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平潭新闻
分享

东南网7月31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张哲昊)7月30日,平潭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正式落地。这是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

据介绍,该公益保护地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50万元至200万元,落地后将利用区域内约200亩的湿地、养殖鱼塘等资源,积极嫁接台湾在物种保育、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有益经验和做法,促进湿地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

在签约仪式上,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与台北市野鸟学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为基地,组织两岸青年志愿者力量,常态化举办生态环境公益活动,助推两岸生态保护公益事业融合发展。

当天,来自海峡两岸的20多名保育机构青年代表实地考察了竹屿口岚台青年公益保护地,共同探讨两岸湿地异同、生态修复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议题。

福建与台湾一衣带水,在生态系统、生物起源、植被类型等方面有着较高的相似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今年5月11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出台《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林草融合发展新路的若干措施》,明确提出“支持闽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

从空中俯瞰,竹屿口水草丰盛,不时有鸟类掠过。作为平潭重要的生态湿地,这里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以及众多野生水鸟的重要越冬地,极具保护价值。“竹屿口是一片环境优美之地,很适合在周边进行科学调查。在台湾,我们已开展了多年的自然教育、鸟类保育等工作,很期待能将相关经验带到福建,共同推进湿地保护行动。”台北市野鸟学会总干事陈仕泓说。

具体怎么干?记者了解到,平潭综合实验区海若海洋文化交流中心已制定了促进公益保护地建设的行动方案,将携手台北市野鸟学会,共同采取鸟类保育、设立监测站、清理海漂垃圾等一系列举措,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自然教育、亲子研学等业态,实现保护生态和促进发展齐头并进。

近年来,平潭积极将台湾生态环保理念与乡村治理相融合,打造洋山门自然教育共享驿站等平台,开展垃圾清理、探索水源地等活动,助力两岸生态湿地保护迈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合作。

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副主任赖文胜认为,全国首个海峡两岸青年公益保护地的落地,是闽台生态保护领域的一次创新合作,不仅能够增进该区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将积极推动两岸生态保育青年人才的交流互动,为海峡两岸濒危物种保护合作提供新模式、新思路。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平潭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相识”接“相知”,“一棒”接“一棒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