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毕业生化身虚拟人 在元宇宙找工作

市人社局千方百计畅通求职招聘渠道,护航毕业生就好业、好就业

新尝试

“元宇宙”招聘、“一生一档”等数字化赋能,促进人岗精准匹配

多举措

创业融资贷款、创业服务平台、“就业红娘”帮扶等实现高质量就业

厦门日报讯(记者 何无痕)从微信小程序直达高校毕业生元宇宙专场招聘会,化身虚拟人在元宇宙世界求职招聘……近日,市人社局首次尝试通过元宇宙平台开展线上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进一步畅通求职招聘渠道,为院校人才和缺工企业提供沉浸式的招聘服务体验。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事关民生福祉、经济发展和国家未来。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市人社局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元宇宙”招聘 提供沉浸式体验 拓宽线上交流渠道

为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服务,促进人岗精准匹配,7月20日,市人社局推出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暨厦门市高校毕业生元宇宙专场招聘会。采用元宇宙这一全新形式,解决了传统线上招聘会缺少参与感、互动方式少等问题,进一步拓宽我市企业与院校人才的线上交流渠道。据了解,本次活动将面向本市毕业生源及全国124家重点院校毕业生源,不仅会为报名参会的企业布置元宇宙展厅,而且会后各参会企业的展位也将永久保留。

此次“元宇宙”招聘平台的搭建为院校人才和缺工企业提供了沉浸式的招聘服务体验,借助“元宇宙”技术,毕业生们可以根据自身职业规划和实际情况漫游企业展厅、观看宣传视频,深度了解不同企业的岗位信息。后续将围绕毕业生群体持续更新“元宇宙”企业招聘展位、增加就业岗位。

连日来,市劳动就业中心联合市职业介绍中心(以下简称“市职介中心”),通过线上线下创新举措持续发力,多层次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包括在厦门i就业公共服务平台首页开设“高校毕业生企业招聘岗位”,公布二维码,让企业可以在网上发布岗位信息,同时将开展高校毕业生岗位征集工作列为常态化工作,并在市人力资源市场和海沧分市场接续举办“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以“职引未来 筑梦未来”为主题,聚焦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多元求职需要。

从6月起,市职介中心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丰富行业性、区域性专场招聘,精准搭建对接平台。至7月上旬已开展18场(其中线下14场、线上4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共有182家企业参与招聘活动,其中面向毕业生的岗位数有7057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

与此同时,市职介中心积极与各区加强合作,结合部分街道周边公共和商业设施配套建设情况,延伸就业服务触角,推动有形市场向临时市场扩散、大型招聘向“家门口”小型招聘转变,常态化把招聘服务深入到街道、社区(村),提升服务频次,提高服务效率。今年来,已在中山路、万达广场、殿前街道等人流密集地附近的9个社区举办招聘会,进一步推动优质就业服务全面嵌入群众日常生活。

数字化赋能 建立“一生一档” 量身定制帮扶计划

去年,姚珑添成功考入嘉莲街道长青社区,成为一名社区网格员。此前,他在毕业后因个人规划原因错过了不少就业机会,社区“就业红娘”通过i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省毕业生平台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为他建立了“一生一档”,及时跟进,对他进行就业指导并制订专门的帮扶计划,推荐他参加嘉莲街道社区网格员的考试,并赠送给他社工方面的书籍参考,指导面试礼仪及技巧,建议他先拿网格员招考练练手,先就业后择业。

他的故事正是市就业中心运用数字化赋能,让就业帮扶更加精准高效的缩影。为做好针对本市高校毕业生的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建立完善本市企业招用毕业生数据库,从企业办理就业登记、毕业生接收等服务中获取企业招用毕业生数据,并通过学信网完善毕业生的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毕业专业等基础数据,为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统计分析和汇总上报工作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同时,市、区就业中心积极指导社区工作人员通过i就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省毕业生平台,精准锁定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群体,上门入户调查走访,掌握人员基本情况,建立“一对一”就业援助档案,为有需求的毕业生量身定制岗位信息、政策信息、培训信息清单,做到动态更新、持续跟进。对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至少提供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有创业意向的毕业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政策扶持;对暂无就业意愿的毕业生,做好状态记录,及时跟进服务。截至7月9日,2023年我市省内院校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有5111人,我市已对上述毕业生进行第一轮摸排走访,将根据走访情况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接下来,市就业中心还将搭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帮扶信息系统,对接“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公共服务网”数据,与我市的精准就业帮扶工作进行结合,为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多领域的帮扶服务,为其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和服务支持,解决其在求职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主动推送最适合、最新的招聘信息、就业创业政策信息,做到岗位找人、政策找人。

全方位扶持 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真金白银助创业者圆梦

2021年初,就读于厦门兴才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堃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他想将自家的茶叶带出深山。但和每一位创业者一样,王堃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资源、人员、渠道和初入行业带来的各方面影响,常常让他感到困扰。为此,他随同老师来到了厦门市创业专家指导站与厦门市创业创新协会,寻求专家指导,同时积极参加厦门市初创企业经营者能力提升研修班,与专家、大咖面对面探讨问题,对接了优质资源,王堃困扰多时的问题得到解决,他的公司也逐渐步入正轨。

