筑外籍人才集聚高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厦门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2个团队入选省“高端外国专家团队引进计划”,2名外国专家入选省“外专百人计划”,6人入选第二批省“创业之星”“创新之星”。同时,厦门建立起科技顾问体系,遴选出首批市政府科技顾问。布局建设科技特派员服务平台,组建全国首支外籍科技特派员队伍以及“碳汇+”女科技特派员联盟厦门小分队,推进科技特派员典型示范。
与此同时,厦门不断加大外籍人才引进机制创新力度,持续优化外籍人才服务管理模式,全力构筑开放包容的外籍人才集聚高地。作为全国首批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城市,市科技局(市外专局)创设联动服务平台,以“一站式”服务赢得好口碑。此外,推广外国人才薪酬购付汇便利化试点,试点开展外国人才专业技术、技能评价,外籍人才服务案例纳入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促进技术交易 和成果转化
●新认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26项,预计2021年可实现销售收入417.32亿元,缴纳增值税11.56亿元。
●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7050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127.11亿元。
创新科技 体制机制
●自创区厦门片区新策划推出23项创新事项。
●快速推进抗疫应急科研攻关,聚焦疫情防控急需方向,开通“绿色通道”,以经费“包干制”方式推进立项13项。
发展壮大 高新技术产业
●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产业工业产值3711.21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4.42%。
●完成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931.58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64%。
优化创新 创业环境
●优化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政策,拨付5376家次企业研发费用补助资金11.65亿元,2021年度全市R&D投入强度预计超过3.1%。
●深化科技金融结合,发放科技信贷资金13.88亿元。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举办8场科技资本对接会,30个项目获得7000万元融资。
高质量培育 高新技术企业
●全年净增国家级高企超过500家,全市国家级高企数量预计突破2800家。
●全市资格有效国家级高企实现工业产值3196.83亿元,同比增长19.47%;实现营收3494.51亿元,同比增长22.59%。
●全市236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
●推动双创孵化载体转型升级,新增2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后备力量。
展望2022 引进布局高端创新资源
进一步发挥 科技引领作用
2022年将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打造全市科技创新“一号工程”。探索成立厦门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扎实推进科技政策落地,强化创新驱动法治和政策保障,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核心战略地位和作用。
强化企业 创新主体地位
加大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力度,力争年净增400家,总量突破3000家。健全“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创业孵化服务链条。
抢抓高能级 创新资源
重点推进已落地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争取筹划建设若干大科学装置。推动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一批大院大所来厦设立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新建一批市级重点实验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市级技术创新中心。
加快建设 厦门科学城
加快重点项目落地,加速引进布局一批高端创新资源。推动中关村大学科技园联盟成果转化基地等项目落地,2022年力争招引10个重大项目、50个科技型企业、50个创新创业团队落地科学城。策划“苏颂杯”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推进共同设立厦门科学城天使投资基金。
深入推进 科技管理改革
进一步优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补助机制,力争全市R&D经费投入强度达3.2%。调整优化创新环境条件建设,打造“总院+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创业基金+孵化器(加速器)+科技服务”创新创业综合体。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
山海交响 光耀海峡 2021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22-01-29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