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闽南新闻>漳州新闻
分享

作为“吃、穿、住、行”四大民生行业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漳州市交通运输事业突飞猛进、高速发展的十年。

综合施策、精准发力,聚焦路网结构优化、“四好农村路”建设、城乡交通一体化、公路管养提升等重点,让群众出行从“走得了”向“走得舒心、顺心、称心、省心、安心”转变,以实实在在的成果惠及百姓、服务民生,让群众拥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走在高质量发展的“幸福路”上。

大动脉高品质

综合通道串线成网

今年上半年,漳武线永定至南靖高速公路南靖段建成通车。该路段打通漳州招银港区物流集疏运通往闽西赣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与漳武线永定至上杭高速公路永定段相接,成为加快福建土楼等旅游事业的发展之路。

一江两岸,桥通四方。年初,漳州市东环城路及其接线工程A3合同段马洲大桥建成通车。联系九龙江两岸和连接厦漳同城大道的关键工程打通,有效缓解了漳州城区向东、向南的通行压力,提升了城市交通体系的完善程度和服务水平,改善了漳州人民的交通出行体验。不久,芝山大桥项目也建成开放试通车,漳州市“一江两岸”互联互通格局不断加强。

这十年,漳州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空前,公路网密度不断加强。2012至2021年,全市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1663亿元,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2780公里,公路网密度达102.24公里/百平方公里。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已从瓶颈制约,跃升为总体适应局部适度超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高速公路“二纵三横六支线”大通道格局基本形成。新建和改扩建里程538公里,通车里程从247公里增加到723公里,厦蓉高速(厦门海沧至漳州天宝)、招银疏港高速、沈海复线、漳永高速、靖海高速、东山联络线、厦蓉扩容、云平高速等一大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和95%的乡镇30分钟便捷上高速。

“三纵三横六联”国省干线网全面完善。建成厦漳同城大道、沿海大通道、新江东大桥、九龙岭隧道工程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国道从2条增加到6条,普通国省道通车里程从937公里增加到1051公里,一级公路通车里程从68公里增加到495公里,极大提升了群众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

铁路和轨道交通迎来大建设大发展。建成龙厦铁路、厦深铁路,开工建设福厦(漳)高铁、鹰厦铁路漳州华安外移工程、厦门地铁6号线漳州台商投资区延伸段,推进港尾铁路建设,稳步开展厦漳泉城际铁路R1线和漳汕高铁前期工作。铁路运营里程从2011年128公里增加到339公里(其中新增快速铁路里程211公里),目前在建里程101公里(其中高快速铁路27.5公里)。已建和在建铁路覆盖全市70%以上县(区),逐步实现由过境铁路向枢纽铁路转变。

港航设施功能水平全面提升。新增码头泊位45个,其中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22个,至2021年底全市港航码头达到7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4个,新增设计年通过能力3872万吨,设计年通过能力达到6268万吨;适时开展古雷航道二期(15万吨级)、古雷航道三期(30万吨级)的建设。目前厦门港漳州辖区港口年货物通过能力已达5202.72万吨,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

康庄道助振兴

“四好农村路”结满硕果

在芗城区浦南镇与华安县丰山镇交界处,一处路段由于管辖权与实际使用权不清,导致路面破损严重,给周边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漳州市交通运输局实地了解情况,深入协调维护事宜,明确由华安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具体实施,项目总投资约255万元。今年4月初,路面重铺完成,有效消除了群众出行的安全隐患。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平和县大溪镇宜盆村的盆厦上桥经过9个多月的施工改造,桥面更宽了,给当地村民的出行带来了许多便利;长泰区县道林丰线X552陈巷镇段进行改造升级,将原来的车程缩短了20%……

要想富,先修路。这十年,漳州市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大局,紧盯实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目标,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全市农村公路由“线”成“网”、由“窄”变“宽”、由“通”变“畅”,道路运输能力、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幅提升,铺就了乡村振兴的“康庄道”。

打好“基础牌”,高标准建设“四好农村路”。 累计完成投资76亿元,大力推进县道“四晋三”、县乡道公路“单改双”等工程,建成农村公路3291公里,改造危病桥292座,建设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574公里。结合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工作,抓好整体谋划、统筹协调,将农村公路建设纳入乡村振兴工作大局,确保农村公路融入大格局,畅通大循环。将路网规划与产业规划相融合,打造各具特色的农村公路,助推农旅休闲观光等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疏通经脉”。

打好“形象牌”,高水平养护“四好农村路”。建立部门联动和“县、镇、村”三级路长机制,实现农村公路网格化、信息化养护。丰富农村公路内涵,推动农村公路+旅游、产业、文化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养护能力水平。加强示范带动,全市共创建云霄、长泰、华安、东山、南靖5个“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漳浦县石榴镇、东山县前楼镇等35个市级示范乡镇。

打好“提升牌”,高质量管理“四好农村路”。紧密围绕公路路域环境“八个无”目标,集中开展全市农村公路路域环境整治,建立县乡村联合执法运行机制,重点查纠县乡道公路、公路用地范围内违章建筑物及构筑物、挖掘公路、擅设广告牌、摆摊设点、堆放物品等违法行为,打造“畅、安、洁、优”的道路通行环境。

打好“民生牌”,高效能运营“四好农村路”。采取城市公交延伸、农村客运班线、区域经营等运营组织模式,至2021年底,实现全市1670个建制村100%通客车。大力拓展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间中短途接驳运输,积极探索适应群众出行特点的农村客运发展新模式,统筹农村客运与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和运力投放,稳步推进公交线路延伸至乡村。目前,全市共有876个建制村实现通公交。

微循环惠民生 公交体系便利畅通

“去年坂里乡通了公交车到市区,今年车子直接开到村部,出行方便多了!”