在创业路上,为了获得更多的创业支持,王堃和伙伴们决定将创业项目推广出去,他们不仅主动参加各级人社部门举办的创业项目大赛,还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创业项目资助申报。此外,他的公司还享受到厦门市人社局推出的各项创业及助力补贴,例如员工见习补贴、招工补贴、场地补贴等,很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运转的成本。

在这过程中,王堃先后获得2021年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职教赛道高职组铜奖,2022年福建省“大学生创业之星”(8万元资助),今年还获得了厦门市人社局推荐,前往福州参加“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创业省级资助项目”最后路演环节。如今的他,也加入了厦门市创业创新协会,成为一名政策宣传志愿者,主动帮扶新注册企业解决困难。

为了帮助更多像王堃这样的大学生群体,近年来,市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文件,从支持创业贷款融资、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助力个人自主创业三个维度扶持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引导他们通过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就业,进而带动更多人员就业。

一方面,“真金白银”为大学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毕业五年内高校毕业生(没有户籍限制)符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可以享受最高额度为30万元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符合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企业,每新招用一名符合条件人员,可享受金额最高不超过30万元贴息贷款,贷款总额度最高不超过300万元,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贷款期限内,LPR-150BP以下部分,由借款人或贷款企业承担,剩余部分财政给予贴息。

另一方面,通过“政府鼓励、市场运作”模式,我市评选认定创业大本营、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平台,为初期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帮助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符合创业项目启动补助条件人员,给予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项目启动补助;符合创业场地补贴条件人员,可按其持续经营时间给予最长不超过36个月的创业场地补贴。

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困惑,也有官方背景的专家团队予以第一时间帮助——市人社局成立了由202人组成的创业指导专家团队,汇聚一批创业服务领域的行业精英,包括博士研究生14人,硕士研究生60人,副教授等副高以上职称23人……他们专业水平强、业务素质好、服务热情高,可以有效满足大学生创业服务各方面需求。依托创业指导专家团,免费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专家咨询等服务。

“就业红娘”牵线 提前做好信息衔接 做好困难群体帮扶

由于听力残疾,2022年毕业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的李女士在找工作过程中频频受阻。在日常电话回访摸排中,市职介中心“就业红娘”官鹭榕了解到李女士学的是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想独立找一份工作。在了解李女士求职意向后,官鹭榕及时引导李女士前往线下人力资源市场参加暖心活动之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现场,官鹭榕亲自前往招聘企业柜台,了解企业的招聘要求,并向企业介绍李女士的相关信息,为双方做好求职对接工作;在线下,官鹭榕还持续跟进李女士就业情况,积极帮她分析,经过多番筛选,为李女士精准推荐诺心达(厦门)科技有限公司,最终李女士和该公司达成就业意向并签订劳动合同,公司于去年8月23日为李女士办理就业登记。

如何推进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市、区就业中心积极主动对接教育部门和高校,提前做好部门信息衔接,通过省毕业生就业创业网完成未就业毕业生实名信息交接,开展高校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失业登记、走访摸排等途径,将本市户籍和到本地求职的毕业生纳入登记范围,全面落实实名帮扶制度,同时聚焦脱贫家庭、城乡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建立就业帮扶机制,做实做细工作台账。“就业红娘”对离校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开展100%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信息,优先组织推荐就业见习,优先吸纳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就业,帮助他们接触职场,早日实现就业。2022年我市实名登记的困难毕业生有96名,结对帮扶率100%,除1名困难毕业生自愿暂不就业外,其余95名毕业生都已实现就业。

下一步,市就业中心将继续建立完善实名信息数据库。对登记失业青年信息进行全面摸排,对未就业的做好记录,形成登记失业青年实名台账。并集中推介政策清单、服务清单和机构清单,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人才引进、档案转递、报到入职等提供便利。针对部分就业去向落实率低的院校、专业,发动用人单位精准开发一批就业岗位,通过进校招聘、集中招聘、岗位推送等方式开展供需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尽快实现就业。

【就业】

●有平台:至7月上旬,市职介中心已开展18场(其中线下14场、线上4场)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共有182家企业参与招聘活动,其中面向毕业生的岗位数有7057个,发放宣传资料1000多份。

●有服务:“就业红娘”对离校未就业的困难毕业生开展100%结对帮扶,优先提供岗位信息,优先组织推荐就业见习,优先吸纳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公益性岗位就业。

【创业】

●有政策:市人社局联合相关部门相继出台政策文件,从支持创业贷款融资、打造创业服务平台、助力个人自主创业三个维度扶持大学生群体创新创业。

●有补贴:毕业五年内高校毕业生(没有户籍限制)符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可以享受最高额度为30万元个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