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阳光正好,忙完一天基本养护工作,刘荣坤开始动手修理班站“罢工”的小货车,“小货车使用年限较久,很耗机油,今天再稍微调试一下,明天应该可以上路工作了”。

刘荣坤是漳州市公路局诏安分局大埔班站站长。他的公路故事,源自子承父业。1989年,18岁的刘荣坤接过父亲的接力棒,成了公路养护战线上的“路二代”。

“补路上的坑槽,要靠人工挑水搅拌泥沙。由于地势条件复杂,经常要爬100多米的坡去挑水,到达目的地后,原本满桶的水被颠簸得只剩下还不到一半。”刘荣坤还记得,那年的公路还是柏油路,没有机械作业,基本的养护都要靠人工,“白天做好基本养护工作,晚上整理内业,一上岗就天天加班到凌晨。”

1993年,刘荣坤被调到收费站一线票亭,一干就是16年。直至2009年税费改革,刘荣坤自觉服从安排,从收费员岗位转岗至养路工岗位,又回到了诏安大埔公路站。

进入大埔的那一天,他意识到此次转岗,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干一行就要爱一行,干就要干出点名堂。”刘荣坤开始一边向前辈学习公路养护知识,一边在工作中扎实苦干。在日常养护作业中,他常常第一个来到道班,最后一个离开。下班之余,他也喜欢翻一翻养护作业相关的期刊和书籍,这里抄一抄,那里添个笔记。短短几年时间,由于工作表现突出,他被聘任为大埔公路站站长。

随着养护技术和养护机械的不断升级,他开始学习钻研管理水平和机械操作技能。现在大埔公路站的同事们称他为“坤师傅”。

“把学习当成自己的兴趣爱好,会发现越钻研越有意思。”正是他的踏实勤奋学习,大埔站管养路段好路率稳步上升,在各类公路养护年度检查中也名列前茅。

诏安县地处闽南,夏秋两季多发暴雨、台风等自然灾害。大埔公路站管养的国道324线38公里和梅岭景区12公里路段又是重要路段,每年他总是亲自带队巡路,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2013年9月,“天兔”台风奔来,刘荣坤带领全站职工主动放弃了中秋节假日休息,提前上路加强路面巡查,及时清理边沟和桥涵的枯枝杂草,加固行道树和广告牌。回到站里,他又忙着调试保养应急抢险机械,确保关键时刻顶得上,打得赢。

去年4月24日凌晨4时许,小县城还在安逸的睡梦之中,一辆满载玻璃的大货车途经汾水关路段时发生侧翻,车上近20吨的玻璃倾泻而出,绵延数十米,严重阻碍了公路的正常通行。

在接到110的联动电话后,刘荣坤立即组织养护人员赶赴现场,机械与人工并用,经过四个小时的艰苦奋战,终于将事故现场清理干净,道路恢复整洁畅通。

例行的巡查养护、突发的紧急事件,他已经把敬业变成了习惯。去年底,他被省人社厅、省交通局授予“2012—2015年度全省交通运输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成为漳州市公路系统里唯一获此殊荣的一线养护工。

如今,刘荣坤最大的心愿是:“孩子从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毕业后能接好手中的这一棒。”

责任编辑:林航

相关阅读
关键词: 养路工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巅峰盛典 星光璀璨!昇腾AI创新大赛202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