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难在革除农民在长期形成的随意乱丢、乱倒、乱扔、乱堆等陋习。

一张“红黑榜”设立一个月后,这些陋习被革除了不少。

“我们烧的柴火,祖祖辈辈就是这样堆放在家门口,现在怎么就碍人眼了?”

上门做群众人居环境整治思想工作时,常常会听到村民这样抱怨。

怎么办?农村有“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的传统,延平区乡镇、村干部决定用直观的“红黑榜”方式进行舆论引导,借助传统的教化、感召作用,引领新时代文明实践新风尚。

7月上旬,在延平区洋后镇洋后村,一张公布在大街上的“红黑榜”引来不少村民观看议论:

“哇,老饶,你家门口的那堆乱柴垛被拍照上了‘黑榜’。你隔壁的老张家,房子很整洁上了‘红榜’。”“老余,你家门外的破旱厕上‘黑榜’了!”

在大庭广众下“丢面子”的老饶回到家,立即将柴垛清走,并在整理出的空地上摆放了几盆花草,门前不仅空旷了,还增添了不少雅致。接着,他找到村干部撤了他家上“黑榜”的照片。村里经评议,立即给他家上了“红榜”。

看着老饶家变美了,老余也连忙跟着行动起来,将门前的旱厕拆了。自打“厕所革命”后,老余家的旱厕几乎没什么用,只是老余觉得拆了可惜,就一直留着。不过这些天,温度升高,旱厕总是飘出臭味,还招来了不少苍蝇、蚊虫,如今借上“黑榜”的理由拆了,就没什么不舍得,反而感觉心情舒畅了。

“村民的心理就是这样。”8月2日,洋后村党支部书记黄冬旺说,“厕所革命”目的就是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可是村民却又心疼起早年建的“旱厕”。

“红黑榜”推出前,洋后村有90多处的旱厕仍未拆除,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以及村民的生活环境。“红黑榜”一出,几天时间,村里拆除了20余座旱厕和1个早年就废旧无用的猪栏。

洋后镇镇长陈远升表示,该镇“红黑榜”通过正面树立“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典型,反面曝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六乱”整治巡查到的乱象,带动其他农户及各村互相比拼、一起参评;同时,该镇还结合美丽庭院的奖励制度给予获奖鼓励。对于获得区级“美丽庭院”的每户奖励500元,获得镇级“美丽庭院”每户奖励100元,获得区级“美丽乡村”的每村奖励10000元,双管齐下,充分带动大家做好门前“三包”、共同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据延平区共建办负责人介绍,如今,“红黑榜”已经在全区广泛推行。同时,区、乡镇、村居还针对“红黑榜”设立了奖惩机制,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积极性。(余杉芳 詹国兵)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40周年庆祝座谈会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