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漳州连续五年推进脱贫攻坚扶贫花开幸福来

云霄县火田镇圆锋村干部帮贫困老人罗丁茂“盖新厝”本报记者范伟鸿摄

漳州新闻网讯(朱秀敏吴志润通讯员赖诗晔)“现在正加盖两层楼,我有空就过来瞧瞧看看。” 5月17日,阳光明媚,云霄县火田镇圆锋村造福安居二期工程前,75岁的罗丁茂满是皱纹的笑脸瞬间定格在记者的镜头里。

罗丁茂是圆锋村村民,国定标准贫困户,育有四个儿子,第三个儿子、媳妇都是残疾人,和他同住。

“以前住的是2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怕山体滑坡,怕喝黄泥巴水,现在可好了,享受国定标准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搬迁政策补贴,领到手有15.9万元。有了这些补助,年底前就可以住上新房子了!”罗老指着已经建起一层的框架结构新房,眼光里闪着希冀的光芒。

圆峰村实施“居者有其屋”工程,是漳州市财政大力扶持平和、诏安、云霄等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一个缩影。

2013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用足用活上级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市本级的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市、县资源,按2012年财政地方级收入3‰比例,连续五年安排扶贫开发资金,每年8210万元。其中,市级财政每年统筹安排2850万元,用于重点县、欠发达乡镇和贫困村扶贫项目建设。各级有关部门也积极争取政策、落实政策,优先向贫困地区倾斜。在对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的基础上,采取有力措施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市、县两级财政共投入资金3亿多元,为实施脱贫攻坚提供了财力保障。

基础设施建设

打通扶贫“大动脉”

在去云霄县下河乡下河村的路上,沿途的通村公路都是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多亏了这条致富路,现在下河的‘香蜜杨桃’,收购价从每公斤一元,上升到3.7元,仅此一项,村民每年可增收300多万元。”省派下河村任党支部第一书记的张翊宁说。

杨桃种植是下河村的支柱产业,但之前坑坑洼洼的道路,影响了杨桃的采收和运输。张翊宁驻村后,把“切入点”放在修路上,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设下河村通往杨桃生产基地的“杨桃路”,有效降低杨桃鲜果受损率。

去年来,漳州市把农村贫困对象安居工程作为年度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在全市开展“居者有其屋”工程。修缮特殊贫困户危旧住房。市、县两级共投入3719.4万元,对4169户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和特困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等特殊困难群体的危旧住房,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予以解决,去年6月底前修缮完毕。实施贫困无房户安居工程。投入7562万元,去年12月底前,全市989户借住、租住、简易搭盖或自有住房属D级危房的五保户、农村低保户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搬迁入住,在全省率先实现贫困对象“居者有其屋”。推进造福工程异地扶贫搬迁。推动34个省级集中安置区建设,市里预算350万元予以补助,有效推动政策落实,向云霄县发放全省第一笔易地扶贫搬迁贷款1900万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工程包23.9亿元。

特色产业培育

增强扶贫“内生力”

初夏,位于马铺乡龙镜村的铁红鸡蛋花花卉产业基地里,花香四溢,花儿竞相绽放,村民罗飞章正为这里的300多亩台湾铁红鸡蛋花苗浇水。

“我们家去年脱贫了,盖起了新房子,这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罗飞章的话暖暖的,和这夏日的艳阳一般。

罗飞章育有两个儿子,家庭的负担都压在他的身上。去年,罗飞章打了个“脱贫翻身仗”:2014年,在基地老板罗志强的帮助下,他种植了一千多棵台湾铁红鸡蛋花,基地先帮他垫付苗种钱和肥料钱。2016年卖了400多棵,净得4万多元。再加上他每月在基地当技术工人,年可收入3万多元。

近年来,我市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努力提升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根据区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因地制宜,真金白银扶持培育当地特色产业,做大做强“一县一业”“一村一品”,重点扶持云霄枇杷、诏安青梅、平和蜜柚等特色产业发展壮大,加快打响云霄淮山三宝、平和白芽奇兰、诏安功夫茶等品牌,拓展休闲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如诏安县打好用好“富硒牌”,开发提升八大类富硒产品,全县近20%农业人口从富硒产业中受益。云霄县建成现代农业生产基地近2万亩,流转土地5000多亩,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吸纳贫困户劳动力1000多人就业获益。

全方位覆盖

构建扶贫长效机制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近年来,我市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广覆盖的扶贫机制,建立市县领导干部挂钩帮扶经济薄弱村制度和市县帮扶工作队驻镇驻村帮扶制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着力形成扶贫开发、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

建立结对扶贫机制。开展县、镇、村、户四级帮扶,在用好与省领导和省直部门、经济发达地区的挂钩联系和对口帮扶贫困县制度的基础上,安排9个非贫困县(区)与17个欠发达乡镇结对帮扶,落实每个欠发达乡镇帮扶资金每年不少于100万元,其中经济相对较好的龙文区、长泰县、台商投资区每年落实帮扶资金不少于1000万元,分别帮扶一个贫困县的3个欠发达乡镇,去年共落实帮扶资金4100万元,实施帮扶项目52个。

同时,我市选派17名处级干部到17个欠发达乡镇挂职,每个贫困村安排一名市(县)领导、三个市(县)直部门挂钩帮扶,183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每年安排财政捆绑资金予以支持,其中21个市级重点村市财政每村每年安排资金100万元,重点支持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