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攻坚拔寨 闽东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霞浦东山村的新面貌

攻坚拔寨 闽东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贫困户在屏南双溪安泰艺术城作画,通过网络销售,获得可观收入。

攻坚拔寨 闽东百姓踏上小康征程

小朋友勇闯周宁苏家山村的丛林穿越项目。

编者按

海峡网11月19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郑文敏 )弹指几十年,今昔大变迁。曾是我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的闽东,精准扶贫,攻坚拔寨,正一步步把贫困落后留在岁月的回忆里。

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宁德市把“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作为工作主线,树立“弱鸟先飞”意识,坚持“滴水穿石”精神、“四下基层”制度和“行动至上”作风,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实施茅草房改造、连家船民上岸等扶贫工程,贫困面貌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宁德市委、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建立健全精准扶贫领导责任、一线帮扶、政策保障、财力投入、督查考评、执纪监督等工作机制,推动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文化扶贫、教育扶贫、“造福搬迁”等。把职责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党委政府勇担当,各级干部志如铁,为的是脱贫路上不丢下一个贫困家庭、一个贫困群众。

30年来,全市累计实现脱贫77.43万人,2017年底,全市贫困发生率降到0.028%,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722元,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进展。

贫困畲村拔“穷根”

平坦宽阔的村道干净整洁,村民楼房外墙装修一致,穿村溪流清澈见底,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树下惬意地乘凉……走进东山村,好一派业兴人旺,欢乐祥和的景象,犹如一幅唯美的畲族风情画卷。

地处霞浦县三沙镇西部的东山村,共有413户1560人,其中畲族人口1150人,属于老区、少数民族村,与整村搬迁集中安置的少数民族村寨一样,都是县级扶贫开发重点村。

20多年前,东山村的胡家山和毗邻的二坑、三坪等几个村150多户群众,分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偏僻深山茅草房内,生活极其贫困。

1997年和1998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两次专程深入东山村调研茅草房改造,对茅草房改造作出重要指示。

在此后的20多年里,在省、市、县统一部署和大力支持下,东山村集中力量,因地制宜,全面实施茅草房改造、造福工程等一系列措施。“我们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进行茅草房改造,并将远离主村、边远偏僻的150多户少数民族村群众,集中搬迁至东山主村,建设二坑、三坪两个‘造福工程’新村小区”。东山村党总支书记钟祖钦介绍说。至2010年,东山村先后改造茅草屋、实施易地搬迁155户600多人。

易地搬迁后,村两委结合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累计投入660多万元,全面实施水、电、路、休闲广场、老人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不过,安居还要乐业。东山村按照“搬得了、稳得住、发展好”的目标,采取引导海上养殖,近海捕捞;发展山区传统农业项目;引导转移务工三大措施,增加群众收入。其中,依托国家农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淳盛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从山区村搬入的村民,实行“一对一”结对帮扶,传授海上捕捞、紫菜养殖和加工技术。

目前,全村共有85户村民从事紫菜养殖,面积达2000多亩,年产值3100多万元。全村共合资创办紫菜加工厂14家,年产紫菜干品1000多吨,产值8000多万元。

与此同时,村里还引导农民种植水果,目前,已种植300多亩四季柚、630多亩高优品种茶园,120多户茶农收入明显增加。此外,还借助毗邻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这一地理优势,积极与园区沟通联系,推荐搬迁群众200多人入园就业,增加收入。

2013年后,在霞浦县委办的帮扶下,党支部对全村12户贫困户,通过成立养牛合作社、吸纳贫困户入社入股分红,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12户贫困户于去年全部脱贫。

不仅如此,东山村党支部还探索推行“支部联姻、村村联建”的党建机制,将东山、三坪、二坑3个联建村党组织合并,成立东山村党总支,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致富。2017年,东山村村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385元增加到1.84万元,村财从零收入,跃升到22万元。先后获得“全国特色村寨”、宁德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夏 斌)

“五难村”的美丽“蝶变”

