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岛平潭,早在土地革命时期,就有人接受马克思主义,参加地下党,并进行个别革命活动,但大多数人在岛外,那时平潭尚未建立党的基层组织与地方组织。关于平潭地下党地方组织的建立,福建社科院编的《平潭历史文化概说》一书中写道:“1940年5、6月间,属闽南特委的福清中心县委成立(领导福清、长乐、平潭三县地下工作,书记陈亦桂)。周裕藩作为平潭地下党联络人,直属中心县委领导。1943年8月,中共福长平特区(书记周裕藩)成立,平潭地下党开始转由特区委直接领导。”[1]在1983年10月编写的《福州地区人民革命大事记》中,明确指出:“1943年8月,中共福(清)长(乐)平(潭)特区委在福清海口成立,以周裕藩为书记。”[2]这是平潭最早建立的党的地方组织的权威性记载。
一、从马克思主义传播,到党的地方组织建立,平潭走过一段艰苦的奋斗历程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9月,地下党员周裕藩按党组织决定从福清回平潭开展革命活动。他以复读初中三年级为名,在当时平潭最高学府——岚华初中读书,并从事革命活动。
1938年9月,他在家乡邀请福州英华高中辍学的地下党员曾焕乾,到盘团初小教书,并联手创办渔农民政治夜校。两人轮流讲课,对学员宣传抗日救国道理,讲解党的统一战线主张,传授阶级斗争理论,为建立党的组织打下思想和组织基础。
1940年5、6月间,中共闽南特委领导的福清中心县委成立
(领导福清、长乐、平潭县地下党工作),周裕藩被任命为平潭地下党联络人(负责人)。从此,平潭的革命活动在福清中心县委领导下,有了具体的上级组织领导,并开始走上武装斗争的道路。1940年7月,日伪军进犯平潭,曾焕乾、周裕藩、徐兴祖奉闽南特委之命,在大扁岛(当时属平潭)、福清硋窑建立以青年学生和夜校青壮年学员为主的平潭第一支革命武装——抗日游击队。
1941年4月,福州第一次沦陷,后长乐、福清、平潭也相继被日伪军占领。此时,中共福建省委提出“在长乐、福清、闽侯、平潭各地组织抗日游击队,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号召。6月,周裕藩、曾焕乾、徐兴祖奉闽南特委之命,在平潭大富,以自卫名义,建立了有200多人的“大富民众自卫团”。以本地区坑口村为据点,以政治夜校的渔农民学员为连营干部,购置一批武器、弹药,与占领县城的日伪政权对峙。
自卫团成立刚几天,应本村“宜源号”主人的救援要求,派出60多名武装队员,在海面上围歼抢劫商船的日伪大队长郑祯道部,击毙了郑祯道,俘获日伪军4名,解救了被日伪军劫持的“宜源号”商船。返回时获悉,日伪军中队长王代民率20多名日伪军在家乡南井村中队部饮酒作乐,自卫团趁胜突袭其中队部,击毙顽抗日伪士兵2人,端掉日伪军在大富设立的据点。“一天之内,两战皆捷”,威震平潭全县及闽中沿海地区。9月,“大富民众自卫团”奉命由周裕藩、徐兴祖带领,分批秘密将武器、骨干人员撤出平潭,到达闽南特委据点——长乐江田,编入长乐抗日抗击总队第三支队第三大队。
经过政治夜校一年多的革命理论与党的宗旨、使命、党员条件的教育,以及抗日游击烽火的实践考验,一批积极分子的入党条件已逐步成熟。周裕藩、徐兴祖等人,着手在平潭大富、福清松潭和海口、撤退到长乐的闽中沿海突击队中,积极、慎重地发展一批党员,并着手建立党在平潭的地方组织与基层组织。前后历时4年多。
↑福长平特区活动区域示意图
二、福(清)长(乐)平(潭)特区委的建立和组织建设
1943年8月,经中共闽中特委(此时闽南特委改为闽中特委)[3]批准,中共福(清)长(乐)平(潭)特区委员会在福清海口镇正式建立。
1.组织领导机构
书记:周裕藩
委员:陈振先、陈阿垱、王其珠、周述銮
地区负责人
福清海口地区:王其珠、陈阿垱
长乐壶井地区:徐兴祖
平潭及大富地区:周裕藩
联络员:倪秉汉、周宏水
2.组织活动地域和范围
平潭:除大富地区(中心区域)外,还在流水、中楼、上楼、城关、北厝、天山、芬尾、屿头等地建立地下联络站。
福清:海口(中心区域)、松潭、东厝、西岐、南营、后营、倪埔、下楼、高山、城关、阳下、目屿岛。
长乐:壶井(中心区域)、江田、玉田、松下、漳港、上下丁、岭前、东洛岛。
莆田:乌丘岛、湄洲湾周围。
福州及郊区:台江、鼓山、闽安镇、马尾等。
3.下属党基层组织及党员
特区先后建立了平潭大富地区党支部、福清松潭地区党支部,共发展党员50多人。
4.组织建设工作
