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漳州:科技特派员的“N种打法”

大北农工作人员在院士团队的指导下进行科研实验 黄章富 摄

眼下正是春耕备耕的好时节,在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所的科技特派员赖正锋正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们面对面交流,指导他们科学做好关键农时田间管理,把新技术、新方法及时送到农户手中。

在漳州,像这样的科技特派员一共有1770名。近年来,漳州注重把基层需要的产业带头人、新型职业农民和地方紧缺的生产经营、乡村旅游、企业营销等人才吸收到科技特派员队伍之中,推动科技特派员服务领域从单一农业领域向工业、文旅、电商等领域拓展。在“科技特派员服务百企千村工程”中,漳州重点选派1110名科技特派员挂钩帮扶102家企业及1008个建制村,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文化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的深度融合,有效激发区域发展活力。

金融助理送来“及时雨”

“我家这个房子已经盖了5年,有340平方米,因为手头紧、资金不足,外墙一直没装修。”日前,长泰县林溪村村民林祥辉正在为没资金装修房屋发愁时,长泰县农信联社的金融特派员(金融助理)立即为他申请了一笔10万元的“乡村振兴·安居贷”。有了资金,林祥辉马上联系了装修师傅,准备找个好日子动工。

金融特派员是由长泰县委组织部与县农信联社联合选派的农信联社干部,到乡镇、村挂职担任,并由组织部和农信联社联合进行工作考核。除了提供贷款,他们还能为村民们提供金融知识政策普及宣传、投资融资分析建议等服务,作为各类相关政策上传下达的通道。

据长泰县农信联社业务部负责人林锦龙介绍,为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长泰县提出“全力整治裸房,力争三年内全面消除农村裸房,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目标规划。作为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长泰县农信联社随即推出“乡村振兴·安居贷”专项产品,支持裸房整治工作。为了让村民们知晓政策红利,金融特派员们一一入户宣传。截至目前,共有389户村民获得裸房装修授信3650万元。

金融特派员的到来,也为企业发展送来了“及时雨”。年初开业时,原材料价格暴涨,通信工程业的电缆、光纤、通信配件等价格全面提升,漳州鑫光通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睿沿面临资金周转困难。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长泰县农信联社金融特派员推荐了企业纾困贷款,利率低,免抵押。3月5日,鑫光公司通过了审核,金融特派员马上着手准备贷款资料。团队成员通力合作,日夜加班,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简化贷款手续,精简贷款流程,在一周之内将75万元资金发放到企业账户。“这笔贷款真是一场‘及时雨’啊!”收到纾困资金后,张睿沿签订了3个业务合同,快马加鞭地赶制订单。

漳州:科技特派员的“N种打法”

科技特派员蔡志阳(前排右三)带领游客参观生态园内的果蔬 本报记者 白志强 摄

院士科特派团队加盟

位于诏安金都工业集中区的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近百家水产养殖服务中心,遍布全国各地。然而,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大北农也曾遭遇“成长烦恼”。

“这几年,曾经是南方沿海名贵海产经济鱼类的金鲳鱼和加州鲈鱼,面临生产缓慢、存活率低下、养殖效益不高的问题,导致饲料价格下降,部分中小饲料企业面临严峻考验。”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管理部经理夏冬梅说。但是,若采用性价比较高的替代性饲料,会引起鱼类肠道和肝脏损伤等一系列问题。如何通过聚焦打造产品,让饲料既贴近养殖的营养需要,又具有成本和性价比优势,成了企业亟需解决的课题。

去年中旬,立足产业发展需求,漳州引入行业顶尖技术团队,选任湖南师大刘少军院士等5名高层次人才为漳州科技特派员,组建院士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入驻福建大北农水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订单式”精准对接,帮助大北农开展科研攻关。

“我们大北农水产与刘少军院士等签署三方服务协议,致力于破解当前饲料企业生存发展难题。”夏冬梅说,这支院士科技特派员服务团队均是鱼类遗传育种、微生物学和鱼类病害防控方面专家,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将针对淡水鱼、海水鱼繁育及新品系培养等项目展开深入研究,为海洋产业创新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

漳州市科技局局长周俊雄表示,院士当科特派,能推动行业共性痛点的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局以实效为导向,指导企业在科研过程中形成一个完整而科学的工作方案。一旦科研遇到困难,项目方也可以申请科技局帮忙,形成“主管单位+企业+科技特派员”的互动机制。产学研帮扶工作结束后,省市两级还有专项补助,促进科技特派员成果转化。接下来,漳州还将以选认院士科特派为突破口,组织院士科特派开展技术合作、学术交流、人才培育等工作,为乡村振兴和海洋经济发展创造新动能。

法人科特派“集团作战”

绵绵春雨润大地,在漳州诏安县太平镇走马村的青梅果园里,青梅长势喜人,多个品种的青梅已结出硕果,预计“劳动节”前后就可以采收。

盛产青梅的诏安县被誉为“中国青梅之乡”。据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所科管室主任林国容介绍,此前,由于梅农长年耕作使用化肥,导致当地土壤营养元素失调,酸化严重,收益不高。于是,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所充分发挥法人科技特派员团队“集团作战”优势,与福建玛塔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出了青梅配方肥,让配方肥为青梅土壤调酸。

为了让梅农们充分了解土壤改良的重要性及新肥的配方、使用方法,科技特派员们深入田间地头耐心解说,梅农们的接受度渐渐提高。目前,该所在诏安县青梅主产区太平、官陂和红星农场等乡镇已推广面积1000多亩。去年,青梅鲜果增产30%~40%,每亩增收600元以上,每亩减少化肥使用成本约80元。

对口帮扶诏安县4年来,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所通过创新青梅优质高产栽培标准示范片、专用肥技术推广等一系列扶贫模式,帮助农户和贫困户增收400多万元,带动100多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使青梅真正成为当地的“扶贫果”“致富果”。

“眼下,我们积极实施科技支撑县域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推进青梅产业提质增效,助推诏安青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林国容说,走马村是通往乌山风景区的必经之路,他们将持续协助走马村做好青梅品种观光园改造和提升。计划引进具有代表性的青梅种质资源56份,打造“56个民族一家亲”主题,让观光者真实体验到“诏安踏青、太平赏梅、走马观花”的中国青梅之乡文化旅游魅力。

周俊雄告诉记者,近年来,漳州市科技局组织福建省农科院亚热带所、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漳州市农科所等法人科技特派员,由各单位负责人牵头,组织各领域专家,与诏安、平和、云霄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整体对接,克服单个科特派“势单力薄”的困难,实施多个漳州市科技精准扶贫重大项目,有效破解了各县域多个产业的系列科技难题,蹚出精准帮扶、精准扶贫的新路子。(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如飞 黄小英 通讯员 林开艺 沈细冰 洪锦城 林少波)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厚植乡风文明,平安产险医疗健康下乡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