“阿球,最近家里都还好吧?”近日,屏南县岭下乡开源村,正在自家养殖场忙活的张久球听到问话,循着声音的方向望去,便看见挂钩帮扶自己的村党支部书记陆则勇又来家里走访了。

“好着呢!今年又养了1200多只鸡鸭鹅,卖了不少钱。3年来,光养殖收入就有12万多元,脱贫啦!”阿球望着满地啄食的家禽笑着说。

笑容的背后是沧桑的过往。“过去8年动了4次手术,一家人靠小饼店维生,是政府的帮扶让我重新站了起来。”64岁的张久球掰起手指,算起了“帮扶账”,“养殖没资金,他们帮扶我2万元;养殖没技术,他们帮助从外地调苗,送我去培训;妻子动手术,他们帮我联系医院,还节省1万多元医疗费……”

张久球一家的变化,正是开源村美丽“蝶变”的生动缩影。

山外人也许并不知道,开源村是远近闻名的“行路难、喝水难、灌溉难、增收难、社会进步难”的“五难村”。全村365户1368人口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18户64人,被列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后来,由省检察院和宁德市公安交警支队、国安局、武警总队、中信银行五家单位挂钩帮扶开源村,向“五难”发起“总攻”。

村里要脱贫,得有带头人。省检察院的洪山是第四批下派驻村干部,到开源村任驻村第一书记伊始,经过深入调研走访,他结合实际,创新提出“5+6”扶贫工作模式:“5”即由福建省人民检察院、市县机关、村党支部、村企业、村合作社5个单位带动;“+”即执行一户一策;“6”即解决生产资金、土地经营权流转、就业、社会保障、教育、致富信心六项难题,最终实现贫困村“摘帽”退出,18户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这几年,开源村先后拓宽了开源大道,硬化了村内5条巷道。如今,6.5米宽笔直挺进的开源大道,坚如磐石的防洪堤,修缮一新的村委楼,生动靓丽的3D墙绘,整洁实用的文化广场,温暖人心的便民服务点和农家书屋、老年人活动中心、停车场等公共设施,无不展现着开源村的美丽“蝶变”。

扶贫工作,不能一味地“输血”,还要帮助当地村民“造血”。在有关部门帮助下,村里引进御皇、瑞恒等5家企业,成立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油茶、树莓、葡萄、黑嘴白鸭、乌鸡、孔雀等特色种养殖。村集体通过投资电站、企业分红等方式增加村财收入。去年底,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五年前不足3000元增至13000多元,村财由负债6万元到年收入11.5万元。

“目前,村里已与省农林大学合作,依托岭下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建立葡萄、树梅、蓝梅、不老果、猕猴桃自助采摘园,建成孔雀山庄和黑嘴白鸭、乌鸡基地,发展民宿和乡村旅游,全力打造3A级景区。”开源村党支部书记陆则勇说。

昔日的贫困小山村,如今已蝶变成为全省最美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

(张尚瑶 张声平 黄起英)

“穷山沟”变身“网红”景点

夜幕降临,忙活了一天的周宁县七步镇苏家山村村民苏克强晚饭后便步出家门,到离家不远的村小卖部,与村民们边看电视边聊天,日子过得很惬意。

“以前的日子那真叫苦,家里没钱,房子又破,两个孩子还要读书,在大伙儿面前抬不起头来。”苏克强笑着说,现在靠打零工和在村里的景点卖手抓饼,三层半的新房都建起来了。

苏克强日子的变化,得益于苏家山村农旅融合发展所产生的效益。

苏家山村是个革命老区基点村,过去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苏家山的村民祖祖辈辈靠天吃饭、土里刨食,是个典型的“穷山沟”。

2007年,周宁县实施“回归工程”,召唤在外经济能人返乡创业,带动家乡发展。在浓浓乡情的感召下,同年,外出经商有成的乡贤苏文达从长三角回到苏家山,之后当选为村主任、村支书。“那个时候,村里常住人口由原来的300多人剩下不到100人,而且很多村民为了生活便利、子女就学等,把户口都迁移出去。”村支书苏文达感慨地说。为此,前些年,他带领村两委班子着力解决困扰村民多年的水、电、路等问题。

