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南平市建阳区通过开展主题采访活动,从身边寻找红色故事、探寻红色记忆

创新“地方教材”让教育“活起来”

东南网4月13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赵锦飞 通讯员 张贵珍)近日,南平市建阳区开展“追寻红色记忆 奏响时代强音”主题采访活动,从身边寻找红色故事,收集党史学习教育的地方素材,通过对离休干部、在乡复员军人、革命“五老”等进行访谈,了解党的奋斗历史,探寻红色记忆,先后采访了16名老战士,年龄从75岁到104岁不等。

记者跟随摄制组的脚步,走进抗战老兵的家中、走进档案馆、走进英模人物的出生地,一起回忆那段峥嵘岁月……

重拾老战士的“红色记忆”

“敌人在江南,我们从江北划船过去,地面有炮火、江面还有轰炸……船被炸翻了,有的战友流血了,有的战友牺牲了。”出生于江苏赣榆县的老战士董子卿现住建阳区潭城街道,回忆起渡江战役,他依然历历在目。“只有会游泳的游过来,我们的船上原来有50个人,只游过来5人,我是其中一个。”

董子卿出生于1922年,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考虑到董老年迈,我们分两次采访,争取不错过任何一个故事细节。”摄制组人员雷佳坤说,作为年轻一代,他们有责任好好采集这些革命故事,在岁月变迁中让这些红色记忆永不褪色。

开启尘封的“红色历史”

打开档案室厚重的铁门,穿过一排排密封的文件柜,区档案馆保管利用股负责人傅育华娴熟地找到历史资料,有国立暨南大学在建阳的抗日活动记录、有新中国成立初期闽北党史回忆录,有相关历史人物的合影等等。透过这些发黄的文献和老照片,那些历史事件、英模人物跃然纸上。

“这张照片是国立暨南大学北迁到上海之后,留在建阳学生的合影,另一张是暨大1946级集会全体理事,有点类似学生会的理事,15个人,这两张照片很珍贵。”傅育华如数家珍。

早在1928年,建阳就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的地方党组织,是闽北苏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暨南大学师生的抗日救亡等革命事迹,给建阳留下了丰厚的红色资源。

“为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我们努力寻找跟当地有关的学习素材,但也要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全面性,档案是最原始最真实的记录。”区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赖贞明说。

寻访抗美援朝战斗英雄

春光明媚,潭城街道回瑶村生机勃勃。进入村口,映入眼帘的是一组人物雕塑,“吕慕祥广场”大字赫然醒目。

“吕慕祥是抗美援朝志愿军二级战斗英雄,1929年出生于童游乡回瑶洪尾村,1949年5月下旬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后来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被追认为二级战斗英雄。”回瑶村党支部书记刘锋介绍道。

“为了重温革命故事,传承烈士精神,我们正在组织拍摄吕慕祥人物宣传片,作为我们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教材,同时广场新建大显示屏,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平台。”潭城街道宣传委员王爱英说。

革命遗址旧址、红色文化场馆,是讲好红色故事的生动教材。为构建干部群众党史学习教育新基地,建阳区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提升打造了建阳革命历史纪念馆、登高山烈士陵园等27个红色纪念设施及遗址,深入阐释党的百年风华,让干部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奋进力量。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知名电竞企业遭“跨省执法” 超4亿资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