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最近,位于平潭金井片区湖南村的岚兴农业种植场传来好消息:经过田间测产验收,该基地试种的甘薯新品种“泉薯19”长势喜人,亩产达3272.5公斤。该品种甘薯具有口感优、产量高、抗病性强、耐旱性强等特点,适宜加工、鲜食,深受市场欢迎。
“我们第一时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送到田间地头,让农户深刻感受党的好政策,更有干劲做实做细新品种试验、示种等工作。此次测试结果超出预期,明年种甘薯就有新经验、新模式可循了。”看着验收结果,省级科技特派员、实验区农业农村中心产业科副科长纪荣昌乐开了花。
成果可喜的不只是“泉薯19”。不久前举办的省级甘薯新品种展示与平潭示范点测产验收活动上,近30个平潭甘薯新品逐一接受抽样验收,为前来观摩的农企农户上演了一场“田间秀”。记者了解到,经过筛选,“龙薯601”“苏渝303”等3个品种产量明显高于目前的主要栽种品种,为平潭甘薯更新换代提供了品种储备和技术储备。其中,“苏渝303”还表现出良好的早熟性和商品性。
甘薯是平潭的特色农产品之一,也是主要粮食作物,在当地农业生产中占有巨大比重。仅今年,平潭就种植了4.6万亩甘薯。
近年来,实验区将发展甘薯当作优化农业结构的重要措施来抓,不断加强与省农科院薯类科研团队合作,逐步形成耕整地、施肥、移栽、割蔓、收获等甘薯全程机械化栽培体系,平潭甘薯生产机械化程度达90%以上,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同时,通过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等,积极推动鲜食型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助力甘薯新品种培育取得新成效。数据显示,2022年,平潭甘薯产量预计达7.5万吨,平均亩产超3500斤。
作为我省少雨地区之一,平潭地区缺少大流量的河流,主要供水水源仅依靠岛内最大的淡水湖——三十六脚湖,属于绝对贫水区。贫水之地甘薯高产,秘诀何在?“关键是在高效节水管理。”纪荣昌道出其中“秘密”。
面对天气变化带来的挑战,平潭农业部门将农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企农民加强排涝去渍、灾后病虫害防治、营养补充等,并充分利用1.2万亩高效节水喷灌设施,在干旱季节实现水分精准管理,让甘薯顺利“挺”过恶劣天气。
得益于此,入秋后,在昆湖村、大坪村等地,平潭绿绿鑫蔬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600亩甘薯陆续收成,预计产值约150万元。“多亏了农业部门,我们不仅增强了抵御恶劣天气的能力,还更有底气试水新的零售模式,实现甘薯种、产、销一体化,为合作社农户带来更稳定的利润空间。”合作社总经理陈成华说。
如今,纪荣昌一有空就会对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与“三农”工作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他表示,在下阶段工作中,将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兴农为抓手,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助力甘薯等平潭特色农产品增产增收,为端稳饭碗贡献更多力量。
学习手记>>>
平潭甘薯种植成功的背后,少不了来自科技的“硬核”力量。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当地积极实施科技兴农,采用灵活高效的全程机械化技术,不断突破甘薯移栽、收获等薄弱环节,克服了季节性“缺水荒”等难题,引导农户提高生产作业质量。现代化科技的应用,既增强了甘薯生产能力,也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这对于发展中的平潭甘薯而言,具有重要指引作用。迈上新征程,平潭正充分发挥甘薯生产机械化优势,加紧研究良种良法配套,实现技术服务精准供给,为农机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同时,还将注重甘薯产业与观光、电商等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责任编辑:赵睿
- 2022年海峡两岸检察制度研讨会在福建平潭召开2022-12-05
- 壮美!平潭冬季海上“火烧云”2022-12-01
- 从捕鱼到养“鱼” 平潭砂美村鲍鱼养殖年创产值近17亿元2022-11-28
- 前十月福建平潭出口台湾增长近三成2022-11-23
- 前十月平潭出口台湾53.1亿元 增长近三成2022-11-22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在平潭宣讲2022-11-16
- 福建首个海洋生态协同保护中心在平潭揭牌2022-11-14
- 平潭:抢占风口,念好全球“生意经”2022-11-14
- 平潭不断探索创新工作办法 守护离岛百姓安全2022-11-11
- 平潭一桥、二桥封闭?官方辟谣:假消息,不要信!2022-10-31
-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
平潭国际旅游岛卡丁车大赛暨NKCC邀请赛落幕2022-12-12
-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