“我们村留守老人较多,出行不便,现在公交车通了,为老年人出行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为村民们打通出行‘最后一公里’,也将暖心的惠民公交服务带到田间地头。”

今年8月8日,漳州市长泰区703路公交线路正式通达长泰区坂里乡新春村。坂里乡位于长泰区西北部,距离漳州市区和城区30多公里,地理位置独特,四面环山,村民出行成了“老大难”问题。为此,长泰区交通运输部门于2019年开通漳州市区至坂里乡的703路公交线路,该线路起点设在市区华阳体育场,终点位于坂里乡正达村。今年7月底,长泰区交通运输部门指导公交企业进行线路优化,新增新春村公交站点,真正做到打通交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2012-2021年,漳州市累计投入6.34亿元,新增、更新公交车1360辆,新增公交线路85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91条。主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从85%提升至95%。完成龙海区、东山县、台商投资区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逐步形成以漳州主城为中心的城乡公交一体化营运格局。

推进公交改造,引导绿色出行。认真贯彻习总书记“绿水青山”低碳环保理念,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电动福建”发展策略和市委市政府公共交通发展决策部署,全力推进漳州市传统能源公交车换代改造,加快新能源公交车发展,引导百姓绿色出行。期间,全市15家公交企业累计投入资金3.8亿元,淘汰传统老旧污染大、耗能多的公交车辆451辆,新增发展新能源公交车846辆。截至目前,漳州市主城区新能源、清洁能源公交比例已达100%,绿色公交发展处于全省上游水平。

完善公交站场等基础设施配套和建设。坚持政府主导,规划与发展并重,加快推进综合性、功能性的公交枢纽布局和建设。积极推进并完善公交枢纽站、首末站,特别是漳州火车站公交枢纽站配套建设,改造6个公交首末站,同时配建新能源公交车充电桩。期间,共投入资金约2.5亿元,推进东部、西部、北部公交枢纽,石亭公交停保场,樟山公交首末站,龙海公交总站,台商投资区(角美动车站)公交枢纽站,漳浦、南靖汽车站公交首末站,龙海港尾公交枢纽站等大型站场的规划和建设,为公交事业后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站场基础保障。

落实公交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投入资金约5000多万元,开发了公交智能化信息平台、公交车载收费终端系统、基础数据采集分析、信息化管理及公交出行手机APP查询等现代化电子化信息手段,方便了群众出行查询。目前,中心城区公交车辆全部实现“支付宝”“银联云闪付”“微信二维码” “一卡通”“达达通APP”等多种无现金方式支付。同时,与相关部门联合开展资源共享,多渠道提供当日精准公交运营信息,方便群众从不同渠道查询所需的公交出行信息。

物流链新动能 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72小时,为群众架起“战时”城市物流运输桥梁,这是漳州市抗击疫情中的“交通速度”。

2020年年初,随着疫情暴发,物流流通效率大大降低,大量物流需求无法得到解决。为应对迫在眉睫的运输需求,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在漳州市交通运输局的指导下,漳州长运集团临危受命,承担起加快搭建漳州市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重任。

当年2月12日,“我@你”漳州市公共物流配送信息平台正式启用。平台拥有符合疫情期间配送需求的各类车辆和人员,能够提供安全有序、智慧便捷的城市配送服务,解了疫情期间城市物流配送的燃眉之急。从研发到投用,仅仅用了72小时。

阻击疫情,发挥关键支撑作用,而这仅是漳州市物流发展的一个缩影。这十年,漳州市交通行业治理创新升级,直击货运、客运行业痛点问题,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制度、精准监管等方面全方位发力,并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持续优化物流营商环境,发展后劲动能充沛。

智慧交通稳步推进。建设智能化客货运交通管理体系,推动实现交通管理数字化。建设漳州市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构建基础支撑平台,建立标准规范。启动“交通公安联合治超站”建设,形成交通与公安交警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推行科技治超新模式,实现部分重点路段全天候运行监控。结合疫情防控需要,推动研发“我@你”物流服务平台,有效连通服务商家和运输企业。通过加快智慧交通建设,促进全市交通治理模式从各行业独立运行向综合协调转变。

物流交通降本增效。货车实载率平均提高20%,成本降低15%。物流节点功能不断丰富,支撑冷链物流、保税物流、危货物流等专业化物流节点不断拓展。全市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增至4家,共有27家物流企业获得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A级以上评定。全市共建成邮政营业网点839处,其中设在农村467处。平均每个营业网点服务面积1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0.62万人。

平安交通态势平稳。内河水上客运、港口作业实现“零死亡”,道路交通安全事故起数和伤亡人数持续下降。全面落实“一断三不断”要求,应急保障能力在抗击疫情中得到检验,有效阻止了疫情通过交通运输环节传播和扩散,有力支撑了全面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

大道如虹通四方。过去十年,漳州市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稳步发展,人民群众的交通幸福感不断提升。如今,轨道交通、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枢纽场站等项目建设还在加快推进,“三纵三横三联”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正在构建,“2113”交通圈即将形成……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走在幸福生活的路上,漳州,也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的路上阔步前行。(闽南日报记者 叶祺敏)

责任编辑:唐秀敏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