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宁德新闻
分享

东南网12月16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陈辉宗 郑昭 单志强)柘树之地,欣欣向荣。

《山海经》曾记载,“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先于神话传说而存在的柘树,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常被描绘为坚韧不拔、生命力顽强的象征。

以树命名、与树共荣,静卧于太姥山脉西北麓怀抱之中的柘荣县,城如其名,柘树的坚韧质朴深深扎进山区小县的每一寸土地,在岁月洗礼和时代变迁中,孕育出发展新优势,展现出勃勃生机。

以“向死而生”的勇气成就逆袭路

北纬27°,柘荣恰巧位于这个神秘地带。

沾染了这条纬度线的神秘气息,柘荣植被繁盛,夏无酷暑、冬季严寒,造就了太子参的优良品质。

柘荣自清末起种植太子参,至今已逾百年。今天,提起太子参,就想到柘荣;提起柘荣,就不得不说“闽东药城”。

崛起的“闽东药城”,是柘荣人奋勇争先的最好诠释。

“小小柘荣县,两间剪刀铺,衙门打屁股,全城听得见”,解放初期柘荣贫困落后,全县没有一寸公路,没有一盏电灯,没有一部电话。

新中国成立后,柘荣曾两次撤县,又两次复县,素有“省尾”县之称。改革开放后,仍戴着“贫困县”的帽子。

先天不足,却激发了柘荣人民骨子里的坚韧与不屈。

怎么破?逆境中成长,挑战中蜕变。

时针拨回到1988年,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到柘荣检查工作。在察看濒临破产的覆铜板厂时,他提出一定要想方设法采取措施,“死马当作活马医”。时任柘荣县委书记钟安领悟到,“这是一种‘向死而生’的勇气”。

柘荣提出“突破工业”的发展思路,实施“以药兴县、以药富民”工程,把以太子参为主的药材产业作为特色产业来抓,创办闽东第一、第二制药厂。

工业产值上来了,“以工促农、以工促富”的山城柘荣在闽东崭露头角。

通过引资嫁接和股份制改革,两家药厂分别重组成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有限公司、福建广生堂药业有限公司,并迅速成长壮大,成为引领柘荣药业发展的两大龙头药企。

“面对困境,柘荣人民自古就有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向死而生的勇气。”柘荣县博物馆原馆长游再生的话语中充满了自豪。

翻开《柘荣县志》,一幕幕英勇抗争的历史画卷跃然纸上。无论是明嘉靖年间抗击倭寇的英勇无畏,还是清代至民国期间平息匪患的坚定果敢,都彰显了柘荣人民不屈不挠、敢于斗争的精神。

如今,柘荣县集聚起20多家药业及其关联企业。其中,广生堂是全市第一家上市民营药企,拥有全国最全的核苷(酸)类抗乙肝病毒药物产品线,去年成为全省首个获批小分子一类创新药的企业;力捷迅复方太子参颗粒转OTC项目获批,微球制剂项目研究进展顺利;时珍堂中药饮片生产线全面投产……今年前三季度,全县规上药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20.18%。

勇者之力能披荆斩棘。从“一根参”到“一座城”,破茧成蝶的“闽东药城”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逆袭传奇。

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成就大作为

走在柘荣的大街小巷,耳边时常传来各种方言,本地话、福鼎话、福安话、温州话……南腔北调在这座山城汇集,共同编织出独有的文化风貌。

福温古道自西向东贯穿全境,柘荣自古以来便是商贸繁华之地,也是多元文化交融的沃土。新中国成立后,地处104国道的柘荣,又承接着更加开放的浙南文化影响。

“由于地利之便,自古以来,柘荣就对不同的文化具有包容性,思路、理念、作为等也曾开风气之先。”游再生说。

“包容”的人文种子在这片土地上萌发,并开枝散叶,生出“海纳百川”的胸怀。

“千人经营者全员入股、共同创富”,这是小吃直营餐饮企业“草本汤”开创的运营模式,也是其发展“密钥”之一。

“草本汤”创始人林春松是柘荣县宅中乡人。10多年艰苦创业,“草本汤”现已进入餐饮百强企业,拥有近600家直营门店,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

“希望通过这种模式,让大家赚到钱,每个人好了,企业发展才更快。”林春松的“你发财、我发展”朴素追求,蕴含着开放、包容、共赢的价值观。

这样的价值观也催生“草本汤”回乡建厂。正在建设中的柘荣草本汤(全国)生产服务中心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创造直接就业岗位上千个,带动3000多人发展生态农业,人均增收1.5万元。

“海纳百川”的胸怀不仅浓缩于一个企业,还渗透在小城的发展理念中。

柘荣求贤若渴。上世纪80年代,县里就意识到人才对发展的重要性,先后从上海、吉林、浙江等地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00多人,探索出“打开山门引人才,横向联合促发展”的经验做法。

今日之柘荣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为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飞地”引才,各类优秀人才纷至沓来。据统计,柘荣作为全宁德第一个引进国家级人才的县份,已累计引进培育高层次药业人才103人,指导药企建立省级及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3个,“闽东药城”核心竞争力不断巩固提升。

