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硕果香,碧水泛云光。
9月25日,“2019海丝华文媒体发展论坛暨华媒福建行”活动走进南平。在为期3天的行程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位华文媒体记者,走进武夷山、建阳、建瓯和武夷新区,用文字书写富美新南平的特色,用镜头记录绿色金库一个个美丽的景象。
“这里的环境真好!”一踏上闽北的土地,新西兰华新时报社长蒋佳柽说出了很多人第一次到闽北的感受,“南平果然如大家说的那样,山清、水美、空气甜!”
韩国新华报社长曹明权和加纳华人资讯编辑晏丽华不约而同地用“人在画中游”来形容他们此次的闽北之行。
南平文化积淀深厚,是闽越文化、朱子文化、武夷茶文化、建盏建本文化的发源地。从兴贤古街到考亭书院,从武夷山大红袍到建本、建盏,华文媒体记者徜徉在闽北文化的海洋中。
“不论是朱子文化,茶文化,还是建本、建盏文化,都很有价值。日本民众对咱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我要把此行的所见所闻都拍下来,带到日本去,让更多的日本民众领略咱们中国文化的魅力。”首次到闽北的日本东方新报记者何江收获颇丰。
南平最大的特色是绿色,最大的优势是生态。这些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接力探索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互促的绿色发展新路子,创新推进“武夷品牌”“生态银行”“水美经济”建设等。
“不论是‘武夷品牌’,还是‘生态银行’,或是‘水美经济’,都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高瞻远瞩。”站在武夷山五夫镇“生态银行”试点展厅,美国维加斯新闻报社长吴治欧说,“南平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些创新的举措正是南平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香港醉中意品牌创始人吴平对“武夷品牌”的建设十分关注,她说:“好产品本来就是稀缺品,要卖出好价钱。南平有很好的农产品,正需要打造一个响亮的品牌。希望今后能在品牌建设上有合作机会。”
南平自古就是中原入闽第一站,是“万里茶道”的起点,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随着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的开通,南平南接“珠三角”北联“长三角”的战略通道作用日益凸显。
“南平便捷的交通让人印象深刻。上世纪90年代初,我曾路经南平,从福州开了8个多小时的车才到南平。”波兰环球周报副社长陈章亮感慨地说,“现在,南平有高铁、有机场、有高速公路,从福州坐高铁过来只要半个多小时,真是太快了。”
秋天的武夷新区有种别样的美,漫步滨江西路景观漫道,走过水之厅,这座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新城让人惊叹。
“我们台长就是建阳人,因此我们一直很关注南平、关注武夷新区的建设。”欧洲华文电视台华东新闻中心副主任吴纪钿说,“我们感觉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等到南平市政府搬迁过来以后,相信新区可以发展得更好。”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感叹,华人头条台湾站站长吴治亚说,这是他第三次到南平,“我可以说是南平的女婿,我爱人的祖籍就是南平,但她从来没有回来过。南平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一定要找机会带她回家乡看看!”
“来,大家看这边。”一路上,中美邮报总编辑魏炯才的相机快门响个不停,他不仅要拍下自己宣传报道需要的美图,还兼职参访团的摄影师,为大家留下美好的瞬间。“3天的时间太短了,南平的景色又太美,不能把这些美景带回去是件遗憾的事!”
南平的美丽,要让海外看到;南平的故事,要让海外听见!(卢国华)
责任编辑:黄仙妹
-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来南平市开展立法调研2019-09-29
- 南平市中医医疗联盟成立2019-09-27
- 凝心聚力创辉煌——水口水电站南平库区建设回眸2019-09-27
- 南平:从“一张白纸”到“新兴工业基地”2019-09-27
- 南平:坚持走在前作表率 全面提高机关党的建设质量2019-09-27
- 南平:从“咫尺天涯”到“天涯咫尺”2019-09-26
- 学习特区经验 加快绿色发展——南平市以大学习大研讨推动思想大解放侧记2019-09-26
- 百姓说变化2019-09-26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19-09-26
- 逐绿而行 点绿成金2019-09-25
-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2019-09-29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