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闽东斗笠:小小斗笠千年智慧 缠绕住心中的乡愁

潭头镇龙井坑村老艺人在编织斗笠。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过去的闽东以农耕为主,在乡村,家家户户都有斗笠,用于田间劳作遮雨防晒,是沉淀在农人心中的浓浓乡愁。如今,编斗笠这项有着千年历史的传统技艺,正在风雨飘摇的市场中顽强坚守,村里老艺人们,用手中的竹篾,缠绕住心中的浓浓乡愁。

小小斗笠,千年智慧

初冬时节,走进福安市潭头镇龙井坑村,只见村边绿竹萦绕,幢幢灰瓦土墙掩映其间。上世纪,该村因编织斗笠而闻名宁德,是闽东斗笠技艺的标杆。而现在,这个200多人的小村庄仅有3户人家编斗笠。

挺拔峭立的翠竹,迎风矗立在龙井坑村房前屋后,竹子栽植简、成活易、枝叶茂、四季绿、成材速,是农村人家编竹篾器、扁担、晒衣竿的便捷良材,甚至桌椅板凳、房屋檩条、菜园栅栏等制作都可派上用场。制作一顶斗笠,需要选取初冬后的竹子,因为不容易被虫蛀,将竹子锯成竹节,剖成斗笠不同部位需要的竹篾,经砍、锯、劈、切、剖、撕、拉、撬、编、织、削、磨等多道工序手工编织而成。

剖好的篾片,要粗细均匀、刚韧恰当,而编的斗笠是否精巧漂亮、方圆周正、牢固耐用,靠的就是打样编织、卷沿的技艺。编斗笠要从帽顶开始,按一定规律将篾条编成帽坯:织的网眼,形状要美观,排列要整齐;里外两层网面织好,必须用清水浸过的粽叶铺放,否则粽叶干后卷曲就难铺平展匀。帽坯编好后,再用柔软的篾条将帽坯进行锁口,竹笠就基本完工了,稍作整形后刷上桐油,晾干后才能出售、使用。

耕田够糊口,编织合零用。以前,斗笠是农村生活的必需品,每逢圩日,村民都会将织好的斗笠挑到潭头镇及其他乡镇销售。村里80多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编斗笠,成为福安市远近闻名的“斗笠村”。

推陈出新,留住乡愁

“最好卖的时候一天可卖出四五十顶斗笠,每逢耕作季节,定做斗笠的人较多,一家大小经常要加夜班织斗笠。”老手艺人汤增寿说,行情最好时,他们一家全年编织斗笠一千多顶。每顶斗笠一角四分。不管怎么说,比起种田,做手艺不晒日头不淋雨,还有现钱,手头也活络。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后,每顶斗笠还可卖到2元多。

当下,“青箬笠,绿蓑衣”的形象在农村田地里已不多见了,斗笠逐渐淡出市场。需求的减少,使斗笠市场逐渐萎缩,再加编织斗笠花费工时多,一顶才卖十元钱,导致村里从事斗笠编织的师傅越来越少了。如今的龙井坑,只有几个老艺人没有丢掉老本行,每天依然都在努力编织着那抹乡愁。

闽东斗笠具有防晒、透气、隔热、防雨等多种功能,千年的使用,已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乡愁。闽东斗笠技艺的落寞,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的关注,如何既留得住乡愁又看得见发展?宁德市政协文史委员王道亨说,闽东人杰地灵,手工艺品众多,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手工艺品浴火重生,有的成为绝唱,如福安土窑烧制的陶瓷筷子筒,曾经是居家必备,现在已远离人们视野。有消失必然有新生,人们耳熟能详的手工制品穆阳线面,经过市场洗礼,如今产值已经过亿元。闽东斗笠的出路在于创新,只有做到遮风挡雨和装饰品功能齐备,才能破茧重生。

福建省亚太科学院高级研究员赵天跃说,在亚洲许多国家,别具风格的手工斗笠,始终是世界各地游客最好的旅游纪念品。如,韩国的斗笠,儒雅大方,极具美感,深得各国消费者喜爱,中方斗笠是湖南省的地方传统手工艺品,经过不断改良改进,占有了广西、安徽、贵州、四川、湖北、江西、广东市场,受到新加坡、日本、美国和芬兰等国客商的青睐。斗笠虽然只是一种普通的大众日常生活用品,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绿色环保的本色始终是最大的卖点,闽东斗笠只要紧跟时代审美观念,就永远不会被淘汰。

“在福安,千里竹林不仅是一道生态风景,更是一座惠泽一方的‘绿色银行’!”宁德市青年创业辅导中心主任陈清感慨地说,这些年来,福安许多回乡大学生,靠着竹子,打造出竹酒、竹工艺品等产业,成功创业。现在我们的创业目标是工艺斗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原生态并充满民族风情的斗笠,商机无限,我们已经和斗笠老艺人谈妥,正在着手筹备斗笠编织技艺班,用现代元素重塑古老闽东斗笠,让闽东斗笠的风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