“对于人才,我们始终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柘荣县委书记张晓容说。

偏居一隅的柘荣,拥有大格局、大作为,正以开放的臂膀拥抱世界,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

以“厚积薄发”的底蕴成就稳发展

“地瓜当粮草,火笼当棉袄,火篾满地倒”被称为旧时柘荣“三件宝”。历史上,这里山穷地瘦、交通闭塞、资源匮乏,穷乡僻壤造就了穷百姓和穷政府。

穷则思变,钱要用在刀刃上。

上世纪90年代初,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柘荣创新提出“小县大城关”发展思路,采取完善城区规划、修建对外路网、新建发电水库、新增城市街区等措施,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以“大城关”建设带动经济发展。

没有一蹴而就的神话,只有厚积薄发的坚持。

“看着它一点一滴在变化。”不少市民这样形容城关中心区域的仙屿公园,这座地标公园历经20多年建设,见证了“小县大城关”传奇。

公园建设伊始,由于缺少资金,规划预留下地块,只建了大门。此后,从一期工程到三期工程,从景观绿化到娱乐休闲,柘荣人一任接着一任干,将仙屿公园装扮成城市的共享客厅,正为市民生活打开更多美好空间。

耐心耕耘必有收获。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4项指标增幅均居闽东第一。一个高效能、强辐射的中心城区,持续带动城乡生产、生态、生活空间优化,延续的“小县大城关”思路成为山区县发展的宝贵经验。

一城发展如是,一行发展亦如是。

“炉火熊熊叮当响,家家户户打铁忙。”跨越3个世纪的柘荣刀剪是柘荣人的骄傲。

据《柘荣县志》记载,早在清朝雍正年间,柘荣就有能工巧匠用生铁加钢刃锻打剪刀,下钢、淬火、水磨三道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1984年,在全国剪刀质量评比会上,柘荣剪刀将40层龙头布一剪到底,刀口坚度、锐利度等10项技术指标均获满分,引起举座震惊,产品驰誉全国。

时光流转,辉煌一时的柘荣剪刀却因产品单一、工艺落后,一度陷入发展低谷。面对严峻挑战,柘荣人意识到,唯有沉下心来,苦练内功,才能在困境中寻求突破。

柘荣改变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产品结构,跳出大头剪、皮革剪、民用剪、纱剪、裁缝剪“五把剪”窠臼,大力开发新产品。

近年来,当地刀剪企业纷纷不惜重金引进自动冲床、数控自动水磨机等先进生产线,招引全国刀剪龙头企业张小泉落户柘荣,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加快“智改数转”。

稳扎稳打,不急于成。厚积薄发的柘荣剪刀,挟300余载历史文化底蕴,锋芒再现。

“经过近几年市场竞争,柘荣已经逐步占有重庆大足、山东临沂两个剪刀基地的市场份额。”柘荣县剪刀行业服务中心主任温金华说。

“不锈钢刀剪看阳江,碳钢剪刀在柘荣。”如今,柘荣刀剪已形成25个品种、上百种规格的产品序列,年产刀剪3亿多把,年产值达18亿余元,建成全国最大的碳钢剪生产基地。

柘树向阳,静待花开,欣欣向荣。这不仅是对今天这片土地的生动描绘,更是对其未来无限可能的期许。

记者手记

从“弱鸟”先飞到振翅高飞

当“小”和“少”连在一起,人们往往将其与“弱”相提并论。

柘荣就是这样一个面积小、人口少的山区“弱”县。然而,柘荣却用发展的生动实践证明,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找准了一条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路子,“弱鸟”不但可以先飞,而且可以振翅高飞。

彼时,基础薄弱、原料短缺、人才不足,闽东所有的不利条件柘荣都存在,但柘荣工业产值还是上来了。对此,时任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总结为“柘荣现象”,认为柘荣发展工业的经验对于闽东发展之路是有所启发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多年来,柘荣牢记嘱托,不断丰富完善“柘荣现象”的内涵和外延,在困境的迷雾中,在变革的洪流里,当地人意志如磐,凭着“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毅,以“凤凰涅槃”的决心,闯出了一条山区县高质量发展的路子。

柘荣做对了什么?

以“闯”为魂。在闽东大地,柘荣勇立潮头,率先把发展乡镇企业作为经济工作的突破口,走出一条“以工促农、以工促富”的工业发展道路,为经济稳增长注入新动能,也为干事创业提供了重要方法论。

以“创”为翼。瞄准专、特、精,柘荣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绣花功夫把传统产业“智改数转”做扎实、做到位,将传统与现代、科技与创新融合,重塑新优势,为产业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 

以“干”为基。坚持城乡融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小县大城关”带动城乡资源流转、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以倒逼之苦换改革之甜。如今的柘荣,既有“大写意”,又有“工笔画”,处处是产业、处处是景区、处处是笑脸,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柘荣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一部摆脱贫困的奋斗史,更是一部探索自我、超越自我的智慧篇章。柘荣,已不再是那只默默无闻的“弱鸟”,正以振翅高飞的姿态,展示着不屈不挠、一往无前的决心。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宁德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2025快手年货节正式启动 全域流量加码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