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在这里,我们真切地感受到新中国成立70周年来漳州农业、农村、农民生活的巨变,老物件见证时代的进步。”连日来,坐落于东山岛海滨沙生植物园的农耕文化博物馆,迎来许多参加实践活动的中小学生和游客。

东山县白埕村76岁的农民林财平创办的这个农耕文化博物馆,收藏农具80多个种类,共1.1万多件;生活用具100余个种类,共1.5万多件。石臼、石磨盘、石滚轮、石夯、石轱轮、榨油石、碾蔗石、犁杖、打谷桶、打谷机、鼓风车、踩水车、打油车、手推石磨……这些曾经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老物件,不仅营造出浓浓的乡愁乡恋,而且见证当地农民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林镇财介绍,就拿水缸来讲,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东山岛缺水易旱,群众饮水十分困难,农民、渔民每天起早摸黑在池塘、几十米深的水井边排队,挑来咸涩、浑浊的泥浆水倒入水缸,等待沉淀后才能食用,所以家家户户必备三四个大小水缸。东山2011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村村通自来水”的县,水缸早已“光荣下岗”了。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历史上承担着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重任的农具等,已悄然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拖拉机、机耕机、收割机、自动化喷灌等先进的设施。(谢汉杰 文/图)

责任编辑:海凡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