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红色喜庆的竹编簸箕,精致典雅的的竹编提篮,形态各异的竹编小筐.....在漳州长泰林仁凤的家里,摆满了各种各样做好的竹编成品。

这是林仁凤做竹编的第43个年头了,如今的他,已无法离开竹编了,他也成了长泰林墩仅剩的一位坚守竹编制作的手艺人。

去年9月,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传统工艺比赛决赛上,林仁凤作为福建省唯一进入草柳藤编织项目决赛的选手,在赛场上秀了一把“竹编”技艺,最终获得草柳藤编织项目第3名。上个月,以林仁凤为代表的长泰林墩竹编制作技艺,被列入了福建省级非遗保护名录。

“守艺”40年 他用丝丝竹篾编织人生

林仁凤在熟练快速匀篾,让宽度不一的竹篾变得整齐划一 (陈惠华摄)

竹编看似简单 实则奥妙无穷

长泰竹编技艺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它融合了书画艺术,所用的竹子均需严格筛选,并手工劈成大小、粗细一致的原材料,经过染色再精加工成各种工艺品,里面所包含的图片或文字都是竹子纵横交错编织出来,而非彩印上去,也不同于后期喷漆工艺。

“竹编技艺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林仁凤介说,竹编产品若要变化,则需变换编法采用不同技法方可完成。

竹编产品的生产一般要经过选料、劈篾、编织三个过程。第一步是选料。选竹子很有讲究,竹龄一年、两年不能用,最起码要选三年至四年的竹子,并且是长得茂盛的竹子,“选好合适的竹子还需要根据制作产品的种类、尺寸的要求,锯好竹料。”

其次便是劈篾,即竹子加工成篾丝或篾片。林仁凤说,劈篾要洗干净竹子、绞平节疤。而劈篾也是十分讲究技巧的,手和刀要成一条线、双手用力要均衡,为了防蛀、防霉、还要高温煮篾。

最后才是编织。林仁凤表示,竹编的编制技法很多,内容也丰富,可以用直径纬编、六角六方编、三角眼编、虎头眼编、转角立体编、回旋还原编、多边钱眼编,长长的竹丝经过师傅的手就可以组成了各种图案。“在编制过程中,对篾丝或篾片中还要进行漂白和染色烘干喷漆。”他补充道。

根据编织工艺的不同,竹编可分为平面竹编、立体竹编和混合竹编,用薄篾层编织出平面图形的叫平面竹编,用横截面为矩形的竹丝编制立体造型的叫立体竹编。林仁凤说,根据编织的用材不同,长泰林墩竹编又可分为日用品和工艺品,细蔑竹编为工艺品,粗蔑竹编为日用品。

“守艺”40年 他用丝丝竹篾编织人生

林仁凤家里摆满了做好的竹编成品 (陈惠华摄)

“一定不让祖传的手艺断代”

竹编是祖传的技艺,传到林仁凤这里已经是第四代了。

1938年,林仁凤的父亲林十三为躲避战乱,从老家福州永泰一路南下,最终定居在了长泰林墩,同时也将这门技艺带了过来,他结合当地的情况,在原有竹编的基础上改良加工,创造出更多适用于生活生产的竹编产品。

从小林仁凤就对竹编耳闻目染,父亲常常带着他进山,让他用双手触摸竹子,用眼睛欣赏竹子,用心感受竹子。

父亲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平时不苟言笑。16岁的一天,父亲突然对林仁凤说,“你自己去山上砍些竹子回来。”林仁凤不敢多问,一个人上了山,他努力回忆平时父亲选竹子的细节,认真搜寻最满意的竹子。

回来后,父亲没有多说什么,只让他把竹子锯开。那天开始,父亲让林仁凤动手学竹艺。做竹艺需要足够的耐性,以及精确的工艺,对竹子的要求也是极高,林仁凤一次次把竹子锯开,再用刀劈成薄片,一天下来,他的双手已经布满伤口。

“太苦了,好多次想过要放弃。”但每次要是做不好,父亲不是骂就是打,“不知哭了多少回,但哭完后还得继续做下去。”就这样日复一日,他用一年的时间,学会了能把竹子劈薄。

之后,父亲又陆续教会了林仁凤撕篾、匀篾、编织雕刻、印花、饰物点缀、上色打亮等10多道竹编制作工序。慢慢地,他已经会自己编制竹篓、竹筐、竹筛、竹耙、竹席、竹床、竹椅、门帘等成品了。

18岁那年,父亲将自己用了一辈子的刀交到林仁凤手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孩子,你要记住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做竹编,不能在你这代断了!”那天,父亲对他说了有生以来最多的话。那天,林仁凤正式接过了父亲的担子,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让祖传的手艺断代。

“守艺”40年 他用丝丝竹篾编织人生

做竹编40多年来,林仁凤的双手布满老茧和伤痕(陈惠华摄)

“再困难也要守住这门手艺”

起初的日子,林仁凤跟随着父亲,走街串巷到各个生产队去帮人做竹编,还有修补竹凉席、簸箕、箩筐等。待林仁凤成家后,父亲便不再做竹编了,只是每天询问一些细节。

1996年,林仁凤开始专门在家里做竹编。“那时竹编手艺还是挺吃香的!”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塑料制品的普及,以及林墩石材产业的兴起,越来越少人用竹制品了,竹编业逐步衰落,最终林墩只剩下林仁凤一人还在做竹编。

竹编行业不景气,家里还有3个女儿要上学,单靠竹编难以支撑起家庭开销,他们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妻子梁美秀多次劝说,林仁凤终于在2003年选择到附近的工厂工作。打工不到两年,林仁凤一直放不下竹编,他一直惦记着父亲的叮嘱,“一定不能祖传的手艺断代!”

