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厦门日报讯(记者 吴晓菁 通讯员 周莹 朱芸)过去一年多来,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在市海丝法务办、市贸促会、市司法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围绕服务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积极探索“商法融合”生态圈建设,积聚更高水平国际化法律服务要素保障,积极探索法务、泛法务融合发展新路,统筹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循环,持续推进厦门自贸片区高水平对外开放。

海丝中央法务区自贸先行区(以下简称“自贸先行区”)建设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给厦门带来了什么?本报今日通过三个关键词解读自贸先行区打造国际商法融合“大本营”的成效。

关键词 国际化

国际投资“引进来”厦门企业“走出去”

“我是学国际法和国际投资法律的,可以到自贸先行区工作,对于在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舞台和机会。”今年7月,从厦门大学毕业的法学博士Palmer Prince Dagadu(中文名“帕尔默”)入职北京安杰世泽(厦门)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安杰世泽”)。

来自非洲加纳共和国的帕尔默,2016年到厦大上学,相继获得硕士、博士学位。今年入职后,他开始参与律所的工作——为一家从事黄金产业链的南非企业落户厦门自贸片区提供法律服务。他说:“安杰世泽主要开展国际法律业务,在这样国际化的律所里工作,可以很好地发挥我的优势,专注‘一带一路’和非洲法律服务领域。”

帕尔默的入驻,让安杰世泽成为厦门市乃至福建省第一家拥有外籍雇员的律所。安杰世泽主任安寿志说,律所专注于国际法律业务,绝大部分同事拥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的经历。

“厦门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更需要有国际化、专业化的法律服务,我们的目标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厦门企业‘走出去’和境外企业‘引进来’。”安寿志说。

位于厦门海上世界2号楼的安杰世泽,是第一家入驻自贸先行区的律师事务所。入驻短短一年时间,安杰世泽接受委托的案件和项目达500余个。它不仅为厦门企业在印度尼西亚、南非、俄罗斯、巴西、津巴布韦、赞比亚、越南、泰国、阿联酋、所罗门群岛、几内亚、澳大利亚等国家提供了20余个“一带一路”项目的投资服务,还为厦门和国内企业提供了在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新加坡海事仲裁院等国际仲裁机构的20余个国际仲裁案法律服务。

帕尔默参与服务的南非企业正是律所新的项目。安寿志说,该南非企业计划在厦门自贸片区落地黄金产业供应链项目,预计每年进口30吨至40吨黄金,年产值可达人民币200亿元。

近期,安杰世泽正在参与自贸先行区“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的建设。“安杰世泽将发挥国际资源优势,为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注入动力。”安寿志说。

在自贸先行区,安杰世泽这个“第一家”,带动不少同行前来“扎堆”。海上世界正陆续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法务“大本营”,它不仅有专业的国际法律服务优势,可以推动境内法务与境外法务接轨,努力增强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还可以链接丰富的商业资源,发挥服务优势、平台优势,充分参与厦门自贸片区建设,加快汇聚更多国际机构、企业总部、高端项目进驻厦门自贸片区。

盈科海丝国际法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盈科”)即将落户海上世界2号楼,专门开展涉外法律服务。盈科执行主任张有为表示,盈科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已经覆盖97个国家167个城市,可以为海内外企业提供专业全面的法律服务,“自贸先行区商法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丰富的国际化资源深深地吸引着我们”。

以国际化建设为目标,盈科在服务理念、服务标准、制度建设等方面与国际知名律师事务所接轨,并建立律师事务所之间的合作办案机制。“我们引进和培养国际化的律师人才,多位律师取得了美、英等国的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增强律师事务所多种语言的法律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律师事务所国际法律服务水平,为中外企业投资贸易搭建桥梁、提供服务。”张有为说,未来在自贸先行区,盈科将利用专业所长,发挥法律服务机构的作用,进一步赋能厦门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市场化

释放“虹吸效应”打造活跃增长极

2022年9月7日,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揭牌,国际法务运营平台启用;2022年11月15日,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法律论坛暨中央法务区建设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召开;2023年2月18日,安杰世泽论坛暨法务运营平台以法促商系列活动举办;2023年3月28日,企业跨境用工法律合规宣讲会举办;2023年3月30日,国际调解高峰论坛“中国——新加坡争端解决联合机制工作组专家团第一次会议”召开;2023年8月4日,由香港海事仲裁协会主办的海上丝绸之路海事争端预防和解决研讨会举办……自贸先行区成立短短一年多,律所、仲裁、公证、知识产权、金融等法务、泛法务产业要素在海上世界迅速汇聚,并自发举办了一场场论坛、活动。

为什么是自贸先行区?“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运用市场化手段,吸引包括仲裁服务机构、国际投资贸易法律服务机构及保障服务机构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纷纷参与到片区建设中。”厦门自贸片区管委会副主任卢海林表示,自贸先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广大经营主体服务,提供高质量法务、泛法务服务。

卢海林表示,当前,厦门正在奋力建设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持续发力,自贸先行区牵起“红线”,以市场化手段为国际投资“引进来”与厦门企业“走出去”提供更便捷、更快速、更优惠的法律服务,也释放着全链条法务业态的“虹吸效应”,打造强劲、活跃的经济增长极。

看中自贸先行区的市场化优势,总部位于香港的汇智集团(U&I GROUP)拟于近期进驻。这是一家专注跨境业务以及配套商、法、财税等专业服务的企业。汇智集团福建区域合伙人赖小敏说:“自贸先行区位于厦门自贸片区内,拥有较为灵活和创新的法律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我们可以更加灵活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

