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乡愁有归处——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屏南实践与探索

屏南熙岭乡龙潭村 甘叶斌 摄

乡愁有归处——文创赋能乡村振兴的屏南实践与探索

游客在龙潭村的民宿拍照。福建日报记者 王毅 摄

东南网5月8日报道 (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郑雨萱 苏依婕)一场大雨过后,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宁德市屏南县熙岭乡龙潭村愈发清丽脱俗,溪水潺潺纵贯村落,一石一树都在这里诗意栖居。民宿、咖啡馆、音乐厅、美术馆……一栋栋依山傍水的古屋带着喷薄而出的生命力,令古村愈加迷人。

龙潭,是屏南以文创“复活”古村的一处缩影。

从曾经的省定23个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到荣膺“中国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县”称号,近年来,屏南用艺术唤醒乡土,以文创激活乡村。天南海北的人相聚在此,找寻久违的乡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屏南如何靠文创成功“出圈”?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这样的奇迹能否被复制和续写?

近日,记者走进屏南乡村,探寻古村“复活”背后的屏南故事。

觉醒:“必须守好这些宝贝”

处于鹫峰山脉褶皱里的屏南,群峰耸峙,山谷盆地纵横交错。大山,曾是世世代代屏南人无法逾越的层峦叠嶂。

也因为大山的阻隔,在现代化进程中,屏南幸运地保存下一批古韵绵长、景观独特的原始古村落。

“虽然底子弱,但对传统村落有意识的保护,是屏南在乡村振兴中的后发优势。”屏南县委书记党帅说。

“屏南对传统文化的挖掘、抢救和保护意识觉醒得比较早。”曾任《鸳鸯溪乡讯报》主编的陆则起认为,这种保护意识在过去的20多年间一直得以坚定贯彻。

陆则起和记者分享了发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两个故事——

曾有乡镇为修公路桥而拆掉两座木拱廊桥,没想到拆下的廊桥构件却被外地人“当宝一样”收回去异地重建。

作为著名的民间戏曲之乡,屏南一度将传统剧本按照现代文学的形式进行改编。可这么一改,韵味没了,戏班也唱不了了。

这两件事对当地的干部触动很大,大家意识到:“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是宝贝,必须守护好。”

2001年,屏南成立了地方戏研究办公室,专门从事戏曲文化普查工作。这比全国启动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工作早了四年,也是全省最早开始探索传统文化保护的县市之一。

“屏南迫切需要一次文化大摸底。”作为该办公室最早的成员之一,陆则起回忆说,普查花了三年时间,大家对全县传统文化形态和遗产面临的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刻不容缓!”随着认识不断深入,这个共识在干部们心里生根发芽。为此,屏南开始收集整理各类传统文化资料。

在全国启动非遗申报工作的第一年,屏南就提交了四平戏的材料,并顺利入选国家非遗保护名录。2009年,“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作为“中国木拱廊桥文化之乡”的屏南名声大噪。

无论是戏曲文化还是木拱廊桥技艺,都是数百年来传统村落生产生活保留下来的智慧结晶。很快,作为文化“载体”的屏南传统村落保护被提上了议程。

屏南县先是成立了古村落文化协会。两年之后,抓住“中国传统村落”申报契机,又成立了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有机构、有人员,按照这个发展方向,似乎屏南传统村落的保护工作是一帆风顺的事了。然而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时任屏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峥嵘是个摄影爱好者,常常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前往屏南古村落采风。夯土老墙,粗粝黑瓦,层层青石阶,一川水田,古木参天……一次拍摄中,张峥嵘被屏南屏城乡厦地村800多年历史的质朴古韵震撼了。

当时,农村正在进行宅基地复垦,张峥嵘担心这样的风貌忽然哪一天就不见了:“一旦没了,再多的钱都换不回来。”他开始着手给厦地村申报中国传统村落。

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1月,厦地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张峥嵘松了一口气。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村子能保下来了。

可是,城市化的滚滚洪流裹挟着大山里的人远走他乡,烫金招牌也留不住人。屏南甘棠乡漈下村有“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三块国家级招牌,却摆脱不了闭塞、落后的困顿。“我们去采风,中午想在村里吃碗拌面都吃不上。”张峥嵘对古村日渐凋敝深感痛心。

