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厦门新闻
分享

轻轻从印泥中蘸取颜料,对准空白用力一按,厦门市民敏敏(化名)在自己的印章收集册上加盖了新出炉的“厦门八景”印章。就在前一天,她刚刚在集美完成嘉庚系列主题印章的收集。

继特种兵式旅游和“City Walk”后,集章打卡式旅游火了。近年,各色精美的印章逐渐出现在厦门的旅游服务中心、商场、书店、咖啡馆、文创店等场所,一些展览和演出也推出盖章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厦门的帖子除了旅行线路、乘车指南、逛吃攻略之外,也出现了“集章地图”这一新类型。

所谓集章打卡游,指的是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以收集景区或者特色门店的印章为乐趣,通过把印章留在本子上,形成自己专属的回忆。伴随着集章打卡游的日渐流行,厦门市各个景区、商店也推出集章活动,吸引了不少专程来盖章的市民游客,从而拉动旅游消费、推广地方文化。

把景点“带回家”

翻开敏敏的集章册,蓝色的海洋、明黄色的落日、红色的凤凰花勾勒出鹭岛的曼妙;唐代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造型生动的罗汉像带你走进历史长河……“类似于寻宝图,可以通过盖章了解景点线路,有时候还能盖到一些隐藏印章,这些都是很有纪念意义的。”敏敏告诉记者,之前自己就有集邮的习惯,一次无意间发现景区文创店里有盖章的活动,“分享小红书后就可以盖章,感觉很有意思,印章也都很好看”。从那之后,敏敏的业余爱好就增加了一项——跑遍厦门各大景点收集印章。

和敏敏一样热爱四处打卡盖章的人自称“盖帮”,到各地盖章的行为称为“跑章”。他们常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各种攻略:哪里可以盖章,哪里是免费的,哪里是收费的,日期章每天几点会更换等。有的人甚至还会为盖章专门来一场说走就走的特种兵式旅游。

某出行网站数据显示,在热门旅游关键词中,“盖章”位列榜单第二,关注度仅次于自驾游。集章打卡游乍一看是一种突然火起来的新型旅游方式,但其实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便已初见端倪。当时一本小小的“世博护照”,作为一种特色商品,在上海世博会上卖得火热,让游客将各国特色印章一站式尽收囊中。

作为一名集章打卡爱好者,网友晓珊的印章收集之旅是从厦门开始的。“2016年来到厦门旅游,第一次接触到集章打卡这一旅游项目,那时候还是买一本盖章本,在鼓浪屿和曾厝垵寻找本子上的网红店盖章。”晓珊向记者介绍,如今自己已养成了随身携带盖章本的习惯,每次去一个新的城市、新的景点,都会在社交平台上搜索可以盖章的服务点。

对这种旅游方式,晓珊觉得,算是得到了一种成本不高但却不乏创意的纪念品,相当于把“景点”带回了家。“每一个印章都是自己亲手盖上去的,是独一无二的,并且在寻找印章的过程中,也参观了城市的主要景点,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到此一游”的独家记忆

随着集章打卡游热度的不断攀升,厦门一些景区的文创店纷纷在店铺内放上了独具特色的印章。其中一部分印章可免费盖,一部分可通过完成宣传推介任务盖章。

“集章热让景点和文创店的人气得到抬升,这也是当下不少店铺的通用做法。”厦恩(化名)是猫街一家文具店的老板,从今年3月开始,他也在自己的店铺里增加了印章。“盖章也是一种文化传递,需要推陈出新,我们店铺每段时间都会更新自己的套色印章,目前已经在着手设计。”厦恩笑道,印章有文化属性,也有可收藏性。过去,盖章代表“我”。现在,更多意味着“我来过”,既有文化感,又提供了情绪价值。

然而,集章打卡游市场上不少乱象在悄然滋长。有的商店盲目跟风,增设盖章点,但不具备当地文化内涵。有的商家将提供盖章服务视作营销引流的工具,使得大量同质化印章出现,印章设计缺少创新性和趣味性。更有甚者,将盖章与消费捆绑,让游客的集章乐趣变为经济负担。

对此,厦门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让集章打卡游回归旅游本质,通过对城市文化内涵的挖掘,注入文创开发的力量,才能提升印章背后的文化性、差异性,“符合城市个性的产品,才能受市场的青睐,让打卡地的流量潮涌而来,让集章的游客满意而归”。

该负责人进一步表示,将引导景区、商家在印章设计上增强原创性,避免各家的印章“长得差不多”;设计开发更多集章新玩法,让一批小店成为厦门的新景点。建议市民、游客保持理性消费观,多一点慢旅游和深度游,少一点“打卡至上”的形式主义,用心感受厦门这座城市的脉搏。

下一步,厦门市相关部门将规范集章打卡服务,避免其与消费捆绑;优化减少一些缺乏文化内涵的盖章点,精选推介具有代表性和文化价值的盖章点,确保每一枚印章的背后都能讲述一个故事、传递一份情感。

(记者 林闻 见习记者 黄星榕)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厦门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