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南平新闻
分享

夸张的面具,怪奇的着装,诡异的步态……

6月的一天,笔者走进故县中心小学,被这所学校浓郁的国家级非遗邵武傩舞文化所吸引,所召唤!

这所小学,有一支能够拉得出去的傩舞表演队伍和专门的傩舞训练室、展厅、文化墙,课后延时活动还有三四十人的傩舞兴趣班……

故小的傩舞情缘,还得从2019年底说起。那时,作为邵武市文体和旅游局、市教育局等有关部门推进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傩舞进校园活动,在故小启动了。随之,这所学校便把传承和弘扬古老的傩舞作为特色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制定了规划和计划,确定了负责领导和老师。在市文化馆、三角戏(傩舞)民俗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市傩舞文化协会等有关部门和组织的助力下,这所学校举办了傩舞文化讲座,开设了傩学习兴趣班,(下转第五版) (上接第一版)开展了傩舞技艺培训,邵武市傩舞文化传承人聂学群、马玉婷、龚文华和傩舞文化协会的秘书长黄贞良、会员龚邵华等老师,都按要求长期进校开讲授课传艺,所传技艺有原生态的民间傩舞跳番僧和跳八马,还有改编过并配有现代音乐的“现代派”《傩趣·春》。

专业的教学,严格的训练,吸引了孩子们自愿报名,更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至今,故小已有100多名中高年级学生参加了傩舞技艺学习训练,还建立了一支24人的跳番僧舞蹈和17人的预备队。

邵武,是一个有着17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拥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999年被评为福建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邵武长门、三角戏、河坊抢酒节、有枫林窑青白瓷制作技艺和将石神龙会等均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年来,邵武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文化建设精神,在南平率先推出了“历史建筑告知书”制度,创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联动新机制,不断夯实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制度建设,并将邵武历史诗评论家严羽的诗话研读研究纳入打造“最美阅读之城”的重要内容。

“非遗”,是邵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邵武以“传承非遗,守望文化”为主题,通过建立文化引领、保护传承、送教培训、重大节日展演、非遗传承人申报等机制,不遗余力地让国家、省、南平和邵武四级非遗走进学校、企业、社区。2019年以来,市文化馆、市三角戏(傩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和市傩舞文化协会,都有非遗的传承和弘扬“任务”,并要在重大节日和重要场所组织举办非遗展演、讲座等活动。市职业中专开设了传统傩舞技艺训练班,傩舞文化协会当教员几个学期每周两次进校授课;市三角戏(傩舞)民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傩舞“非遗”省级传承人何鸣翎专门针对实小学生特点,录制音乐进行非遗教学。大埠岗中学、桂林小学等校将傩舞、三角戏等文化传承编入课程,作为学生兴趣活动的内容。市第二幼儿园、熙春小学和通泰街道遵道社区、昭阳街道三里亭社区,主动与有关部门对接,组织开展非遗文化讲座、表演等活动。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邵武移动公司等企业,把傩舞作为企业文化名片来打造,建立了自己的傩舞队,重要活动和重大节日跳傩舞营造喜庆吉祥氛围,还组织傩舞队参加各种表演和赛事活动,多次赢得好评价。

邵武,现已有8支200多人的傩舞表演队伍和100余支省级及以上非遗演出团队,每年傩舞、三角戏在燕林文化大舞台上展演十余次。今年5月底,省2023年第六届中小学乐团汇报演出,由邵武实小樵川民族管弦乐团合奏的《长门》,用民族乐器生动地再现了邵武人民古时节日的生活场景,获得极大赞赏。

“建立机制,实施科学有效的非遗保护和传承,是顺应新的历史潮流。我们要探索保护和创新之路,在保护原生态传统傩舞的同时,还应该让傩舞这种生活仪式舞转变为舞台艺术美。”作为非物文化遗产主管部门的市文化馆馆长高虹说。(林传仁)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南平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