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如何及时有效化解?松溪县探索推行“乡警回归”“村警回家”工作机制,用乡音乡愁解疙瘩化矛盾,更好服务企业、服务群众,大大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老”民警回老家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如何串起千条线,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走进松溪县公安局指挥中心,记者通过大屏幕看到,该县现有9个乡镇,9名“乡警”分别在辖区搭建起最小的警务单元。“牢记从警为民初心,以乡贤‘回家’反哺家乡、回馈桑梓的心态,积极主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松溪县副县长、公安局局长陈仁辉介绍,2021年底,松溪县因地制宜,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全省率先推出“乡警回归”工作机制。

据悉,该县向50岁以上民警发出“招贤榜”“倡议书”,从中择优选拔9名民警回到出生地或成长地派出所担任“乡警”,发挥他们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融入乡村、倾听乡音、化解矛盾。一年多来,回乡民警们有效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沉,提高了各类基层矛盾纠纷的调解成功率,让“平安松溪”建设更加扎实深入。

松源镇的“乡警”刘加旺在镇里有两个身份,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另一个是服务全镇的“乡警”。这样的角色,给刘加旺在乡村工作提供了许多便利。

陈某与范某是松源镇西门村的一户二婚重组家庭,2022年10月以来,夫妻二人因感情琐事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打架。他们在离婚过程中,就财产、债务的分割及户口分户问题产生矛盾,多次报警。

“老刘,东门村你熟,这事辛苦你去一趟。”在城关派出所所长伍世锋看来,只要刘加旺出马,不少纠纷就会迎刃而解。

刘加旺先是通过走访双方的亲朋好友及子女,了解矛盾过程。到今年3月,他前后共调解了近10次,最终让陈某夫妇达成和解协议,避免一起民转刑案件的发生。

家乡话中守平安

“村里的陈某和邻居为了一块地争了很久,最近因为砌围墙,两家人估计又要吵起来。”“村里前段时间车祸事故的家属又准备去肇事公司闹了,说不赔偿那么多钱不罢休。”3月31日,郑墩派出所“乡警”吴昌盛来到村里入户走访,许多村民拉着他聊天,提供村里治安的“一手资讯”。

“通过和群众用本地方言交流交心,让群众成为我的‘千里眼’‘顺风耳’,从而及时掌握辖区社情民意、风险隐患、违法犯罪线索,精准把脉辖区治安情况,精细落实防范处置措施。”吴昌盛说。

在农村,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时有发生。溪东派出所“乡警”施建生每次到村走访,都会带上宣传手册。当“乡警”后,他踏遍了溪东乡的每一个村,守护着家乡的平安。村民看到他,拿出手机围着问:“老施,我手机收到这个短信,让我点击就有红包是真的吗?”“微信有人加我,说60岁以上老人能点链接领补贴,有这个业务吗?”

松溪县人大代表、城东社区党支部书记龙菲认为,“乡警”们是地地道道的本地人,能更好地融入乡村、社区,了解村居治安的“风吹草动”;面对家乡的矛盾隐患,能做到发现在早、处置在小。“乡警”从警时间长、业务能力强、经验丰富,乡亲们对“乡警”也知根知底,既对“乡警”工作形成有力监督,又信任“乡警”的作用,从而进一步筑牢乡村平安稳定的基石。

“乡警”延伸到“村警”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珍惜、推广、创新‘枫桥经验’20周年,作为基层公安,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好、发展好这一宝贵经验。”陈仁辉介绍,实施“乡警回归”工作机制以来,9名“乡警”共调解矛盾纠纷130余起,同一纠纷重复报警数同比下降49.5%;警民关系更加密切,辖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升,达99.71%。

为筑牢社会治理根基,松溪县公安局及时总结经验,于今年1月印发完善“乡警回归”工作机制,同时启动“村警回家”探索,延伸推动民警回到出生地的村(社区)任“村警”。“村警回家”明确推动全局134名民警分批下沉到全县102个建制村、10个社区,实现“村警”全覆盖,进一步推动警力下沉。

“‘村警’每季度到联系村(社区)开展工作不少于1次,如遇重点工作、重要节点要随时下沉。”松溪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政工室主任兰钦明介绍,目前已有第一批51名“村警”下沉到46个村(社区),积极与村居工作人员联手分析辖区治安特点,并开展防范电信诈骗、交通安全宣传,推动实现社会治理的基础更牢更实。

随着民警回乡机制的深入实施,2022年以来,松溪县公安局接报矛盾纠纷警情持续下降,执法满意率跃居南平市第一,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记者手记

新时代“枫桥经验”怎么创?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答案。

松溪县域面积不大,共辖9个乡镇,从全县公安系统遴选9名“乡警”,一对一服务当地群众,倾听基层心声,解决实际困难,用乡音乡情化解矛盾纠纷,是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如今,松溪又将“乡警”拓展到“村警”,实现服务对象更大范围的覆盖,更利于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从历史维度看,“枫桥经验”之所以能在枫桥这样一个乡镇诞生,离不开当地独有的环境、传统等。从一个乡镇走向全国,得到丰富发展,是各地结合实际、坚持发展的结果。

从现实维度看,地处闽北山区,松溪的探索实践,既尊重历史,又关照现实,是一次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因地制宜的守正创新、丰富拓展,赋予了“枫桥经验”新内涵。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松溪作出了积极回答,也为全省各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枫桥经验”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本报记者 严顺龙 通讯员 伊艳丽)

责任编辑:赵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