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我们村因地形像个葫芦,原名‘葫芦坑’。传说有仙人到此游历时,眷恋秀美山水,就落脚成为土地神,并把村名改为谐音的‘福禄村’。”浦城县枫溪乡福禄村支书李昌兴告诉记者。

福禄村平均海拔800米,是个高山偏远村,村民们以前都是靠山吃山,日子过得很苦,还曾经是省级贫困村。坐拥高山、瀑布、梯田等丰富的自然景观,紧握优质大米、高山蔬菜、梯田稻萍鱼等特色农副产品,当地村民是如何实现“福禄”之梦的呢?

特色产品“走出去”

李德富是福禄村上村家庭农场的负责人。“我流转了600亩水田种植高山大米,马上就要插秧了,最近忙着育秧和准备农资。”李德富告诉记者,高山大米产量虽低,但是品质优良上乘,重金属含量及黄曲霉毒素含量均远低于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只是一直苦于没有品牌和渠道,销售情况并不理想。

2018年,在福禄村党支部的引领下,上村家庭农场与厦门佳康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式营销模式,大米价格直接从每斤2元左右提高到每斤6元左右,并且由厦门公司统一包销。“为了方便管理,由福禄村党支部帮忙协调解决土地流转、企业对接和一些用工方面的问题。最后,销售收入在扣除生产成本的基础上,按村集体、土地流转户和上村家庭农场1∶1∶8的比例进行利润分配。”李昌兴说,通过合作,2021年福禄村销售26万斤稻谷,为村集体增收15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0万元。“在种植稻谷时,我们还利用水田养殖特色农产品——稻萍鱼,每两年亩产30斤,预计每年收入22.5万元。”

有了销售渠道和发展模式,福禄村的“山货”源源不断地销售到了厦门、福州等地。福禄村现有上村家庭农场、昌兴家庭农场以及1个锥栗合作社,生产稻谷、高山蔬菜、笋竹制品、稻萍鱼等特色农产品,并通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销售企业+贫困户、农民”的模式,建立了特色农产品生产销售体系。“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村民的收入从2016年的8000多元增加到1.7万元左右,不少村民都盖起了新房,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李昌兴说。

八方游客“进山来”

福禄村村口立着一块“福禄小隐”的牌子,“小隐”指的是隐居山林。“村里的山好水好,人文、风景、美食都很不错,所以我们也想依托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旅游,让大家来福禄‘小隐’。”李昌兴说,为此,福禄村专门编制了总体规划,把千亩梯田变成生态景观,以荷花池慢道为主线,将古村道、荷花池等景点串连,主打修身养性的“小隐”文化招牌。

为了贴合实际,村里通过乡、村两级干部群众的反复商讨,制定出了一份2日游旅游攻略,大到行车线路,小到当地特色菜品,一应俱全、简洁明了。随后,福禄村将村部闲置房间改造成民宿和餐厅,将有接待条件的农户房屋作为游客留宿点,由村集体安排游客入住并进行管理,住宿收入村集体与农户按1∶4分配。经过一系列的改造提升,福禄村一次性可接待游客数达20人至30人。

“我自己的房子也改造成了特色小木屋,共有4个房间,仅仅去年‘双11’期间就接待了近200人。”李昌兴告诉记者。为了增加村集体、村民的收入,福禄村还在村部统一售卖农家自制土特产,按售价的5%给村集体。

近年来,为了打响旅游品牌,枫溪乡和福禄村还陆续举办了百名画家进枫溪、全国摄影大展和开梨节、丰收节等活动,进一步提升“福禄小隐”的影响力。据悉,通过生态游和文化游的双重带动,福禄村村集体每年旅游收入可达3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 赖昊拓 通讯员 袁野 张依婷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