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平潭综合实验区成立以来,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瞄准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不断激发实验区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大道至简,体制机制创新路

今年8月起,平潭综合实验区启动机构改革,将15个乡镇整合为4个片区,进一步压缩行政管理层级。同时,彻底重组事业单位,将除公立学校、医院和执法机构外的122个事业单位整合为15个。此外,深化党政机构大部制改革,重点构建国际旅游岛、对台工作、创新驱动型和开放型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社会事业服务等领域的机构职能体系。

作为综合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是平潭的使命和课题。实验区成立以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贯穿开放开发始终,以“大道至简”的改革精神,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构建职能明晰、特色鲜明、综合扁平、运行顺畅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扎实推进“一岛两窗三区”建设。

改革向内,构建扁平高效的行政体系

大练岛纳入平潭苏平片区,片区管理局各部门加强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结合“村级事务”和“五个一”协调工作机制,让项目征迁实现不脱节、不断档。扁平化、高效率的运转体系,让大练岛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前不久,大练岛抱来了一个“金娃娃”——总投资约80亿元的平潭海峡恋岛项目即将动工开建。这是一个集文化探秘、自然探索、生态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际旅游度假区,大练岛的乡亲们听闻后激动极了。“大家都传开了,这样的大项目原来连想都不敢想,乡亲们表示一定支持项目建设。”平潭大练岛月举村红山自然村村民杨基明说。

机构改革,让全区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了。平潭君山片区改变了原来乡镇“小而全”“多而散”的状态,整合了区域内原本分散割裂的资源,在做大做强城市建设与产业方面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了。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胡东荣对此有切身体会:“如今,很多便民利企事务在乡镇这个层面就可以得到解决,基层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更直接地反馈上去,上下沟通更加顺畅了,基层也有了更多话语权。”

平潭原来底子薄、基础差,实验区成立后仍有不少历史“旧账”和矛盾,如何才能突破体制藩篱、适应开放开发?平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从实行“区县合一”体制,到全岛封关新型通关模式,再到“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地位,走出了一条体制机制创新新路。

2011年底,国务院批复《平潭综合实验区总体发展规划》中就明确要求,平潭要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示范区。突破口在哪里?实验区瞄准体制机制存在的最大“桎梏”,首先破解的是按设区市建制的实验区与原有的平潭县之间存在的机制矛盾。

这需要刀刃向内的勇气与毅力。平潭实施“区县合一”机构改革,统筹使用区、县、乡镇编制、人员,减少行政层级,决心做“减法”:整合工商、质检、食药监、价格监督等职能机构,成立市场监督管理局;逐步取消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对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实行“低度行政管制,高度自主管理”的管理模式等,(下转第四版)  

构建扁平化、高效率、大综合的行政管理体制……

实验区跳出海岛县思维,努力构建“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大社会”格局。2014年,实验区正式封关运作,全国首创“一线放宽、二线管住、人货分离、分类管理”监管模式。得益于此,15%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入区退税优惠政策、两岸航运企业应税服务免抵退税收优惠政策、融资租赁试点企业即征即退优惠政策等举措逐步落地,让实验区特殊政策优势进一步凸显。

开放对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实验区在开放开发中为改革探路、为发展闯关,逐步从原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转向建设、招商、产业发展并重。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贸试验区平潭片区揭牌,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使命;2016年8月,《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获批,实验区深耕“平潭蓝”、迈向“国际范”。

围绕“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定位,平潭重点建设两岸共同家园和国际旅游岛,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近日,福建中福海峡建材城有限公司通过实验区行政服务中心项目监管系统申报中福海峡建材城(中福广场、恒大名都)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查事项,在材料齐全、手续合法的情况下,仅过了20分钟,项目业主就通过线上拿到合格意见书。“全程网办为我们企业办事提供了不少便利。”该公司开发经理骆少杰为实验区营商环境点赞。

2015年,平潭推出“投资体制改革2.0版”,试点实施“四个一”审批改革,将投资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涉及的所有行政审批事项整合为四个阶段,每一阶段均采取“一表申请、一口受理、并联审查、一章审批、一次出件”的“四个一”审批模式,为投资开启“快车道”。该举措曾获评“全国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最佳实践案例”,截至11月底已受理投资项目598个。

这是平潭努力抢占改革制高点的一个生动实践。数据显示,平潭自贸片区揭牌至今,推出了14批次166项创新举措,其中全国首创72项。在平潭这片开放开发的热土上,更深层次、更具创新的管理体制改革一直在进行——

今年初,平潭推动“一窗通办”改革,将不动产、公积金、医保、社保等公共服务职能、便民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共有178个事项348个细项实现“一窗通办”。改革后,通办大厅日均受理业务550件,占行政服务中心办件总量66%,平均受理时长从12分钟缩短至9分钟,97%的承诺件受理和92%的即办件办结时长控制在30分钟内。

今年4月,实验区组建全国首个“台胞台企服务中心”,集成散落在各部门的企业注册、往来便利、职业资格采信等8大类157项涉台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目前咨询及受理业务量超1.4万件,让台胞“进一扇门、办所有事”。

今年8月,“平潭综合实验区网上中介服务超市”上线,将涉及审批及公共服务的中介服务从“场外分散交易”变为“场内集中交易”,为审批部门和业主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中介机构提供“零跑动”业务承接,实现“全透明”监管。截至12月4日,已征集入驻中介机构782家,涉及中介机构库入驻目录清单中5大类53项服务事项,共服务招标人(委托人)完成中介机构选取服务事项259项。

……

高水平开放跑出发展“加速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在刚举行的2019年中国平潭·企业家科学家金融家创新论坛上,实验区集中签约了32个项目,总投资约340亿元。

实验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更加注重管理体制机制的探索与创新,将改革创新理念贯穿于编制规划、研究政策、出台举措、提供服务、促进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加快构建更加科学、集中、高效的实验区体制机制,继续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打造开放开发新高地。

采访手记

改革创新无止境

作为全国唯一综合实验区,体制机制创新没有先例可循,只有自己“摸着石头”探索。近年来,平潭综合实验区在政府管理职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审批体制改革、社会治理新模式上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特别是从去年9月起,进一步大刀阔斧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努力构建营商环境一流、行政效率一流、队伍素质一流、各项业绩一流的综合实验区。

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的目的是激发全区党员干部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打造符合“一岛两窗三区”发展功能定位的体制机制。这就需要改革者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和执着,下大力气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弊端、下大力气创新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下大力气优化公共服务提供方式,为全国、全省探索政府管理与社会化治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实验区现代化公共治理新模式。

改革创新无止境。我们期待,实验区体制机制改革能够改出活力,推动开放开发再上新台阶,为对台合作交流、对外开放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饿了么联合和番丼饭等10家品牌为外卖骑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