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对口支援边坝的援藏干部在福建新村看望当地搬迁群众本报记者 李立平 摄
人一生中走过的路,是会装入心里的。
跨过江河,心中便延续一份激情与向往;翻过雪山,心中便保持一份清醒与纯洁;走进高原,心中便恪守一分坦荡与真诚。
海拔5072米的夏拉山口,终年白雪皑皑、寒风猎猎,每每经过此处,总会不由得豪情顿生。由此再向东,沿着昔日的茶马古道,就是漳州对口支援的昌都市边坝县。
“边坝是距离昌都市区最偏远、基础最薄弱的贫困县,我们看到这里群众生活条件艰苦,进而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福建对口支援边坝工作队领队、边坝县委副书记叶毓如是说。
越艰苦越不怕吃苦,宁缺氧独不缺精神。正是秉承着这份初心,2016年7月,漳州援藏工作队的全体成员,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东南海滨来到雪域高原,向着边坝——这座藏语意为“火炬”和“吉祥光辉”的县城进发。
3年来,漳州援藏干部秉承老西藏传统,发扬敢拼会赢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雪域高原经受了锻炼和洗礼,与边坝群众一道艰苦奋斗,留下了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
像奔涌的江河,即便高山阻碍、险峻急弯,也总是一往无前、昼夜不息
边坝县地处念青唐古拉山南麓,平均海拔高度4000米,最高海拔达5500米以上。初来乍到,缺氧是每一位援藏队员一定要面临的第一大问题。
尽管做足了充分准备,可高原还是毫不客气地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第一天到边坝,所有援藏干部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有的甚至需要入院接受治疗。叶毓强忍着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到医院照顾队员们。“刚来就有人‘倒下’,接下来的路还很长,工作该如何开展?”一夜无法入睡的他想了很多。
责任于心,重担在肩。为了尽快了解边坝县情、做好援藏工作,队员们没有过多调整,马不停蹄奔赴各乡镇开展实地调研。从县区到个别乡镇最远需要4到5小时的车程,队员们白天顶着或轻或重的高原反应跋涉走访,晚上一边吸着氧气,一边撰写调研报告。一轮集中式的“摸底”下来,大家的体重平均下降了10斤,却多了一份厚厚的对口支援边坝《工作规划》。
“前期工作虽然辛苦,但没有一人畏难,没有一句抱怨,大家心里都有一股劲,一定要不辱使命。”叶毓说。
豪情易抒,现实难对。援藏路漫漫,队员们需要克服的又岂止高原反应。
2018年3月26日傍晚,叶毓由昌都返回边坝途中,在省道303线拉孜乡段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我们刚好处在头车位置,眼睁睁看着山上滑落的冰雪夹带着碎石,横贯公路、冲进深谷,厚厚的积雪在路面上堆起3米多高。若是车辆开快个一两分钟,后果不堪设想。”忆及往事,叶毓依然心有余悸。
为了帮藏区药材找寻更好销路,援藏干部方响宏不时要带着考察对象上山实地考察。所谓的山路,其实是供牦牛走的、路宽仅40厘米左右的含沙土路,更险的是土路一边是山,一边是200米深的峡谷。上下一趟要好几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只能乘坐摩托。“每一次都是提心吊胆、头昏脑涨”。方响宏坦言,待到完成考察下了山,大家总有“重生了一回”的感受。
山高路窄,弯急谷深,是西藏公路的典型特征。昌都到边坝全程500多公里,沿途要翻越4座雪山、经过两个峡谷,几乎集中了坍塌、溜方、雪灾、冰害等世界公路史上所有灾害类型。可以说每走一趟,就是一次生与死的考验。
披星戴月,栉风沐雨,却是队员们的工作常态。3年来,援藏队开展了多次集中式调研,总里程数十万公里,好几个月份的单月行程都超过了8000公里。常在外面跑,大家脸上都留下了深深的高原印记:高原红、粗皮肤、大嗓门,这已成为漳州援藏干部与当地融为一体的真实写照。
“我面对边坝恶劣的自然环境,克服种种不利因素,迎难而上,努力工作。”这是方响宏个人工作总结里的一句话,如此轻描淡写的背后,究竟藏了多少道不尽的艰辛?
