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初秋时节,夜幕降临,宁德蕉城区雁乐溪畔的水幕灯光秀正在上演,光影流转间,夜晚愈发温馨可人,尽显“更新之美”,几位老人坐在凉亭里休憩聊天,笑意盈盈。

这是蕉城区开展“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的一个缩影。

为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蕉城整合各项资源,凝聚各方面力量,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让大伙儿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产业美,共富有奔头

距蕉城区赤溪镇区8公里的大坛村,村庄周围上千亩果树大丰收;700多亩茶园里,处处茶香飘溢。

“大坛水果有三宝,橙李柚子长得好,过去农户挑着卖,如今支部来领办。”村民黄承椿编的顺口溜形象地诠释了村庄的蝶变。

直到2020年,大坛村才摘掉省定贫困村的帽子。“我们祖辈就有种水果、茶叶的传统,村里边边角角能种的地方都种上了,可品种单一、管理落后,又没有品牌,销路一直打不开,村里的青壮年只能到外面谋生活。”正在果园里干活的红肉蜜柚种植大户黄京宝感叹道。

大坛村的改变发生在2021年村级组织换届,经济能人黄邦明被群众动员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能为家乡做点事,这也是我的福分。”黄邦明说,换届后,新班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对茶果园灌溉设施及机耕路等进行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完善后,我们对水果、茶叶品种进行改良,新建茶叶加工厂、水果合作社,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

“新的村干部上任后,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农资、技术、管理、销售有人带头去做,我们就有了‘主心骨’。”黄京宝告诉记者,去年柚子产量超过600吨,合作社联系了浙江的蜜柚销售商户,很快全部销空,价格还挺好,没有像往年一样,一些卖不出去的柚子只能烂在果园里。

时下正值苹果李采摘季。不远处,果农和体验采摘的游客穿梭在果园里,欢声笑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苹果李是村里前几年引进的新品种,在驻村帮扶干部和科技特派员的精心帮助下,现在进入盛果期,村里有100多亩,今年产值有望超过100万元,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在采摘前已联系好城里水果市场销售大户,整体上供不应求。”黄邦明不无兴奋。

记者走进村里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机声隆隆,2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个制茶程序忙碌。“这些工人都是村里的村民,主要是原来的精准扶贫户和其他闲散劳动力,现在果、茶产业都走上了正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创业,我们村越来越有活力。”黄邦明说。

大坛村蜕变,靠的是能人回村带着群众一起干,把“土特产”琢磨透,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5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50万元,产业美了,家园靓了。

环境美,干事有劲头

来到三都,郭沫若留下“三都良港举世无,水深湾阔似天湖”的赞誉。如今的“海上天湖”又成了“福海粮仓”,近万人变身海上耕夫,造就了颇为壮观的海上浮城。

“我是平潭人,1984年就来到三都从事海上养殖,亲历了这片‘粮仓’从好到乱又到好的过程。”年近八旬的海上社区党支部原书记林守枢介绍,“这几年宁德开展‘清海’行动,整治了乱,恢复了美,现在的海上养殖很有序,海水也很干净,养殖户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了,这些变化离不开海上社区党委的积极作为。”

海上社区党支部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宁德市大黄鱼养殖协会党支部,林守枢是首任支部书记,从协会党支部书记到社区党支部书记,他一干就是23年。去年,三都镇在海上社区党支部的基础上成立海上社区党委。

记者来到海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这是一个移动的阵地,中心就设在一艘水泥泵船上,船体为二层建筑。虽然只是艘船,但也规范设立了海上民生热线、物业管理、种植养殖技术等服务机构,各个岗位上值守人员齐整,与陆上阵地并无区别。

“海上社区党委现下辖白基湾、大湾、寒垅等3个海上社区党支部,服务着常年住在海上的近万名养殖群众和年产值数十亿元的大黄鱼产业,我们把巩固‘清海’成果和服务海上产业发展作为两条工作主线,凝聚各方力量,不断改善渔区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共同建好建美海上家园。”三都镇党委书记黄先碑说。

海上不同于陆地,海漂垃圾清理极其不易,一直是影响海上从业人员生产生活的一个痼疾,也是海上社区党委民生热线接到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

“要巩固好‘清海’成果、建设海上美好家园,必须要啃下这块硬骨头。”三都镇整合职能部门和村级组织,由海上社区党委牵头组建海上物业服务中心,成立海上环卫专业队伍,制定符合海上特点的协商议事机制,通过每月召开1次联席会,每季度召开1次养殖大户(企业)代表协商会,畅通了养殖户与物业沟通渠道,逐渐摸索出一条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物业助推、共建共享的海漂垃圾治理新路子。

“我们把所辖海域划分为网格,分别成立了海上环卫分队(点),每个分队(点)的责任人有社区党员,也有党员养殖户,实现渔排垃圾定点定时收运。”三都镇党委副书记、海上社区党委书记刘永裕介绍说,去年以来共出动船只2825航次,垃圾收集、打捞总量达84960立方米,海漂垃圾大幅减少,水质明显好转,“海上家园”变得干净整洁,养殖户反映的“脏乱差”问题全面改观,生产生活环境变好了,也促进了苗种繁育、人工养殖、加工销售、渔药饲料、渔机网具、仓储物流及渔家乐体验式旅游等产业链形成。

海上社区不仅服务“海”,也搭建了“海”与“陆”之间干群“连心桥”。“海上渔排变美了,可沿海渔村连接海上作业的栈桥依然是破旧的木质栈桥,不但影响环境,还有安全隐患。”在一次联席例会上,参会的养殖户和沿海渔村村民代表将收集到的群众意见提交给海上社区党委,社区党委组织网格员进行摸排登记后,很快就搭建了66条防滑塑胶栈桥,总长度超8公里,这一条条新型栈桥不仅扮靓了由陆到海的“通道”,更畅通了由陆到海群众共建共治协商衔接机制。

“开展‘党建聚力为民,共建美好家园’活动,就是立足产业富民强村这个根本,不断改善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下大力气把乡村建设得既富又美,探索出一条抓党建促振兴的‘蕉城路径’。”蕉城区委书记何必良说。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