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快看,白海豚又出现了!”9日上午11点多,在霞浦县溪南镇近海,一群白海豚跃出海面,正在海上的“船老大”吴光齐招呼着船上乘客。

只见离船十几米处,3只白海豚不断跳出海面,露出大半个身子,又潜入水中觅食。

“周边船只很多,海豚不害怕吗?”“不怕,它们都习惯了。有时候,它们离渔船不过两三米,多的时候有七八只同时出现。”吴光齐常年在海边从事海上作业,目前运营一艘旅游船。

白海豚属鲸类海豚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吴光齐说,从他小时候开始,溪南海域就经常出现白海豚,长年累月,大家已习惯与这群海上“邻居”和谐相处。

但随着当地海洋渔业的发展,近海网箱养殖作业增多,海岸垃圾、海漂垃圾也多了。尤其是前几年海参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周边加工厂增多,有近30家,加工废弃的海参内脏基本被直接丢进海里。据业内统计,当时仅霞浦官井洋海域,每年就被倒入千吨海参内脏及其他废弃物。

在当地渔民印象中,从两三年前开始,近海白海豚明显少见了。

去年,霞浦加大力度进行近海海岸线保护和治理,实施海洋资源修复。该县制订方案,由财政拨款154万元,以各相关沿海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作为海漂垃圾治理工作的主体和责任单位,按方案进行海漂垃圾治理。

“去年,我们还把海参内脏规范处理列入2016年整顿海上养殖秩序、加快海洋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溪南镇辖区内开展海参内脏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去年建成的海参内脏集中收集点每天可处理20吨海参内脏。”霞浦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海洋资源修复措施继续加码。该县成立海漂垃圾治理领导小组,并由效能办牵头对全县沿海10个乡镇(街道)开展每月为期一周的海漂垃圾治理工作考评。2月,又预划拨2017年度海漂垃圾治理专项工作经费的50%,计255万元,用于沿海各乡镇(街道)及时添置保洁工具,完善基础设施。此外,该县还在有关海域种植红树林约400亩,并连续数年坚持增殖放流,改善海区生态环境,丰富生物多样性。

“每到涨潮时,小鱼会来赶潮。白海豚就会跟着来吃小鱼。”溪南镇干部汤淑娜介绍,这两年通过规范海上网箱养殖,清理海岸垃圾、海漂垃圾,近海生态环境明显好了,小鱼增多,更多白海豚回来了。

吴光齐说,这几天,他的旅游船生意特别好,“听说成群的白海豚出没,摄影师们也赶来了”。跃动的海上精灵白海豚,又为闻名中外的霞浦滩涂增加了一抹亮色。

责任编辑:林航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