螃蟹、鲳鱼、带鱼、龙虾、鱿鱼……在位于东山县铜陵镇的一间老厝里,满屋子的“生猛海鲜”,新鲜“出炉”。
69岁的涂汉宁正埋头为一只大龙虾“疗伤”。“你看,做这样一只龙虾,可能要两个多月时间。”一人高的龙虾横在面前,缺损的触角被他三两下就修补完整。“每次表演,这些道具多多少少都会受伤,有的蹭破皮,有的断须,有的断脚,所以得花时间来修补。”
由涂汉宁亲手打造的这些“海鲜”,十分诱人,却吃不得。作为“海底反”的表演工具,它们的经历可谓曲折又精彩。
“海底反”是一种极具海岛特色的民间节庆表演形式,是漳州东山年俗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已传承数百年。人们手持海鲜道具,扮演成各种“水族生物”,组成浩浩荡荡的队列,边走边舞。舞步轻盈活泼,动作夸张有趣,堪称海底世界水族动物大型“民俗街舞”。2022年,东山县“海底反”游艺被列入漳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关于它的由来,在民间有多个版本。流传最广的是,相传有一年,雨神玩忽职守忘了降雨,致使人间禾苗枯焦、田地龟裂。于是,海洋水族纷纷上岸,抗议雨神不作为。雨神幡然悔悟,及时行雨。海岛人感谢大海的馈赠,创造“海底反”游艺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丰收的喜悦。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东山岛文化生活贫乏,最能够活跃节庆气氛的“海底反”成为海岛人过年的精神大餐。“那时候我父亲组织了‘海底反’表演队,每逢过年过节,就以路头剧的形式到各乡村表演,特别受欢迎。”受父亲影响,涂汉宁从小就对“海底反”有特殊的感情。后来,“海底反”在生活中逐渐不见踪影,也在他心里埋下不小的遗憾。
直到十几年前,不用再为家庭生计忙碌奔波的涂汉宁,决定创新改良,让“海底反”重新回归。他自掏腰包,采购树脂泡沫,尝试雕刻各类海鲜道具。“以前道具由竹篾制成再糊上纸或布,容易坏,改换材料之后,造型更立体,也更容易保存。”不过对于没学过绘画和雕刻的涂汉宁来说,做起来可比说起来难多了。虽然12岁就开始海上捕鱼,32岁上岸做海产收购生意,让他对各种海鲜的模样早已烂熟于心,但最开始制作道具,连海鲜的比例都拿不准,有时候一种海鲜要反复做好几天。“心里只有这一件事,做不好就不睡觉。”涂汉宁笑着说。
如今,一块材料在涂汉宁手里,从雕刻、打磨、上色直到变身一只生动的海鲜,一气呵成。“不用什么草图,全在我脑子里了。”为了让海鲜道具更活灵活现,他经常到渔排上观察鱼钓上岸时的形态,一看就是好久。有的老渔民称赞他,“老涂的‘海底反’放到海里就能游”。
十多年来,他投入了几十万元,制作了100多种“海底反”道具,各类“海鲜”品类丰富、大小不一,最高的有4米左右,最小只有巴掌大,最重达80多斤。“‘海底反’其实很有趣,老中青三代都适合,既可踩街游艺也能登台表演。”为此,他组建表演队伍,参与节目编排指导,让更多人认识、了解“海底反”。把“海底反”带进校园,传播海洋文化、普及海洋知识,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尽管过程很辛苦,但作为非遗传承人,我愿意尽我所能去保护和传承它。”
在涂汉宁的坚守与努力下,独具海岛特色的“海底反”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儿子涂渐烽也加入到父亲的“阵营”里,他希望在工作之余,通过自媒体平台的传播力量,将“海底反”闹出彩。“父亲执着的态度一直影响着我,我愿意发挥我的能力,助他一臂之力。”涂渐烽说道。(闽南日报记者 张旭 通讯员 欧东茵)
责任编辑:唐秀敏
- 漳州非遗文化 “飞”进内蒙古校园2023-05-04
- 漳州非遗精品亮相厦门 展现非遗之美2022-12-21
- 最新漳州新闻 频道推荐
-
漳州交警:交通安全进驾校 安全从“起步”开2023-11-2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