同时,苏文达成立苏氏养殖有限公司,注册益民种养专业合作社,组织村里的25名困难党员、群众成立“党群联动致富组”,吸纳100多位村民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红,并给60多位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依托绿色生态,发展立体农业,带动群众增收。村民也由此变身股东,当起工人,苏家山人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

然而,苏家山发展致富的脚步并未停止。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指引下,2016年,借着周宁县全域旅游的东风,苏文达在有机茶基地上空建起了玻璃栈道,随后又陆续建设高空滑索、丛林穿越等户外体验项目,并带动村民返乡发展卡丁车、水上乐园等娱乐项目,一举让苏家山乡村旅游成为“朋友圈”中的“网红”景点。

如今,站在离村子不远的玻璃栈道上放眼远眺,远处,谷深林密,峰峦绵延;近处,茶园葱郁,雨后的清新雾岚在别致小楼和木屋间缭绕。生态美景和互动娱乐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涌而来,嬉闹玩乐,陶然其间。

“火”了的苏家山,在不到两年时间里,就已经接待游客90多万人次,让村民们享受到了农旅融合带来的红利。

今年60岁的苏克强便是其中之一。“原来到处打工赚的微薄工资,扣除生活费后所剩无几。现在周一至周五在合作社打零工,每天工资150元,节假日摆摊卖手抓饼,年收入在50000元左右。”苏克强说。

依托农旅融合,苏家山变了。宽达8米的“四好农村公路”通到了群众的家门口,村里的常住人口也回升到200多人,苏克强等全村13户贫困户在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我们已经实现了让村民人均收入翻一番,下一个目标就是要让村民收入再翻一番。”苏文达信心十足地说。

(郑文敏)

造福搬迁

2016年至今,宁德市共完成造福工程搬迁4.79万人,占省里下达任务109%,其中完成建档立卡贫困群众“挪穷窝”1.22万人,占省里下达任务101%。

产业引领

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作用,仅201 7年就引导3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1590户4140人,实现户均增收4825元;引导1 1 7家农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512户2306人,实现户均增收5634元;引导21 7家家庭农场(生产大户)带动贫困户434户1 188人,实现户均增收2109元。

全市有14个村被列为旅游扶贫开发示范村;1 1 7个村被列入全国旅游扶贫开发重点村。201 7年,全市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直接就业人数达到3万人,拉动间接就业人数30万人;接待游客1344万人次,同比增长25.3%,乡村旅游收入81亿元,同比增长29.7%。

助学助医

201 7年以来,宁德市共发放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和政府补助共44922人次6538.9万元(含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受助建档立卡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2.8亿元,受助大学生3.588万人次。

2018年1—10月,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医疗叠加保险10358人,实际发生 医疗总费用6716.67万元,合计报销5491.09万元。其中,自5月实施健康扶贫补充保险政策以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政策3221人,实际发生医疗总费用3397.79万元,合计报销3107.20万元,报销比例91.45%,报销水平较之前提高了1 9.61个百分点。

金融扶贫

201 7年争取中央和省级扶贫资金投入6.64亿元,市县两级投入扶贫领域资金3.24亿元,其中市本级安排用于扶持生产、造福搬迁、整村推进、教育扶贫等到村到户精准帮扶资金6043万元。

截至目前,全市扶贫小额信贷累计贷款额达6.3亿元,扶持1.13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覆盖率达52%,贷款总量全省第一。

文化扶贫

每年捐赠帮扶基层款物1000多万元、深入基层开展文艺展演2000多场,惠及群众140多万人。

扎实推进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完成627个乡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整合建设,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

挂钩帮扶

全市34名厅级领导率先垂范,每人挂钩1个贫困村和2户贫困户,带动全市1.28万名干部挂钩2.27万户贫困户。选派1 640名干部驻村蹲点,实现贫困户、贫困村挂钩帮扶全覆盖。

宜居生活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实施691个村庄的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67个;完成1636个村5.48万户改厕,同步完成1580个村污水治理,惠及1 1 1万农村人口。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暨泉州乡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