挂牌保护,从中央到地方都有补助资金,却也是杯水车薪,传统村落的保护依然举步维艰。屏南干部们明白,光有一颗热心是不够的,只有激发乡村的内生动力才有出路。

古村缺乏自然景观资源,靠什么吸引人气?屏南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路径,传统村落保护陷入瓶颈。

破题:“那就试一试”

一个名叫林正碌的艺术家出现,打破了僵局。

2015年初的一天,林正碌来到屏南县委宣传部,直接找到从未谋面的张峥嵘,一开口就提出要在漈下村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从免费教农民画油画开始,慢慢复兴古村。

“免费”“农民”“画油画”几个词连在一起,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张峥嵘犹豫片刻说:“那就试一试。”

对张峥嵘来说,林正碌的出现,是个“意外”;对林正碌来说,张峥嵘愿意试试,也是个“意外”。

时隔多年,当被问及为何选择屏南作为乡村造梦首发地时,林正碌的回答很简单:“只有屏南给了我尝试的机会。”来屏南之前,他已经跑了全国20多个偏远乡村,在屏南,他第一次得到“试一试”的答复。

“只要方向对,农民没损失,我们就愿意试。”张峥嵘坦言,当时屏南找不到乡村发展的突破口,有人真心想为村里做点事,他愿意奋力一搏。

然而,这是一项没有经验可借鉴的创新工作,县里各方面不无争议。

曾任屏南县政协主席的周芬芳是一位传统文化守护者。林正碌带来的思路,让她在传统村落保护的困局中,看到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面对争议,周芬芳敢做敢讲,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反映给县里主要领导:“政府要有责任担当,把漈下村作为一个典型案例,为文创产业提供支持,然后一个个村落逐步开展。”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力排众议,决定给足林正碌探索的自主权。

2015年,“人人都是艺术家”公益油画教学项目在漈下村落地。林正碌带领团队为村民免费提供油画教学,鼓励农民释放天性、大胆创作。村民的画作通过网络传播出去,得到无数赞赏,有的还被人购买,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人前来体验油画创作、感受乡村古韵。原本寂寥的乡村,陡然人气倍增。

此后,屏南相继成立传统村落文化创意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和项目指挥部,由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

顶层设计有了,还需要基层实践来支撑。让理念落地,离不开有情怀有担当的干部在其间穿针引线。

陈孝镇就是这样一位“中间人”。担任过两届龙潭村党支部书记的他,曾因古村没落,不得不举家外出谋生。2017年,龙潭开始实施文创计划,很快便初具规模,这让陈孝镇重新看到乡村的希望。

“这是龙潭振兴千载难逢的机会。”2019年,陈孝镇返乡竞选成为龙潭村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决心带领村民重建美好家园。凭借文创产业兴盛,龙潭村年均吸引游客达3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从0元增加到去年的65万元。

西南大学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屏南乡村振兴研究院执行院长潘家恩认为,“人人都是艺术家”的实践打破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文化边界,不仅为村民提供致富新渠道,也重塑他们的自我价值,激发参与家乡建设的主动性。

如今,厦地村内,南京先锋书店钱小华团队将书店搬进传统古屋、开在水田中央;前汾溪畔,中国美院毕业生毛华磊等人扎根乡野,持续播撒美育种子……一批文创产业基地入驻屏南乡村,乡土价值被重新发现,乡村生活被重新塑造。

探索:“用改革精神破解困难”

从隐居山间的“空心村”到文创“网红村”,龙潭村的黄墙黛瓦里,藏着屏南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以文创激活古村的“密码”。

“村子里20年没动过一块木头,逢年过节杀头猪,本村加上周边村子都卖不动。”谈及往事,陈孝镇仍不禁摇头。彼时的龙潭,全村仅余百人留守,荒草丛生,古屋破败不堪。

古村要“复活”,当务之急是要修缮古屋。农村房屋共有人多、产权复杂,仅靠个人流转,容易出现哄抬租金、权益纠纷等无序现象。

探索,从流转古屋开始。理顺村集体与村民的经济关系是关键一环。

龙潭村委会成了收储和租赁的中介。先由村委会从村民手中流转古屋,再由承租方向村委会租用。出租方、承租方不直接发生关系,避免产生纠纷。

龙潭还摸索出一套方案:古屋认租15年,租金每年每平方米3元,承租方修缮古屋,到期后出租方收回。村民手握产权,不掏钱还能收租金,承租方门槛低、压力小,这一“双赢”的模式被迅速推广。

在此基础上,龙潭所在的熙岭乡成立乡平台公司,对古屋进行统一修缮管理,再低价出租。两种模式灵活互补,古屋新生迈出关键一步。

很快,龙潭吸引了五湖四海的乡村造梦人。来自江西吉安的胡文亮,正是龙潭首批新村民之一,初来时的场景,至今仍历历在目,“认租的古屋已经腐朽倒塌,只剩下裸露的石头地基”。

长久以来,传统村落古建筑的“保”与“用”是横亘在乡村发展中的一道坎。怎么修?修成什么样才能最大程度还原乡村面貌?