在她看来,厦门自贸片区在连接海外市场上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汇智集团入驻自贸先行区,积极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本地和跨境企业,同时可以更加便捷地与海外客户合作,帮助他们更好地进入中国市场。

“自贸先行区作为国际化的法务、商务中心,吸引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我们作为专业服务提供商,可以在这里充分利用当地的人才资源,建立更加强大的专业团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服务。”赖小敏期待地说。

城市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自贸先行区的建设,无疑为厦门的营商环境注入强劲动能。作为法务、泛法务集聚区,自贸先行区最大限度凸显片区营商环境的市场化属性,围绕激发总部效应,把法律服务作为片区转型升级的核心配套产业,以高端法务产业吸引优质企业总部,坚持“以商带法、以法促商”的“商法融合”发展模式,助推厦门自贸片区经济持续升级。

“我们集团的涉外业务主要位于印尼,自从去年落户以来,业务发展很快。”钢铁巨头德信集团去年把海外事业总部“安”在了厦门自贸片区,德信集团法务负责人邢丽丽表示,目前集团在印尼已投产500万吨钢铁,今年计划再投200万吨,钢铁总产能将达到700万吨;同时集团还在印尼投资建设了470万吨焦化项目,扩大了印尼国内全流程钢铁项目规模,提升了综合实力。目前集团已成长为印尼规模最大的普碳钢企业,树立了行业标杆。

“厦门自贸片区先行先试,建设自贸先行区,聚焦国际商贸、海商海事、知识产权、金融等领域,为企业提供法律支持服务,让企业感受到了优越的法务环境、营商环境,在这里发展很放心。”邢丽丽说。

创新突破,搭建平台,优化服务,自贸先行区打破了“先有商业聚集,再有法务资源集聚”的传统发展逻辑,构建起一个以经营主体自治为基础、法律服务保障为支撑的崭新格局,全方位赋能“商法融合”生态圈建设。

关键词 融合化

形成“一小时法务服务圈”构建商法融合生态圈

“我们与俄罗斯某企业签订货物运输合同,后由于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约定的运输方式短期内无法恢复。我们改变了运输方式并通知对方,但对方仍以我们运输延迟两次为由,在俄罗斯两地仲裁法院提起诉讼,我们该怎么办?”今年,厦门一企业向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厦门)代表处求助。

收到企业求助后,代表处迅速与企业负责人员沟通,掌握案件情况并列出材料清单,在审阅全部案卷材料后,根据企业希望通过非对抗性方式化解矛盾或协助其在俄罗斯应诉的诉求设计了应对方案。最终,在代表处协助下,中方企业取得胜诉判决。

这是自贸先行区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的生动案例。在这里,一个服务厦门、联通国际的“商法融合”生态圈已见雏形。

商法融合,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发挥“1+1>2”的协同效应。为整合集成各类法务、泛法务资源,不断构建全方位、全链条的生态圈,自贸先行区按照“以法促商、以商带法”的发展理念,商法融合协同驱动为内生动力,让每一家落户厦门的企业都能在优质的政务服务与保障中落地生根。

“自贸先行区的工作目标是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重点集聚航运、金融、法务和泛法务服务等高端要素,建设国际法务运营平台、知识产权要素供给侧保障集聚区,‘一带一路’投资生态圈层,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国际‘商法融合’服务‘大本营’。”卢海林说。

如今,越来越多经营主体在自贸先行区投资安家,同时也促进法治环境优化,“一小时法务服务圈”正在这里加速形成。

“一小时法务服务圈”怎么做?在自贸先行区的规划中,通过聚拢专家资源、企业资源、国家平台信息资源、信息渠道资源等,提供线下服务中心,为每一家“出海”企业,在一小时内提供财税、涉外法律、商务、会务、人力资源、金融、外服、后勤保障等服务,助力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在“一小时法务服务圈”,地域限制正在被打破。“只要当事人有需要,一般一个小时内就可以找到相关服务单位,并快速得到回复。”张有为表示,盈科在自贸先行区即将设立的办公室将被打造成国际法律服务中心,为企业搭建“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网络”,满足企业在各个法律领域、全球范围的法律服务需求。此外,还将引入“AI律所智能空间站”,通过“物联网+新媒体+视频+AI”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一站式自助法律服务。“我们畅通了全球法律服务信息渠道,组建了‘中国涉外律师+外国法律顾问’内外联动的专项法律服务工作组,将为客户提供‘一小时、一站式、一条龙’的全方位法律服务。”

值得期待的是,下个月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将在自贸先行区启动运营,以国际法务运营平台集聚形成的商法融合产业生态圈为基础,推动为海内外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接轨国际的融合服务。

“海丝国际法商融合服务基地的日常服务工作在海上世界2号楼开展,首批入驻和拟入驻的国内外优质法律服务机构近50家,服务范围已涉及100余个国家和地区。”卢海林透露,基地可以提供“3+N”的服务,分别是国际商事海事争议解决服务、国际投资贸易法律服务、国际投资贸易保障服务及跨区域、多元化的N项专区服务等,“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欢迎有需求的企业前来,基地将为你们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服务,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同时打造示范标杆,探索创新经验,构建全新的商法融合服务模式,助力厦门打造新发展格局节点城市。”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