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潭二线卡口, 老干部们认真听取讲解员介绍平潭开放开发情况 本报记者 陈澜清 摄
出门有飞沙走石,进出岛要花上两天,喝水还得井边排队……这是曾经的记忆。走过平潭的峥嵘岁月,如今面对岛上焕然一新的面貌,在平潭任职过的老干部们惊呼“巨变”。
昨日,16位曾在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平潭任职的老干部回到岚岛,走访了二线卡口、平潭·台湾商品免税市场、东澳中心渔港等,感受平潭作为“实验区+自贸区”的新面貌,个个都激动不已,纷纷聊起他们任职平潭时的“回忆录”。
沙地变绿洲岚岛 木麻黄长成记
昨日清晨,岚岛下着淅沥小雨。
在平潭二线卡口,借助平潭海关的112个环岛监控探头,在环岛监控总控中心的显示屏上,东澳中心渔港、金井港区、娘宫码头、苏澳码头等地展现在老干部们眼前。
曾任平潭县委副书记的杨祥懋不禁感叹:“平潭开放开发任务重,很辛苦,有这么大变化,我们深表敬意。”
杨祥懋在1951年来到了平潭任职。一到平潭,他就惊呆了,“太荒凉了”,这是给他的第一印象。当时,县政府办公地点在现在的中医院附近,“到处都是飞沙走石,很多人都不敢出门”,杨祥懋回忆。
对于平潭“光长石头不长草”的风沙记忆,许多老干部都感同身受。在他们的记忆里,为了治沙造林,平潭曾向东山县、北戴河乃至越南取经,才有了现在屹立岚岛的大片木麻黄。
“风大,树少是重要因素。”杨祥懋说,上世纪50年代那会儿,当时的县委书记也想过很多办法,尝试种了榕树、桉树等十几种树,但都失败了。后来,县里组织去越南学习,引进了耐盐碱、耐旱木麻黄,才渐渐摸到了门道。
当时,杨祥懋还是平原镇的公社书记,他和公社里所有人都加入造林行列。“为了保证木麻黄成活率,大家赶在春季雨天种树,不用说雨衣,就连塑料薄膜都没有,几百人淋着雨拼命种。”杨祥懋说。
曾任平潭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张诗椿回忆,当时走在平潭的路上,风刮起的沙子打在脸上疼的人“哇哇叫”。1959年,时任县委书记白怀成带着干部向东山县学习,掀起种木麻黄治沙的热潮。
种树前,先治土。曾任平潭县副县长的吴宝华回忆,从1959年开始,芦洋农场和龙凤头的防风林建设也正式开始。当时,北戴河的防风固沙经验传到了平潭,吴宝华带领一拨人,全城动员,一担担从海边挑来海泥覆盖沙土,提高土壤的肥力和固着力,便大规模种植木麻黄和黑松。
一直到实验区建设初期,植树造林仍是一项艰巨任务。在迎难而上的日子里,实验区用四年时间,使得幸福洋从沙地变成绿洲,成为近年来我省仅有的大面积营造木麻黄防护林,演绎出了平潭生态的奇迹。幸福洋的奇迹仅仅是实验区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过去五年,全区上下大力开展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活动,用实际行动将平潭打造成生态新城。
轮渡成往事 进出岛交通变迁记
如果说,平潭的风沙让老干部们记忆犹新。那么,轮渡岁月,同样让他们印象深刻。
昨日,他们驱车从海峡大桥进岛时,脚下的这座曾经心心念念的大桥,他们不知盼了多久。
1953年调到平潭工作的张诗椿回忆,那时从福州到平潭要花将近两天,上午先从福州乘坐汽车到福清海口,等潮水涨满时,晚上7点多,再改乘木帆船,需要行驶11个小时,第二天清晨才能抵达平潭。若是遇上6级以上大风,得在海口过夜,碰上台风天的话,在海口待上三、五天是常有的事。
船在途中遇到风浪,常起颠簸。曾任平潭县财贸办副主任的李文晶回忆说:“那时一上船,船老大就会分给每个船客一个盆子,以备晕船呕吐。有的人晕船,血都会咳出来。”
交通工具落后,又常受大风影响,给岛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随后,进出岛的木帆船,逐渐被客货船、4车容量的轮渡所取代,在大多数平潭年轻人的记忆里,恐怕只剩那装载大量车辆的轮渡了。交通工具在变化,但进出岛仍旧是不方便的。
于是,建一座跨海大桥,成了所有平潭人的心愿。
经过三年的建设,2010年,平潭海峡大桥顺利建成通车,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突破交通瓶颈的平潭终于迎来历史性时刻。4年后,海峡大桥复桥也建成通车,进出岛大通道形成,成为实验区腾飞的新起点。现在,福平高铁正在抓紧建设,逐步建立起立体交通格局。
供水已破题 “内外兼修”引水记
不仅树少,岛上的水资源也贫乏。早在上世纪50年代,平潭的旱情就非常严重。
杨祥懋回忆,当时三十六脚湖还未被使用,大多数人靠打井喝水。“当时我住的地方有一口井,我们用切割一半的篮球和木棍固定,做成水桶,舀上来的水就半碗,还常常排起很长的队伍。”
除了靠井水,中楼乡、敖东镇、平原镇等乡镇建起了水库,但因容量过小,仍然无法满足大众需求。“后来,修建三十六脚湖水库,堵住湖里出海的通道,打通一条通往城关的渠道,于是供水才慢慢有所改善。”杨祥懋说。
不得不说,实验区成立后,解决供水难题也成了重中之重的任务。平潭建起日制水量达10万吨的新自来水厂,启动闽江北水南调(平潭引水)工程,逐渐解决平潭水资源严重短缺难题,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历史的难题,一个个被破解。经过多年建设,平潭从贫困小县城,发展成现代化宜居新城。曾在这工作过的老干部们,纷纷感叹,变化这么大,都快不认识平潭了。
“路在哪?到澳前了吗?”在去东澳中心渔港的路上,曾任平潭县潭东公社党委第一书记的陈曾三一直问,这个他曾经最熟悉的地方,竟是这样陌生。
“变化太大了,平潭开放开发真是下大工夫。”陈曾三说。而这也何尝不是其他老干部的心里写照呢。
责任编辑:赵睿
-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
平潭澳前北路最后800米打通 进入全线施工状态2016-10-18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