起初妻子仍是反对,她认为竹编看不到希望。但林仁凤还是坚持着,他重新回到竹子堆中,一个人上山砍竹子,一个人坐在院子的角落编着竹子。他不认为竹编无法赚钱,于是就自己上门到石板材厂,一家家推销自己的竹编,那时候农村又开始兴起新建房子,他又自己到工地推销自己的竹编。

渐渐地,他开始给附近工厂打包石板材做固定用的竹子、工地建设的竹架、茶农晒茶叶的大圆簸箕。看到林仁凤如此的执着,家人开始理解并支持他,由于那些订单工期都比较赶,林仁凤一个人应付不过来,于是他们就全家“总动员”,妻子和女儿们经常一起上山帮他砍竹子,回来后又帮忙做些竹编简单的工序,为他完成订单省下不少精力。

订单虽然可观,可是他们的生活问题仍是没有解决,关键时刻妻子站了出来。那时候妻子梁美秀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她每天起早摸黑的外出打工赚钱补贴家用,而林仁凤则是在家里编竹编,顺便照顾家。

“每次听到这里有招临时工,赶紧去报名,生怕错过了!”梁美秀说,因为招临时工的地方都离家比较远,她每天早早就出门了,常常要到凌晨才能回到家,“我就像在‘走江湖’!”她开玩笑的说。后来,大儿女初中毕业,为了减轻家里的经济压力,她没有选择继续上学而是外出打工。慢慢地,家里的压力减轻了,林仁凤也有更多精力放在专研竹编上了,直到今天他的竹编得到了认可。

一路坚持下来不易,林仁凤说,即使再困难也要守住这门祖传的手艺。  

“守艺”40年 他用丝丝竹篾编织人生

林仁凤正在编织竹篮上的喜庆图案(陈惠华摄)

只要有人想学他就愿意教

竹编技艺虽具有实用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但制作一件精美竹编制品,其工序却是极其繁杂、耗时。“一个精致的双层竹筐,有时候就得编一个月。”林仁凤介绍,像这样一个精美的小箕,其外一面是百花图,内一面是红双喜,用原色的以及染成红色和黑色的竹篾编制,再双面合成制作,制作起来需要花费40来个工时。

再者,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

在竹编的创新上,林仁凤在父亲原来的基础上,将实用性和美观相结合,自己设计出更多精美的图案,研究出了更多精致的作品。很长的一段时间,林仁凤一个人摸索着竹片要劈成多厚才最合适,要嵌入什么样的图案最好看。赶巧,那时候正好大女儿就要结婚了,为了送给她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结婚礼物,林仁凤一边构思一边编织,终于赶上大女儿结婚,送给她一件很有喜庆意义的竹编制品。

之后,二女儿又建议林仁凤将竹编做成工艺品,让竹编制品更有“古味儿”,林仁凤开始精心钻研,他根据时节、品种、年轮、地域进行选材,古法上色,不断创新出新竹制品。在这过程中,女儿们会向他提供新奇的想法,让父亲的老手艺与现代感碰撞,让竹编这项技艺,由实用转向精致,实现从小众手工品到大众商品的转变。

如今,除了基本的日用品和婚庆工艺品外,林仁凤还改良、制作适合摆设的小工艺品20多种,他的作品已经得到了很多竹艺爱好者的青睐。

然而,林仁凤却又对林墩竹编技艺的未来充满担忧。因为各种原因,竹编技艺面如今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我的年龄逐渐大了,但是年轻人当中几乎没人肯学,竹编技艺已经青黄不接,正面临失传的危险。”林仁凤很是担心,3个女儿虽然或多或少传承了他的一些技艺,但毕竟都学得不全,曾经他也收过2个徒弟,但因为太苦他们终究还是没能坚持下来。

近些年来,他们一直为竹编技艺传承奔波着,他们将竹编技艺申请了非遗项目,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展示竹编技艺。现在,随着竹编技艺为人所知,附近一些小学偶尔会请他到学校示范教学,小女儿林丽云根据父亲口授,正将竹编技艺编辑成竹编教材。

好在竹编技艺开始得到政府的重视,今年长泰县政府正在林敦建立竹编技艺传习所,今后将由林仁凤在那开班授课,同时他们也将和一些学校合作开设竹编技艺传承课程,让更多人参与到竹编中来。

林仁凤不愿看到这一技艺最终失传,他希望更多年轻人关注竹编技艺。他说,只要有人真正愿意学习竹编,他就便会倾囊相授。(东南网记者 林永清 陈惠华)

责任编辑:海凡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荷兰将实施全国性家禽圈养以应对禽流感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