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福鼎前岐马灯:在校园找到传承者

马灯队出场表演。

福鼎前岐马灯:在校园找到传承者

传承人杨丽辉(右一)在前岐中心小学手把手教学生。

随着秋季新学期的开启,福鼎市前岐中心小学的演练厅内又响起了鼓乐声。只见该校学生腰间绑着马头和马身,一身古装打扮,左手拉缰绳,右手握马鞭,列成马队,跟着令旗跑动。这就是前岐镇特有的马灯表演。

据前岐马灯第四代传承人杨丽辉介绍,作为一种民俗表演,马灯以制作精美、编排独特、场面宏大而深受百姓喜爱,更是当地百姓的乡土记忆,2012年被列入第四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她说,为了准备中秋节的表演,孩子们连日来抓紧时间练习,以求阵型达到“千变万化、进退自如”的境界。

阵型庞大 阵式多样

相传,前岐马灯诞生于明正德年间的妈祖庆典,每年的表演从正月初三晚上开始持续到元宵。后来,在除夕、中秋节等节日里,当地也会举办马灯游艺活动,寄寓风调雨顺、平安吉祥等祝福。

经过数百年发展,前岐马灯已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表演体系。演出时,由32名少年同场进行。其中24人作为“骑马将士”,另有2名负责“牵马”的马头军,以及2名身披战袍、手举令旗的“将军”(实为马队的指挥者)和4名“随军丫鬟”。表演按阵图进行,通常由“将军”带队变阵,以锣鼓声为指挥信号。整个表演场景模拟古战场,将马灯与管弦乐器吹打、民歌传唱以及曲艺表演结合起来,因而多表现群众喜闻乐见的传奇故事,如“穆桂英挂帅”“佘太君出征”“三打祝家庄”等。

“除了马队的32人,鼓手队还需要至少10个人,每个人要会使用至少2种乐器,涵盖大鼓、唢呐、笛子、锣等。”杨丽辉说,马灯共有梅花操、蝴蝶操、卷花心、推车轮、编篱笆等12个阵式,大都是象形模仿,其中推车轮、编篱笆是行进式,其他则是原地循环走位。

人“马”合一 形神兼备

马灯演出道具很多,最醒目的当数“马”。

“马”实际上是竹马,一般由老艺人用篾片扎成骨架,表面糊上纸或缝上纱布,分前后两截,系在舞者的前腹和后腰上,犹如人骑在“马”上。制作者常会选择相宜的材质嵌上“马”的眼睛、嘴和耳朵,鬃毛和尾巴则采用仿真尼龙丝,胸前还挂上串铃、亮片,显得栩栩如生。

早年演出时,“马”的前后两部分会各点一根蜡烛,因此得名“马灯”。一套装备穿戴齐整,人“马”合一,擅于表现骑马徐行、疾驰或跳跃,动作轻松活泼,情绪热烈奔放。“马”的双眼安装了小灯珠,开关掌控在表演者手上,忽明忽暗,极似马儿眨眼,更加灵动。

据杨丽辉介绍,2017年,考虑到实用性和观赏性,前岐马灯开始使用LED灯,一簇簇如花束一般,五颜六色,亮度好且轻便。

虽然是小学生参加的演出队,前岐中心小学的演出服饰从头盔、头巾、马甲到马裤、彩鞋,一应俱全。比如,头盔由质地坚韧的纸板做成盔身,其上镶金边、嵌银珠、贴彩饰,再插上亮闪闪的珠花、绒花。待孩子们穿戴齐整,“跨”上战马,整个队伍更显气势。

“马来!”随着一声吆喝,扮演“马头军”的三年级学生林子豪率先登台,连翻几个跟头后,一个豪气的“拉马”动作落定,马队穿梭变换,声势浩荡。

传统民俗 校园结果

多年前,福鼎曾组织过一支成人马灯队,但表演起来缺少孩童的灵气。为重现少年表演的传统形式,前岐中心小学将马灯引入校园,通过“传承人+专业教师”模式,开设非遗独立式和渗透式课程,建立前岐马灯(竹马)传习所,组建竹马灯社团等,让传统民俗传承有后。

“我们结合校园文化,聘请传承人对老师、学生进行马灯专业教学,同时注重马灯表演队伍梯队建设,按年级划分A、B队,选好苗子,搭好‘台子’,力求把马灯表演打造成学校特色之一。”前岐中心小学校长徐象党说。

引进之初,该校教师潘巧玲便师从杨丽辉,一边学习,一边担任竹马灯社团指导老师。“除我之外,社团还有5名老师共同教学,每周一下午集中开展社团训练,有表演时再加练。”潘巧玲说,“挑选队员时,我们会根据角色特点要求特长,比如‘随军丫鬟’需要在马灯表演中穿插上演舞蹈等小节目,就要具有舞蹈基础,男生则要练习翻跟斗等。”

在传承人杨丽辉和各位指导老师的努力下,前岐中心小学竹马灯表演队先后参加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福建分会场、中国广播艺术团赤溪慰问演出等大型活动的表演,收获众多好评。目前,前岐中心小学共组织了3支马灯表演队,开学后各自吸纳了新队员,每周一练。

杨丽辉说,传承马灯表演,关键还是要落在“传”字上,“一方面要将12个阵式完整录制、保存下来,方便以后教学传授;另一方面,也希望有更多年轻老师和学生加入,做到代有传人”。

本报记者 庄严 通讯员 蔡雪玲 王婷婷 文/图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