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看完后眼泪在眼眶打转。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给这位老妈妈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日前,《30多年后他们从各地赶到福安,见到她都哭了……》一文(点击跳转阅读)在今日福安微信、福建日报刊出后,记者和省检察院下派福安市潭头镇东昆村书记李禄忠接到全国各地的读者和网友来电、短信,表达对英雄母亲的崇敬之情,并表达要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尽一份绵薄之力的愿望。与此同时,郑世祥烈士昔日的战友和军校的同学,也来电告诉记者,他们分别从黑龙江、浙江、江西、山东、湖南等地来到福建,看望老妈妈。
7月30日,骄阳似火,记者跟随郑世祥烈士昔日的战友一行,从福州出发,一同到闽东小山村——
追思昔日战友情 三十年后探母亲
昔日战友与英雄母亲一起追忆郑世祥烈士
(福建日报记者林丽明 通讯员 郭雅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汽车管理学院九队学员向郑世祥烈士敬礼!”
铿锵的口令,庄严的军礼,肃穆的脸庞,交织着30多年沉痛的哀思。7月30日,八一建军节前夕,一场特殊的战友聚会在福安市闽东革命烈士陵园举行。十二名已年过五旬的退役或现役军人,从全国各地聚集到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为国捐躯的烈士郑世祥忠骨所埋的陵墓前,缅怀祭奠为国赴死的战友,看望慰问烈士九十高龄的老母亲。
超越生死的战友情
“排长,我来看您了!您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从浙江湖州赶来的顾培荣抚摸着墓碑,悲切地呼唤曾经带着他在猫耳洞摸爬滚打、在运输生命线上共历生死的排长。
后排左起第四位为排长郑世祥
“那山,那路,历历在目啊!”顾培荣永远也不会忘记,在那个炮火纷飞、随时可能献出年轻生命的老山战场,他们所在部队负责修筑云南麻栗坡南榔直通老山主峰的公路,那里到处是陡崖、石壁、沼泽、急流、深谷,还有滑坡、泥石流。修筑道路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炮火底下,耳边不时有炮弹呼啸飞过。
1984年11月14日,一个漆黑的夜晚,排长郑世祥带着还是新兵的顾培荣一起驾驶石方运输车向山上驶去,为避免敌军发现目标,他们摸黑在陡峭狭窄的简易山道上行驶,在会车避让时翻下百米悬崖,郑世祥毅然放弃跳车,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郑世祥鲜活的生命永远地定格在22岁。当时坐在副驾驶位的顾培荣被甩出车外,身负重伤。
“郑世祥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工程兵,技术过硬,训练、管理士兵都有一套,到连队不久就入了党。在老山前线,修筑公路任务十分紧迫,他带领3排执行运输任务,没日没夜地干,很拼命!”从江苏宿迁市赶来的原7连指导员冷培军眼含热泪回忆道。
为了抢修通往老山的生命线,7连牺牲了包括郑世祥在内的4名优秀官兵。只一年时间,南京军区工兵2团与福州军区工兵一团、北京军区工程兵112团共同完成了从曼棍电站到金竹坪段—那谢—老山主峰的公路,新开通2条通往老山的道路,使老山地区基本形成了环形公路网。郑世祥所在的连荣立集体二等功,郑世祥追记个人三等功,顾培荣7级伤残荣立三等功。
“我们属于光荣的学员九队”
“郑世祥从农村出来,特别肯吃苦,也特别能干,帮老百姓翻地割麦,他都抢在前头。”曲群是郑世祥在军校时的班长,如今已被授予大校军衔。
1981年9月,他们来到解放军蚌埠汽车管理学院(现改名为解放军蚌埠汽车士官学校)学员九队报到。“我们是九队学员,是学校1978年复建开训以后,按照全军统一招生考试录取的学员,也是学员九队组建以后招收的第一批学员。”
1981年秋天,九队学员在驻地张公山村的一次义务劳动中发现了3户盲人家庭:昏暗的草房里充满了霉味,土炕上的被子、床单、枕头十分破旧,年久失修的草房挡不住风雨的侵蚀……年轻的军校学员们被深深触动了。从那一刻起,照顾3户盲人家庭就成了九队官兵的自觉行动,他们先是把3户盲人的家打扫整理得焕然一新,后来又主动承担起了为3户盲人种地收粮的任务。有一年的麦收季节,蚌埠地区遭受了罕见的洪涝灾害,学员们挽着裤管抢收小麦,为盲人家庭保住了“救命粮”。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学员们风雨无阻地去帮助这3户家庭的孩子们补课,用省下来的津贴费为他们购买学习用品和参考资料。
岁月流逝,三十多年的薪火相传,学员九队在淮河之畔奏响了一曲扶残助困的时代颂歌。如今盲人夫妻的三个孩子早已长大成人,学员九队也多次受到包括解放军总政治部、国家民政部等上级部门的表彰——“全军军民共建先进单位”“全军院校先进学员队”“集体一等功”。
胡海祥一路辗转、千里迢迢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赶到福安,他和郑世祥同一寝室,两人床铺紧挨着,两年朝夕相处的军校生活给胡海祥留下很多难忘的记忆。“郑世祥身高1.75米左右,挺精神的一个帅小伙,活泼聪明,人缘好,是种蔬菜的能手,当时我们班还被评为蔬菜种植先进班。”他回忆说,“有一次,我们几个人一起去公园划船,大家一路欢声笑语,我不小心把半边身子弄湿了,后来还跑到山上,靠着大石头把衣服晾干!”
“我们都是您的儿子!”
这些年,虽然大家天各一方,但那份跨越生死的战友情却从未淡忘,当得知英雄母亲的生活状况,战友们“再也坐不住了”,这天中午,当他们冒着酷暑赶到龙华寺,见到郑世祥九十高龄的老母亲李淑英老人时,这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人紧紧地拉着他们的手,嘴唇动了动,过了许久,才激动地说:“你们能来,我太开心了!”
“老妈妈,我们都是您的儿子!”一个个七尺男儿深情呼唤他们敬重的母亲,拿出珍藏多年的合影,让老妈妈看看她魂牵梦萦的儿子。
“您的腿脚还方便吗?”“一日三餐怎么解决?”战友们仔细了解老人家的饮食起居,察看老人家的卧室,关切地询问老人家今后生活的打算。末了,他们还与陪同前去的东昆村干部一道,商讨解决老人的住房及赡养问题。
“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您收下吧。”战友们当场捐款5万元,并计划成立战友基金,准备以后每月给老人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金。
“世祥,你放心!老妈妈有大家一起来照顾!你安息吧!”汽车发动了,大家依依不舍离开了烈士长眠的故土,而他们的爱心还将一直延续下去。
责任编辑:黄小群
-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
省道304线蕉城区金涵乡 满载挂车侧翻 板材撒2017-04-1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