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用脚步丈量建设成果,以镜头记录大桥蝶变……33岁的林平,是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建设的追影者。3年来,她利用业余时间,拿起相机,拍摄上千张照片,记录大桥之变,捕捉工地上暖心的温情。

工地里为数不多的“女汉子”

2017年,为了与丈夫相聚,来自哈尔滨的林平跟随丈夫来到平潭,成了建设工地里为数不多“女汉子”。她的工作,涵盖了办公室大大小小的业务,她与摄影的缘分也是从这里开始。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国内首创双孔连做造桥机施工画面

“除了项目宣传需要,我本身对拍照也很感兴趣。”林平说。中文专业出身的她之前没怎么接触过相机,为了拍好每一张照片,她开始摸索学习。“最关键的还是实践,”她说,“刚开始我连相机按钮在哪都不清楚,通过网上教程、加入摄影群、与前辈相互交流学习、去实地考察锻炼等,摄影质量才一点点提高。”

用照片记录大桥建设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项目的施工点大多在海上,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没有太多交集。建造大桥怎么难?期间发生了哪些趣事?这成了林平拍摄的第一方向,于是大桥上的故事印在了林平的镜头里。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国内首创双孔连做造桥机夜间架梁

拍摄于2017年的国内首创双孔连做造桥机夜间架梁施工。“平潭是世界三大风口海域,这项设备为包式结构,不仅可以对加快建桥速度,还能抵御台风,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非常安全,这个项目已获得国家专利。”林平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孤岛山凹之间的公路梁高墩支架

平潭海峡公铁两用大桥D0-D23位于大练岛孤岛山凹之间,该地形所形成的“穿堂风”,比海上风速更大、更恶劣。在魔鬼海峡里,施工不仅需要人力,更需要智慧。“公路梁高墩支架最大高度达20层楼高度,原先的传统施工,操作人员风险大,且无法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建设团队克服了各种困难,采用标准构件化施工高强法兰盘连接,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安全风险,在国内算是先进技术。”林平回忆。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他的春节

照片里,一名工人在距离海平面30米高的公路梁外侧模施工,而远处的渔船纷纷回港过节,“这是春节时期拍摄,一部分工人坚持在岗,这位工人已在上面施工1个多小时,下面便是汪洋大海,普通人根本就不敢到上面去。当时我看的也是胆战心惊,但工人从上面下来, 我看到他完成了自己施工任务后是微笑的,有一种成就感。”她说。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下班

下午5~6点,上千名工人走在公铁大桥大道上,夕阳下展映工人的笑脸,这是2018年4月份林平拍摄工人下班的瞬间。“平潭公铁大桥大练至苏澳段长三公里多,所以有的工人会骑上电动车,不然走路得需半个多小时,拍摄过程中觉得整个场面较大,项目前期工程巨大,仅大练岛到苏澳段就有上千号的人,整个项目差不多有上万人。”林平回忆。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春耕

在中国铁建里获得二等奖照片《春耕》是林平最为喜欢的照片,她说,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化机械的碰撞,既有冲击力也相互和谐。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丨平潭海峡公铁大桥上“女汉子”用镜头记录大桥“蝶变”

大桥婚礼

林平还用镜头见证了同事的爱情故事。她指着相片说:“这是我们同事张楠,她和她爱人从大学相恋,到项目部共事,从互赠小花到草戒再到走进婚姻殿堂,我们见证了他们爱情的成长,而大桥建设就像他们爱情永恒的见证者。”

林平:记录大桥,与它一同成长

对林平来说,拍摄大桥的点点滴滴,与大桥一同成长,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看着自己拍的照片,除了有参与国家建设的骄傲感外,还有自己用镜头记录桥梁从无到有,看着它如孩子般一点点长大的自豪感。”她说,未来还将继续用自己的镜头把大桥更美的画面展现出来。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漫画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