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全省最大牡蛎吊养基地 诏安科技将牡蛎壳变废为宝

烦恼

诏安县四都镇是牡蛎养殖重镇。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镇几乎家家户户从事牡蛎养殖与加工。该镇西梧村村支书吴志雄如此形容牡蛎壳成灾的场面:“村道两旁的牡蛎壳堆成小山,车都开不进来,臭气熏天,污水横流。”

早年,牡蛎壳的主流处理方式是烧制成白灰,用于粉刷墙壁。“约20年前,村里有不少壳灰窑,日夜烧制牡蛎壳。”吴志雄还记得,“一筐可卖2元多。”

但牡蛎壳在烧制过程中,易产生空气污染。再加上建筑业主要原料的拓展,牡蛎壳灰开始失去原有市场。村里壳灰窑相继关停,大量牡蛎壳无处可去。

实际上,牡蛎壳的回收利用方式不止一种。但和烧制白灰相比,其他方式的消化能力可谓杯水车薪。以用作牡蛎育苗载体为例,牡蛎壳经钻孔、串联成串后,便可重回大海,吊养育苗。“但加工过程费时费力,且仅能消化当地不到四十分之一的牡蛎壳。”吴志雄说。

诏安也曾尝试引入小型加工厂,通过烘干、粉碎等简单流程,将牡蛎壳加工成饲料添加剂等初级产品。但由于产品附加值低,利润有限,这些加工厂往往难以为继。因此,挖坑掩埋、倾倒入海、随地堆积一度成了大部分牡蛎壳的最终归宿,由此造成海域面积减少、乡村环境污染等问题。

妙解

如何化解牡蛎壳的烦恼?惠安人王永明从土办法中得到启发。“在惠安,老人们习惯撒上牡蛎壳粉给土壤治病。”

为验证这一功效,2011年起,王永明开始赴日、韩等国家和台湾等地区考察。他发现,在这些地方,以牡蛎壳粉为主要原料的土壤调理剂已被广泛使用。但彼时国内还没有土壤调理剂的概念,王永明认为前景可期。

“我希望可以打造‘牡蛎—牡蛎肉—牡蛎壳—调理剂’的海洋循环经济模式,让曾经的固废反哺土壤。”2011年,王永明在泉州成立福建省玛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4年后迁往诏安四都镇。其间,他从日本引入基础技术框架,并进行多年的技术攻关。

几年间,王永明团队在南方10多个省份开展田间试验,证实该产品具有明显的调酸、降镉等修复效果。2014年10月,玛塔获批农业部土壤调理剂肥料登记证。当前,全国仅有6家企业获此认证,我省仅此1家。

土壤问题较为突出的西南及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是这款土壤调理剂的主要市场。2014年,湖南长株潭地区成为全国重金属耕地修复综合治理试点之一。玛塔参与其中的修复工程,其产品在8000亩耕地中得到应用。今年,建瓯也引入玛塔产品,用于修复3万多亩土地,作物品质有了显著提升。

对牡蛎产地而言,牡蛎壳污染问题则得到根治。玛塔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生物质土壤调理剂产销基地,全部投产后,年可产成品近8万吨。平均1.5吨牡蛎壳可产1吨土壤调理剂的生产水平,意味着全县的牡蛎壳都有了出路。

责任编辑:林晗枝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