1944年11月,特区委选送新党员周裕芬、周福、林阿福、林孝莲、林水官、李吾俤、李增喜、周述銮等人,参加闽中特委在长乐南阳举办的党员培训班。
三、建立革命武装,领导抗日反顽的游击战争
“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
中共福长平特区在抗日反顽中诞生,在武装斗争中发展。它在1943年8月-1945年2月存续期间,先后建立并直接领导了5支队伍,在从闽江口到莆田湄洲海面及福长平沿海地区,开展抗日反顽的武装斗争。
1.“闽中沿海突击队”以“大富民众自卫团”为骨干,于1942年9月在长乐壶井成立。半年后,人数发展到100多人,有枪支70多支。政委:周裕藩;队长:林慕曾;副队长:王韬、郑杰、卓文兰。负责后勤保障领导:徐兴祖;负责交通联络领导:欧秉发。
2.“福长平特区抗日突击队”1944年8月建立。队长王其珠,管理员陈义德[4],有武装突击队员40多人。活动在长乐上下丁地区和福清海口、阳下地区。
3.“福清松潭乡抗日游击队”(也称福清松潭三青团战地服务队)1944年10月建立,人数180多人,队长周季罴,指导员周述銮。活动在福清海口地区安明、松峰、李厝、东歧、倪埔、下楼,进行抗日武装斗争,直至日寇撤出福清县。
4.长乐壶井抗日游击队1944年10月成立,队长林慕曾。在长乐壶井、江田、松下进行抗日游击斗争。
5.“闽江下游抗日游击队”(又称鼓山游击队)1944年10月建立,有游击队员100多人。它是周裕藩与国民党爱国抗日海军少校参谋陈魁梧联合组建的。周裕藩任政委兼队长,陈魁梧任指挥官,尤崇太为秘书。
这些由中共福长平特区组织与领导的抗日队伍,在闽江口至莆田乌丘及海面的海疆线上,保卫渔船生产与商船安全,抗击日伪军及国民党自卫队的骚扰与盗劫。“闽中沿海突击队”在海上与日伪军、在陆上与国民党保安队,作战数十次。它曾在平潭苏澳海面与国民党平潭自卫队遭遇战;在平潭塘屿海面与日伪军郑德民部海上进行战斗;在湄洲海面打退国民党莆田自卫队的截击,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三战三捷”,深得沿海人民的称赞。“鼓山游击队”曾在闽江口截击一艘日伪军运粮的船只,击毙日兵1名,枪决资敌汉奸1名,并将缴获粮食运往鼓山据点。
在抗击日伪侵略与国民党顽固派反共白色恐怖中,中共福长平特区委领导的地下组织与武装部队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特区与游击队的领导人周裕藩、陈振先、陈阿垱、林慕曾、郑谟福等先后被国民党杀害。游击队员和地下工作者有近50人在作战中牺牲。他们在平潭和闽中革命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史篇。
四、打入伪军内部,开展有武装的隐蔽斗争
1941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隐蔽和撤退国统区党的力量的指示》,要求国统区党组织认真地、坚决地将党的力量有计划地隐蔽和撤退。8月,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敌伪军伪组织的工作决定》,指出:日伪矛盾加深,要对已组成的伪军加紧争取工作。闽南特委贯彻中央、省委指示,经过调查分析后认为,可以派武装人员打入“和平救国军”第一路军、第二大队张天祯部,组成“闽中海上隐蔽武装”,以伪军的外衣,隐蔽保存力量,设法阻止、干扰日军在沿海的侵略行为,扰乱、破坏伪军的汉奸活动,并做好策反工作。
1941年春,闽南特委委员、中共莆田县委书记张伯庭两次成功派出部分游击队员,打入“和平救国军”张天祯大队第一中队,并建立了地下党支部。1942年4月发生“江田事件”,10月,闽南特委将莆田特务队和福清的沿海突击队武装,转入伪军张天祯部隐蔽,并成立地下党支部进行领导。
1943年初,莆田特务队、平潭和福清的“沿海突击队”合并成立第二中队,人数159人,中队长康国强,秘密指导员杨杞松。闽南特委还派特委委员翁鸿镗到乌丘岛,取得张天祯信任后,担任大队参谋长兼政训员。此时,“海上隐蔽武装”人员,实际上已控制了伪军张天祯部第二中队的军事指挥权。这种局面为党组织利用伪军的外衣,“吃伪军的饭、穿伪军的衣、拿伪军的枪,干革命的事”,坚决而灵活地贯彻隐蔽精干和统一战线政策,并利用、分化伪军内部矛盾,保存与发展党的抗日武装。