可以说,援藏干部就像奔涌的江河,即便高山阻碍、险峻急弯,也总是一往无前、昼夜不息。
如巍峨的雪山,始终抱有“当好边坝人、做好边坝事”的坚定信念
“当好边坝人、做好边坝事。”这是每一位漳州援藏干部心中的坚定信念,宛如高原上的雪山巍然耸立。
初到边坝,看着落后的交通条件,刘秋松着实吃了一惊。作为道路交通专技人员,他一方面为当地交通项目建设与管理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积极向派出单位争取了120万元公路养护资金,全部用于边坝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改善。
看到边坝当地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农技专家林成勇从老家东山精心挑选了花生、地瓜、苦瓜、大白菜等20多个品种种苗,引入高原的温室大棚试种。“植株目前长势很好,有些再过一阵就能收成,下一步可以在全县推广了。”林成勇信心满满。
与无数援藏教育干部一样,潘川顺把教育岗位当成自己的家,把藏族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每次到中小学听课、评课,他总是笑嘻嘻地与学生“混”在一起,耐心细致地为大家解疑释惑。在他的牵线搭桥下,边坝县与闽南师范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每年都组织藏族教师到漳培训,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工作之余,援藏干部还得“进得去帐篷、喝得下酥油茶”,与藏族同胞谈心、交心。
积极响应脱贫攻坚号召,全体漳州援藏队员每年挂钩2户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除了定期走访慰问外,还与贫困户确定了资金、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帮扶方式,确保贫困户找到精准脱贫的办法和出路。
一次在食堂吃饭,叶毓偶然听说食堂阿姨的女儿考上大学,可学费还没有着落。知道对方家境困难,他立即找到这位名叫贡秋拉姆的准大学生,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1万元让她交学费,并每季度为她提供2500元生活费。为了照顾小姑娘的自尊,叶毓告诉她这些钱是来自爱心企业的捐赠,还特意让她写份助学申请。
在边坝,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援藏干部为挂钩帮扶对象献爱心、找工作、提供劳动技术指导……用真心真情播撒一缕缕阳光。
好比圣洁的雪莲花,在高山峡谷上美丽绽放,是因为有脚下深深的沃土
边坝的事就是自家的事,藏族群众就像自己的亲人。而对远在漳州的家人,队员们更多只有愧疚和自责。
父亲生病住院、妻子生养二孩、孩子学习成绩有波动……叶毓无法超脱到为了自己的援藏使命而无所顾及,但他却从未向组织反映过家中的任何困难。援藏干部每年有两个月的假期,但每次休假回漳,叶毓不是跑项目,就是找领导汇报工作,无一例外为的都是边坝的发展建设。他说:“家里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有提要求的机会应该先留给边坝。”在家期间,叶毓会坚持接送大女儿上学,唱歌哄二宝睡觉,但总觉得“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少”。于是每次返藏,他都选择乘坐当天最晚一班飞机,到达中转地重庆已是第二天凌晨时分,随便在机场对付一宿,大清早又匆匆赶飞昌都。
“你就好比那圣洁的雪莲花,长在高山上,我看不见,但想得见。想得见,你就是最美的。”这是刘秋松写给妻子的随笔。妻子开玩笑地说,西藏是个锻炼人的地方,能让一个搞工程的人也变得诗情画意了。这让他心中充满暖暖温情。
“来援藏,说大了是响应组织号召,说实在点是趁身体还可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潘川顺入选援藏干部时,妻子刚好怀上二胎,但她毅然鼓励爱人放心前行,独自扛下家庭重担,可没想到却因过度操劳,让二孩成为永远的遗憾。
一人援藏,全家援藏。家人的一句“支持”,就是援藏干部极大的精神力量。也正是因为有了家人的理解和付出,刘秋松才会在一年半援藏期满轮换时,选择留在边坝再干个一年半;林成勇才能毫无保留地向组织提出工作调动申请,打算为高原农牧业发展奉献自己的余生。
“仁波切”,藏语意为“珍宝”,是广大藏族群众对活佛的尊称,当地老百姓也把这个赞誉送给了漳州的援藏干部们。一声“仁波切”,表达了他们对援藏干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本报记者 叶明义 陈岩
责任编辑:海凡
- 漫漫艰辛路,浓浓援藏情——记八宿海螺水泥项目的落地2019-05-31
- 基层干部晋升空间狭窄 职务职级并行捅破“天花板”2019-05-14
- 援藏合伙人2019-05-05
- 中央三部委选派16名干部赴福建挂职锻炼2019-04-12
- 邵玉龙到东山调研谷文昌干部学院建设运营工作2019-04-10
- 善意的“谎言”2019-04-08
- 福州片区举办《新媒体时代的政府危机管理》干部培训讲座2019-03-19
- 推动作风大转变 助力平潭再创业2019-01-31
- 学生干部自律公约:让学生会回归本色2018-10-24
- 百亩平谷大桃雪域高原结硕果2018-10-18
-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漳州市首届“快乐体操”表演大赛举行2019-07-01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