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原标题:福建龙海:走发展新路,念绿色好经

福建龙海:走发展新路,念绿色好经

昔日荒地摇身一变成为湿地公园。

共建共治,好生态带来好风光

海峡网3月2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这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特别是近几年,真的是一年一个样。”龙海东泗乡下浦村的河边步道,不时有三三两两的村民路过消闲,对于村里的变化,下浦村党支部书记何建良感慨良多。

下浦村地势低洼,从前饱受水患灾害影响,产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另一方面,不当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垃圾和水体污染对村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污水靠蒸发,垃圾靠风刮”成为当地村容的写照。而如今,下浦村已经大变样,村前清水潺潺,屋舍俨然,休闲娱乐配套设施完备,全然看不出曾经污水横流的模样。

2016年以来,东泗乡投入近7000万元,对南溪开展河道全线梳理、河滩湿地局部整治、生态护岸建设等一系列整治措施。本次整治结合生物和工程措施,共提升堤岸17公里,清淤河道11万立方米,建设了8.5公里的生态护坡与12公里的景观慢道;另一方面,针对南溪流域的港道、沟渠进行清淤护砌,疏通南溪流域的“毛细血管”。通过整治,多年来阻碍发展的水患问题得到了彻底的解决。

解决了水患问题,下一步,就需要从宜居环境着力。以下浦村作为示范点,东泗乡开展了一项针对环境整治的“众筹”计划。遵循“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理念,提出“众筹共建宜居环境,共享洁净生态空间”的口号,号召乡民共同治理,共同监督,打造良好的宜居生态圈。

一批乡贤率先行动了起来,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其中,企业家何国军仅在2018年端午节的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筹集大会上就为村里捐出100万元。有了这一批人的带动示范,村民们积极响应,在捐资之外,甚至无偿出让自己的房屋土地用于建设,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重点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群众的观念。”东泗乡党委书记邱子路说。

“众筹”计划在下浦村顺利施行之后,逐渐推广到了其他村,引起热烈反响。在各村完成众筹后,乡政府财政依据“村筹得多少,乡奖补多少”的原则,给予同等的专项资金奖励;同时建立健全款项管理制度,确保专款专用,公开透明,让筹得的资金花在刀刃上。

“计划推行之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村民们的意识逐渐地发生转变,如今村卫生环境整治的经费,每个人都有出一份力,这赋予了大家对乡村卫生的一份责任感,自觉担负起了监督的责任。”邱子路说。

神笔绘就,荒凉地迎来新东风

对于龙海市海澄镇东方康桥小区的黄女士一家来说,月港湿地公园在最近已经成为他们一家人度过闲暇时光的第一选择。漫步湿地公园,鸟语花香,相映成趣。在这里生活过很久的人都知道,这座“网红”公园的前身,曾经是一块沙石堆积的荒凉地。

这个地块位于沈海高速扩建工程高架桥以及龙江大桥两座桥下,面积近200亩,因无法进行深度开发而荒置,有的还被附近群众占为己有,用于囤积建筑材料。当时的这块地,荒草丛生,从空中俯瞰,就像打在地面的一个补丁。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2016年底,龙海决定将这块荒地利用起来,规划建设成湿地公园,以“湖光花色”湿地景光为特色的南区率先开放,当即成为群众踏青游玩的首选,而以儿童育教娱乐为主题的北区也在去年10月投用。月港湿地公园的建设是在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并且综合考虑市民休闲、娱乐、教育所需,南静北动,相得益彰。

近年来,龙海坚持因地制宜,在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基础下,这些曾经无人问津的地方被注入全新的生机。

另一边,在龙海市榜山镇洋西村,有一块占地280亩的河滩地,废置着十几家废旧塑料加工厂、胶合板厂、砖瓦窑等,这块曾经“脏乱差”的土地,也通过改造建设“活”起来了。

这里位于九龙江畔,岸线狭长,景观独好。同时洋西村又有着“龙江精神”的文化承载,于是,龙海依托当地现有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给曾经的河滩地进行一次“变形记”,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承载文化、历史与精神的龙江精神文化园。九龙江流水潺潺,清风徐来,游人如织。

突出挖掘现有的生态优势,通过改造建设,将曾经影响城市风貌的荒地变成公园,这一变废为宝的举措,让荒凉地迎来“第二春”,给市民带来实惠,也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点绿成金,生态产业迈出致富路

让绿水青山永存,也就保住了金山银山。

在隆教乡白塘村白塘湾客栈,主人洪艺惠正忙着招呼客人,依托自家房屋重新改造装修,洪艺惠的客栈运营不到两

年,营业额已接近30万元。隆教乡是龙海的偏远乡镇,如今紧紧抓住生态这一宝贵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滨海风光资源、古火山口天然地貌以及畲乡风情特色等优势,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发旅游产业,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在旅游开发中,当地党委政府连续带领村民代表去外地考察学习,积极引导扶持村民合理发展民宿业,让村民在乡村振兴中扮演主人翁的角色,以旅游带动村庄实现业态转型升级、村民致富。目前,不少外出村民也纷纷返乡经营旅游配套产业。目前白塘村有大小酒店、民宿几十家,且风格多样,体验性佳,深受游客的欢迎。

“没开发之前,白塘村的常住人口差不多3400人,这几年增加了700多人,外出的村民基本上都回来了。”白塘村党支部书记杨桂明说。如今当地最高峰时日游客量突破1万人,村民们充分享受着当地旅游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除了发展旅游休闲业,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现代化农业也是龙海念好生态经的重头戏。

“大家普遍的观念可能会想,农业是低端的产业,高风险低收益,我却不这么认为,我要让这个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机。”龙海旺辉种苗公司负责人黄财来说。黄财来的种苗基地位于东泗乡,这里同时也是省级农业创业园示范基地,由原来的机砖厂改造而成。在大棚中,各类现代化的设施设备随处可见,科技感爆棚。基地功能十分完备,从种苗培植、生产、初加工、冷藏保鲜到货运,形成生产加工运输一条龙。

通过土地流转,黄财来将闲置、生产效益低的土地一步步转换为科技化、现代化的设施农业基地,进一步促进产业转型发展。相较于传统农业,集约化的栽培生产极大地节省了土地成本,而大棚生产也减少了自然环境对于种苗的影响,成活率得到显著提升。现代化设施农业的另一优势在于“绿色”,采用的新型滴灌栽培技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率,也解决了土地污染的影响。

“我发展的农业效益好,又是绿色无污染,乡民们看了也都慢慢走向转型的路。”黄财来说。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