1943年1月,第一批“闽中沿海突击队”在队长林慕曾,副队长王韬、郑杰、卓文兰带领下,由闽南特委交通员丁云信带往乌丘岛,与原特委派驻该岛活动的莆田队的张国栋、张国强,福清队的施章干等取得联系,在保持自己武装队伍独立性基础上,以与我方有统战关系的张天祯部为掩护,活动在闽江口至乌丘岛海域。
驻乌丘岛上的突击队,在林慕曾等直接指挥下,击退了国民党省保安队、莆田自卫队的多次进攻。在莆田队、福清队的密切配合下,充分利用伪军陈其华部的内部矛盾,鼓动其部属的一个中队长和副官,杀了大队长陈其华,致使该队100多人全部瓦解逃散。
1943年5月,伪军张逸舟部的支队长、国民党特务谢鸣歧部进驻乌丘岛,突袭我突击队,终因敌众我寡,突击队小队长陈兵、战士林迟俤牺牲。30多名队员被捕,枪支被缴,卫士林孝莲等被打得遍体鳞伤,队员林财立两处枪伤。突击队领导林慕曾、王韬、郑杰、卓文兰等冒生命危险,多次到与我方有统战关系的张天祯部进行交涉,借张天祯的力量,终于逼使谢鸣歧无条件释放被俘人员,送还武器。后我队采用“敌强我扰”的战术,常于夜间袭击谢鸣歧匪部驻地,最后,谢部伪军被调走,为我游击队建立乌丘据点扫除了一大障碍。后来,华东局给省委的指示信中,充分肯定了闽南、闽中特委“以隐蔽方法打入各部伪军中去的工作”的做法。
“闽中沿海突击队”在乌丘岛武装隐蔽期间,特区从长乐壶井、福清后营、平潭大富和敖东等据点,动员一批具有爱国热情的青年加入突击队,并多次提供粮食、资金、武器、弹药支援。至1943年夏,突击队员已扩大到100多人,拥有长短枪70多支,成为我党抗日战争时期在闽海建立的6支主力武装之一。
五、中共福长平特区委的历史地位
1943年8月,中共福长平特区委建立。1945年2月“东洛岛事件”发生,便失去与闽中特委的组织联系,且从此未曾恢复。它的存续虽不到两年,却是平潭最早党的地方组织。特区委先后发展了50多名党员,建立了平潭大富、福清松潭两个党的基层组织,在平潭、福清、长乐、福州及福州郊区建立了几十个地下联络站,及在平潭大富、长乐壶井、福清海口,创建与领导了5支抗日队伍,在福建闽中沿海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与反顽斗争中作出重要贡献,并为平潭的解放斗争培养了一批地下党员和重要骨干。虽然“东洛岛事件”后,这个组织失去与闽中特委的组织联系,但它在福长平沿海地区燃起的革命火种,并没有因周裕藩、林慕曾等牺牲而熄灭。这个组织的其他领导骨干、地下党员和游击队员,后在曾焕乾的带领下,归属中共闽江工委领导,继续开展革命斗争,直至平潭解放。
在抗日游击战争与反顽斗争中,这个组织有49名游击队员和地下党员牺牲。其中:“闽中沿海突击队”牺牲37人;“鼓山抗日游击队”被日本杀害7人;闽中游击队员与其他地下工作者牺牲5人。这些烈士和牺牲者在民族危亡及与国民党顽固派的白色恐怖下,舍家为国、赤诚为党、英勇奋斗,光荣牺牲,在平潭革命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1]福建社会科学院编:《平潭历史文化概说》,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12月,第82页。
[2]原载《福州市党史参考资料》第 10期(1983年 10月 20日)。
[3][4]为最新考证结果。
(作者系福建省发改委退休干部、研究员 周裕惠)
责任编辑:赵睿
- 1—8月平潭外贸增速全省第一2021-09-24
- 福建首个“海上风电+海上牧场”融合项目在平潭启动2021-09-22
- 全国第2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福建省启动仪式在平潭举行2021-09-13
- 密织出游安全防护网——福建平潭公安全力开展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整治专项行动2021-09-12
- 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原主任林文耀接受审查调查2021-09-11
- 平潭馆亮相“9·8”投洽会体育产业投融资展2021-09-09
- 向海要经济,平潭如鱼得“水”2021-09-06
- 平潭220千伏平原开关站顺利封顶 力争今年底投运2021-09-06
- 平潭多措并举保障供水安全:盈盈碧水,为岚岛“解渴”2021-09-01
- 平潭有序推进学生疫苗接种2021-08-27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