“要想修旧如故,必须统一规划设计,采用原生态、低碳环保的传统技艺。”陈孝镇说。

但按照以往的项目建设模式,工作流程多、耗时长、费用高、资金使用效率低,对古屋修复来说,是个“绊脚石”。

大胆创新的“工料法”应运而生:由村级组织自行购料、聘请工匠、组织当地古建筑修缮队伍投工投劳,并组建村级监察“三员”对工程项目进行全程监督。

环环相扣的机制,最大程度简化流程,节省时间和资金,也让屏南几近失传的传统建筑技艺再度振兴。

按照“一屋一特色”理念,保留古屋夯土墙、黛瓦木构的传统外观,屋内则按照现代化需求加以改造,使乡村成为既不失乡愁古韵,又能承载新生活和创业方式的优质空间。目前,全县已累计完成古屋修缮300多栋。

2020年7月,胡文亮和妻子曾婉珍精心打造的“檀舍”空间正式营业,集民宿、酒吧、私房菜于一体,还不定期开展绘画、手作和研学活动。夫妻俩通过网络记录乡村生活、展示乡野之美,直播间在线人数、视频点击量持续攀升。

“互联网为乡村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数字时代,空间阻隔和城乡差距不再成为乡村文创发展的障碍,也让胡文亮对未来的乡村生活充满期待。

人来了,村活了。如何把人留住,成为乡村发展的新挑战。

“乡村要振兴,就要让更多的人回到乡村,有人才有产业,有人才能创造产业。”陈孝镇说。

留下来!屏南在全省率先为新村民颁发居住证,复办乡村小学、扩建乡村诊所,下沉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解决新村民的后顾之忧。

用起来!屏南整合四个文创村,成立片区联合党委,新村民也成为党委委员。在村级换届中,选举产生新村民代表,新村民当选村委会副主任,推动新村民参与基层治理。

乡村的变化,同样唤回了在外打拼的老村民。老村民潘兰英两年前回到龙潭开了一家名为“油画家”的小吃店。“不走了,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如今,龙潭村常住人口已突破千人,各种业态日益兴旺。“屏南乡村文创的核心是用改革精神破解困难,体制机制在实践中也日趋完善。”党帅表示。

过去的屏南,又贫又难;如今的屏南,大有名堂。

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相辉映下,生机勃勃的屏南古村里有回得去的故乡,也有留得住的乡愁。

记者手记

他们都是点亮乡村的人

福建日报记者 郑昭 郑雨萱 苏依婕

在龙潭村的47树美术馆,我们见到了林正碌。窗外的古屋和杉树组成一幅大自然油画,一杯咖啡,一包烟,林正碌打开了话匣子。谈到古村未来的规划,他的眼中闪耀着一种光芒。

这样的光芒,在此行所有采访对象的眼里都能看到。这是一种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光芒,是对未来充满信心的光芒。正是他们眼中的光,点亮了屏南古村落。

他们是一群有梦想的人。像林正碌、胡文亮一样的艺术家和新村民,他们从城市来到乡村,把创意融入乡村,也努力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发展中来,共同探索乡村新面貌。

他们是一群有担当的人。像周芬芳、张峥嵘一样的屏南干部,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有着不灭的热情和坚定的信仰。他们不计个人得失、勇于担当,让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

他们是一群有情怀的人。像陈孝镇一样的当地人,离家多年,乡愁是他们内心深处的情愫。只要家乡需要,他们义不容辞,凭借自己的力量,带领村民奔向更美好的生活。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这样的一群人因为同一个目标走在一起,注定会汇聚起强大的力量,激活沉睡在乡间的“宝藏”。也正是有了这些点亮乡村的人,悠长岁月的古村也孕育着机遇和希望。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