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来自于群众更强大。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龙江大地如火如荼开展。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漳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始终坚持把学习党史同总结经验、观照现实、推动工作相结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百姓的烦心事,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取得扎实成效,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截至1月5日,全市共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20470个,全部落实完成。办证审批快了、出行更加方便……百姓脸上的笑容,成为党史学习教育成效的暖心注脚。

以上率下,用心用情解难题

悠悠百姓事,枝叶总关情。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调研,从立足发展大局到聚焦民生保障,漳州坚持问题导向,察民心,解民忧,纾民困。

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提高生活品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台胞台企、数字赋能增效、生态环境建设和基层治理等八大重点领域,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带动作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带头研究落实方案,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带头下基层听意见,带头出实招办实事。各级党委(党组)班子迅速跟进、步调一致,形成一级带一级、上下齐心协力的良好格局。

为确保办好办实,漳州相继印发《关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关于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持续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各地各部门按照要求结合疫情防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等工作,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将实践活动推向纵深。

向先进典型看齐,厚植为民情怀。大力弘扬谷文昌创业精神、红军革命精神、龙江大局精神、女排拼搏精神、“漳州110”服务精神为代表的漳州“五种精神”。2021年10月15日,中共漳州市委作出《关于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在新征程上掀起新一轮学习弘扬谷文昌精神热潮的决定》,在全市再次掀起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的热潮。广大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谱写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向群众开门问策,俯身倾听诉求。各地各部门通过实地走访、集体座谈、民意调查等方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找准查实基层和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把“等群众上门”变为“送服务上门”。截至1月5日,全市共开设征集意见渠道397个,征集意见上千条;漳州市“12345”便民服务平台共受理群众诉求39.05万件,已办结37.09万件。

学用结合,聚力奋进新征程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学党史、悟思想,最终要落实到开新局、促发展上。

漳州市紧紧围绕“开新局”这一重大命题,积极践行“学用结合、知行合一”,立足实际,精准发力,把党史学习教育激发出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生动实践。

聚焦企业发展,持续升级“妈妈式”服务,在全市范围内深入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帮扶活动,建立干部挂钩帮扶企业制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及项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回应企业诉求,龙文区推出“e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在全市首创“政策免申即享”、产业园“虚拟注册”等服务理念;

华安成立华安经济开发区便企服务中心,在全市首推县管开发区审批服务“区内事区内办”新模式等,让企业少跑腿快办事。

聚焦漳台融合,发挥独特资源优势先行先试,持续做好“通”“惠”“情”文章,推动全市建立解决台胞台商诉求责任清单,开设台胞医保、税收等服务专窗,开展“互联网+漳台交流”,推广“金服云”台胞金融服务平台,出台鼓励台湾人才来漳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提高困难台胞补助标准,让台胞在漳创业有地方、就业有岗位、办事有专窗、交流有平台、权益有保障、生活有奔头,激发台胞台企共建“第一家园”热情。

聚焦乡村振兴,实施开展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扎实开展“机关联动乡村、党建引领振兴”行动。积极推进“农业+旅游”“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让乡村旅游提质升级。实现科技特派员行政村全覆盖,创业和技术服务领域一二三产业全覆盖。聚焦群众“出行难”问题,着力补齐短板、综合施策,“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

“以前要多个部门跑,现在‘一站’办结所有事项。”“以前事事得到窗口办,现在一把手机就能办成多种审批。”这是去年来群众在办理业务时感慨最多的声音。

聚焦群众所盼,我市用创新啃下“硬骨头”,多个“领先”诞生:

在全国首创企业开办银行“秒开户”;在全国率先出台特殊类别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在全国首创漳州市智慧地标监管服务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办理一手房合同网签备案“一趟不用跑”;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开办“1天+0成本”改革;开展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改革试点典型经验被省营商办推广至全省;率先在全省创新劳动争议全链条解纷模式等。

越是面对急难险重,越能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效。

2021年9月,为了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歼灭战,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纷纷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岗等,市直机关党员干部火速集结驰援漳州台商投资区,市县乡村各级党员干部、医务人员与党员民兵、社区工作者等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全市公安闻令而动、逆行向前,为跑赢病毒传播速度,数据核查争分夺秒,“一条不漏、一刻不误、一查到底”,践行着“人民的保护神”的铿锵誓言。

为巩固成果促长效,漳州建立重点民生项目公示制度、项目清单库、周报月报制度等,加强跟踪督导,健全完善闭环推进机制、统筹协调机制、学习转化机制和评价反馈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见实效。

回应关切,提升民生幸福感

我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实”。百姓的“急难愁盼”,就是工作的突破点、立足点。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聚焦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热点,推出一系列改革惠企便民举措,以办好每一件实事的力度提升增进民生福祉的温度。

从现实需求做起——

市纪委监委通过“群众点题、部门答题、纪委监督、社会评价”的方式,督促各级各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开展点题整治,校外培训机构不规范、脏乱差店家入驻外卖平台等20类群众关注问题得到逐步解决。芗城区扎实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引导区属国有芗江物业助力后期长效管理。市自然资源局推行“交房(地)即交证”,最大程度保障购房人在户口落户、子女入学、交易过户等方面需求。市人社局推出集中招聘送岗、困难兜底安置等“八项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市教育局聚焦群众关切的“有学上”“上好学”问题,多措并举拓展优质教育覆盖面,并通过腾笼换鸟、腾地建校和优质学校扩容,增加中心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

从突出的问题抓起——

诏安县提质改造一度脏乱差的南门塘北门塘,让“两塘”再现碧水清流,成为老城区新的“网红打卡地”。龙海区针对城区西湖路和面炙街马路市场存在占道经营、卫生脏乱等顽疾,将废旧厂房改造再利用建成新农贸市场,让老百姓“菜篮子”拎出幸福感。市生态环境局梯次推进龙海、长泰、诏安、东山等县(区)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从弱势群体入手——

关注老人养老,市民政局联合卫健、医保等6部门制定印发《漳州市医养结合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全国首创建立关口前移科室、开通医保延伸端口、建设医养结合床位等创新政策。市计生协会通过开展志愿者帮扶活动、办理住院护理险、购买社工服务等方式,提高失独家庭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责任在肩上,人民在心头。广大党员干部带着情怀、带着使命,坚持“小切口、影响大、能办到、群众普遍受益”原则,让一项项创新举措在龙江大地扎根生长,把一件件实事好事办到万千百姓的心坎上,以增进民生福祉的实效照亮了初心、点亮了民心。

记者 吴静芳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