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在小松镇高历村,有关人员指导妇女如何更好地制作纸灯笼。 (魏剑生 摄)

在小松镇高历村,有关人员指导妇女如何更好地制作纸灯笼。 (魏剑生 摄)

穿骨架、刷浆糊、粘彩纸、打包装……21日,建瓯市北页工艺品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景象:40多名女工正一手转动着机器,一手拿着线绳,熟练地制作各式各样、新颖别致的纸灯笼。

建瓯市是全国著名的纸灯笼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纸灯笼之乡”,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一条汇集裁纸、染纸、印刷、模具制作、绕线、设计等操作工序的较完整产业链,大多数产品出口欧美等国。2019年,全国出口纸灯笼产值约10亿元,建瓯占80%以上。

在产业发展的迅猛带动下,建瓯全市18个乡镇(街道)有两万名妇女在“家门口”从事纸灯笼加工,迈向脱贫致富路。

产业振兴“新引擎”

“既想离家近,方便照顾孩子;也想就业发展,增收致富。”这是建瓯众多妇女的心声。由于纸灯笼制作工艺简单、上手快,对工作环境要求低,除了集中生产外,工人还可以将材料领走,在家加工。强度低、形式灵活的纸灯笼加工成了当地妇女们就业的首选。为此,建瓯市把制作纸灯笼这项传统手艺发展成为妇女干事创业的富民产业。 该市现有规模纸灯笼生产企业约300家。这些企业通过“企业+农户”形式帮助村民增收,在精准扶贫上发挥了极大作用,惠及多个村数千农户。

房道镇有多家纸灯笼龙头企业,产业风生水起,全镇共有近200名女性从事纸灯笼加工,人均年收入可达4000-5000元。立闽工艺有限公司是该镇精准扶贫的带动企业,21个村居中皆有员工,公司为在本公司务工的贫困妇女提供每月工资5%的补助,提高她们收入。

因为看好纸灯笼发展前景,该镇吴大元村的“80后”女青年余建丽创办了红喜雀工艺品厂。去年国庆阅兵式上,厂里生产的2万多盏纸灯笼亮相北京天安门广场,为祖国70岁生日献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一炮打响了建瓯纸灯笼品牌。阅兵式之后,一位客户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购买了企业的全部款式产品。余建丽高兴地说:“是纸灯笼照亮了建瓯妇女的致富路。”

脱贫致富“新动能”

在小松镇高历村,每走几步就可以看到各家门口高挂五颜六色的纸灯笼。只要天气晴朗,妇女们都会把刚上好胶的灯笼拿出来晒。

去年妇女节,为了满足村里妇女们的就业需求,南平市妇联下派高历村第一村书记杨昌华将灯笼制作企业引进村,免费为有意向从事灯笼制作的妇女开展了为期3天的培训,并在村里设立了一座100平方米的加工点,模具、烘干机等一应俱全,专人打线、统一运输,从服务和管理上解决了妇女们的后顾之忧。

“婆媳搭配、干活不累”。贫困户中,黄桂英、李晶这对婆媳由于手脚麻利效率高,被村民们当成了做纸灯笼的“标杆”。儿媳李晶拼模具、婆婆黄桂英负责绕线。李晶说,自打村里引进纸灯笼产业后,婆媳二人便趁着闲暇之余从事纸灯笼加工,一天可做近200个纸灯笼,月收入达2000多元。李晶说:“现在我们既不耽误农活,又能照顾老人,每个月挣钱、顾家两不耽误。”

现在的高历村已有20余名妇女从事灯笼加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户,为妇女增加年收入共16万元,让更多村民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创新创造“新推力”

虽然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长期以来,妇女们在纸灯笼产业中还是停留在单一的加工阶段。近年来,建瓯加快产品研发设计培训步伐,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

去年12月,建瓯建立了“建瓯市传统手工艺——纸灯笼开发培训基地”,主要建设纸灯笼文化产业创业理论培训授课室、文化创意设计工作室、文化创意制作培训中心、模具和裁纸制作室等。还举办了第一期培训班,从加工技术、产品创意设计等方面,为20多名妇女进行了培训。

建瓯从事纸灯笼产品研发设计现有20余人,其中十多名为女性。建州文化集团总经理练周金2007年便开始接触纸灯笼行业,那时的她主要精力还放在制作配件上。2012年开始,练周金将目光转向产品研发设计。这些年来,为了提升设计水平,她带领公司员工先后到宁波、厦门、广州等地进行学习培训,从造型、颜色、图案等方面对纸灯笼进行改造,共设计出100多种新品。这些融入文化创意元素的新型纸灯笼价格比传统纸灯笼高出了一到两倍,设计师的收入也比做工高出许多。

“妇女在家就能就业,无论对家庭还是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我们未来将继续发挥纸灯笼产业优势,加强技能培训,让妇女不仅能加工,还能做产品、做设计,加快妇女脱贫致富步伐。”建瓯市妇联主席邱敏芳说。(叶秋艳 魏剑生)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