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陈炳靖做客海都报时,提笔写下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陈炳靖做客海都报时,提笔写下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陈炳靖(右)在飞虎队战机前的留影

陈炳靖(右)在飞虎队战机前的留影

98岁的陈炳靖,依然精神矍铄,拿出自己在飞虎队时的制服照片,从军生涯,历历在目

98岁的陈炳靖,依然精神矍铄,拿出自己在飞虎队时的制服照片,从军生涯,历历在目

海峡都市报记者 周德庆 夏雨晴/文 包华/图

关注理由 “民族危亡之时,他舍离小家,一介文质书生,拔剑光寒倭寇胆;刺刀顶胸之际,他没有皱眉,一句中国空军, 赢得身前身后名;他是飞虎,他是战神,他是不朽的老兵,他的英姿永远翱翔在中国的蓝天里。”

这是感动福建组委会给予他的颁奖词。今年,他高票当选“2015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

他叫陈炳靖,福建莆田人,是抗战期间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民间称“飞虎队”)少数的中国飞行员之一,也是目前唯一还在世的中国籍飞虎队员。

他出生在莆田,祖上是“诗礼传家”的大户。他说:“当年弃学从军,是为了保护像父母一样的同胞,如今年老,常在梦中呼喊家乡‘莆田’的名字。”参加颁奖典礼的返乡之旅,在这位98岁“飞虎硬汉”身上,烙下了对家乡更深的念想,回香港半个月,他多次来电,通过海都报表达对福建读者和莆田乡亲的感谢。“趁着还能走得动,我要常回家看看。”

“生为中国人,死为中华魂”,日前,做客海都报自述传奇一生时,老人亲笔写下了自己一生的信念。

忆从军:保护和父母一样手无寸铁的同胞

日前,为了出席海峡都市报主办的“2015年度感动福建十大人物”颁奖晚会,陈炳靖特意从居住地香港飞回家乡。颁奖现场,许多乡亲从莆田赶到福州,在台下无数次为这位带着莆田乡音的英雄鼓掌致敬。

老人1918年出生于莆田金桥巷(现莆田市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街),今年98岁。“当初,报名参加空军,就是为了保护像我父母那样手无寸铁的同胞。”老人回忆,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时,他19岁,刚从集美高级水产航海学院毕业(今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正在上海的一艘商船上见习。

“日本人的飞机在上海狂轰乱炸,街上到处是中国老人和小孩的尸体。”陈炳靖说,日寇的暴行,彻底激怒了他和同学,“我们年轻人不流血,不牺牲,谁来保护像父母一样的亲人?”

70多年过去了,陈炳靖清楚地记得自己从戎报国的初衷——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舍小家为大家。

海都记者曾走访过陈炳靖的莆田老家。亲属回忆,陈家的祖上是当地“诗礼传家”的大户,但等陈炳靖出生时,家道已衰落,他从小勤奋好学,在二哥资助下,他考上了集美航校。正当全家人期盼他赚钱成家时,他却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参军报国。

陈炳靖回忆,如果在商船上见习满两年,就可以考船上的三副,但八年抗战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从此,中国少了一位商船船长,但美国第14航空队(即“飞虎队”)却多了一位传奇飞行员。

忆抗战:每次执行任务,就想起莆田老家

在国内经过两年多的艰苦训练,陈炳靖以其高超的飞行技巧和天赋,获得了航校总教官陈纳德将军的赏识。

1942年,陈炳靖被陈纳德将军选派赴美,在美国陆军航空队飞行学校接受训练。归国后,1943年3月,他成为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23大队75中队的准尉飞行员。当时,队内绝大多数都为美国人,他是其中少数的中国飞行员,且驾驶的是技术要求最高、牺牲风险最大的P-40战斗机。

“每一次执行飞行任务,我都抱着必死的决心,飞机起飞后,心里常想着莆田老家的亲人和家乡的荔枝树。”陈炳靖动情地回忆,他曾执行过十几次战斗飞行任务,每当飞机飞回昆明巫家坝基地时,“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1943年10月13日,第14航空队奉命前往越南海防,轰炸日本船队和仓库。当时,日本的装甲部队,准备在云南边境集结,攻打昆明和重庆。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飞行任务,也是陈炳靖在抗战期间执行的最后一次飞行任务。

在激烈的空战中,陈炳靖击落了一架日本零式飞机,但自己驾驶的飞机也被敌机击中,肩膀中弹,最后,被迫跳伞逃生。

在越南的原始丛林里,整整6天,陈炳靖经历了比电影还要惊险的逃生经历。因失血过多,他曾出现过幻觉,“眼前出现过一位家乡莆田妇女的模样,我想,那是因为我太想家了”。

忆求生:决不向日本人低头 能活着是妈祖保佑

飞机被击落后,经历多次曲折,陈炳靖落入日军在越南的战俘营。随后一年多,他先后被关押在上海江湾美军战俘营、南京老虎桥监狱里,经受着非人的折磨。

“我不是日本人的战俘,是被驻越法军根据国际公约引渡给日本人的。”陈炳靖说,他这一生,从来未向日本人低过头,更没举手向日本人投降过,“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为什么要向民族的敌人低头?”

在日军战俘营的两年多,陈炳靖无医无药,伤口多次腐烂发臭,可无论日军如何用刺刀、皮鞭威逼,他始终不向日本人低头,一直骄傲地坚称自己是“一名中国空军”。

1945年9月,日本投降。战俘营的日军少佐用两只手托着陈炳靖被俘时穿着的飞行夹克,向他90度鞠躬,把夹克送上,10分钟都没有直起身子。

“我赢了,中国赢了。”当听到胜利的消息时,陈炳靖含泪丢掉了口袋里藏着的玻璃碎片,那是他放风时偷偷藏的,一旦日军威逼,便准备用来割腕自杀。

莆田老家的亲属说,陈炳靖命大,但老人却说,这是家乡妈祖娘娘的保佑。

1963年,陈炳靖与妻子定居香港。这几年他总是梦见父母还健在,唤着自己的乳名,而他总是高声应答,喊着“我要回家”。被吵醒的老伴问他:“这不是在家里吗?”老人却说:“这不是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莆田!”

去年9月,陈炳靖再次回到家乡莆田,祭祖恳亲,听十音八乐、见邻里乡亲、访陈氏祖祠、尝兴化龙眼,他哭了一次又一次。30年前,陈炳靖105岁的老母亲去世,他回到家里,抱着母亲的遗体半个小时不忍放下。此情此景,感动了无数亲友。去年,他再次在双亲的墓前泣不成声。

在妈祖像前,有人送来一大碗太平面,他迟迟不肯动筷子,捧着面细细地闻着——“这正是我梦中妈祖面的味道啊!莆田,莆田,我做梦都在喊着这个名字,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省级党报总编辑福建行 | 讲好“晋江经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