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曾老家的墙上,挂满了有关他助学的照片、他人赠送的锦旗等

曾老家的墙上,挂满了有关他助学的照片、他人赠送的锦旗等

曾老家的一间卧室内,堆满了受助学生的资料

曾老家的一间卧室内,堆满了受助学生的资料

海峡都市报记者 林养东/文 马俊杰/图

关注理由

17年,走遍300多个村庄、200多所学校,募集3740万助学款,让20317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如今,87岁高龄的他,不顾风吹雨打,不顾身体越来越差,仍坚持在助学路上。他叫曾德梅,是莆田仙游一名退休干部,曾被评为“首届感动福建十大人物”,先后九次进京受表彰,曾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在邻居眼里,老人心眼好,凡事亲力亲为,身上散发着妈祖的大爱和慈悲精神。“人老了,总要老有所为。”老人常将这句话挂嘴边,总希望有生之年能帮助更多的贫困孩子。

17年的助学材料,堆满了卧室

昨日上午,海都记者来到仙游县鲤城街道木兰社区,曾德梅的家就在路旁。和周边房子相比,曾老简陋的房屋略显寒酸。屋内,三面墙上挂满了有关他助学的照片、他人赠送的锦旗、获得的证书等。而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一间卧室,堆放着17年来的助学资料。

曾老戴着一顶鸭舌帽,穿着深色中山装,虽已是87岁高龄,但精神矍铄、耳聪目明。曾老拿着一大沓助学材料,开始讲述1999年时的一次偶然机会。“一个女孩家里没条件上学,另一个从小被遗弃在尼姑庵。”曾老当场掏出仅有的600元退休金,资助两人上学,但随后他发现类似的失学孩子还有很多,让他一度寝食难安。

“这些都是国家的未来,不能接受教育,损失太大了。”曾老告诉记者,从那时,他就开始了漫漫的探访贫困孩子、寻找资助者之路。刚开始,他常被人误解为“人贩子”,而遭人白眼、吃闭门羹都是常有的事。不过,每当他遇到困难时,想想那些失学孩子,他就会默默告诉自己:就算有再大的误解和困难,也不应该放弃。

“莆田好心人多,助学团队不断壮大”

十多年来,曾德梅揣着贫困生资料,风里来雨里去,在他的努力下,不少热心人伸出援手加入扶贫助学行列。从前,是他四处为贫困生找资助者。现在,是爱心企业家主动找上门要他推介资助对象。受他影响,枫亭镇斗北村106岁的肖大娘带动一家五代扶贫助学,港商朱展东一次性捐资100万元帮助206名学生;台商吴先生每年捐资37.62万元资助近100名学生……为了不让老人疲于奔波,仙游4位大学生建起了“仙游爱心网站”,设立专项助学账号等。曾老说,莆田好心人多,助学团队不断壮大。

“如果不是曾爷爷的帮助,我根本读不了大学。”几年前,仙游一中的柯赛虹高分考上吉林大学,不过,她从小就被遗弃,养父又因病去世,虽然考上大学,但昂贵的学费几乎让她打退堂鼓。

曾德梅得知后,立即伸出援手。他找到仙游县榜头镇从事古典家具生意的老板林能玉。林能玉二话不说,拿出8000元资助小柯,还为她购买了一部手机,并承诺以后每月都会资助小柯的生活费。

与柯赛虹一样,还有不少学生都是因为曾老的善举改变了命运。昨日,曾老刚帮仙游现代中学七年级学生小苏,申请了贫困救助。小苏父母双亡,家中无收入,很可能面临辍学。小苏说,曾爷爷的帮助,将改变他的命运。

获总书记接见,是全莆田人的骄傲

多年来,曾老获得的荣誉无数,而让他最受鼓舞的是2014年在北京,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当时,曾德梅作为我省先进个人代表出席了全国离退休干部表彰大会,他被表彰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那是我第9次进京受表彰,也是规格最高的一次。”曾老家客厅的桌上,摆着他与中央领导人的合影,他被安排坐在第一排。老人说,会上,习总书记殷切希望他们珍惜光荣历史、永葆政治本色,继续以身作则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要发挥老同志优势,推动全党全社会更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说,这给了他很大动力。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誉,而是莆田人的骄傲,正是有大量莆田爱心人士的帮助,才能资助更多贫困生。

邻居吴素华告诉记者,曾德梅虽然退休二十多年,但要在家里找到他真不容易,不过社区的老人小孩都认识他,也非常尊敬他。“他自己一直住着老房子,把退休金都捐出去了,生活过得很简朴。”吴素华说,老人心眼特别好,身上有妈祖娘娘的大爱和慈悲精神,他除了助学,每次社区修桥铺路,总是带头出钱出力。

“只要手脚还能动,就不会停止助学”

曾德梅的事迹早已传遍大街小巷,走在路上常有人问他:“又要去帮哪个学生筹钱啊?”曾老时常会回一句:“没筹到,你能不能捐点钱来帮助贫困学生啊?”而其实,老人已走遍仙游300多个村庄、200多所学校,行程近10万公里,先后募集助学款3740万元,使20317名贫困生圆了上学梦。

曾老心脏不好,近几年已两次入院治疗,如今每天要吃三次药。记者得知,老人外出奔波时,一般都是乘公交车或走路,这对普通人来说都不容易,何况他年事已高,身体又不好,却还一直坚持着。

和他走过金婚的老伴邱爱珠告诉记者,因为经常要跑到偏远的地方了解贫困生情况,为了省钱,他常饿着肚子,又走很远的路,路途中他昏倒了好几次,2009年被查出患有冠心病。她希望老伴能适当停下脚步,但根本就拦不住。

曾老说,人老了,总要老有所为。“我小时候家里穷,读不起书,一辈子吃尽了没文化的苦头,现在我要尽全力去帮助贫困学生,让他们有书读。”曾老说,他的老伴很担心他的身体,但他停不下来,只要手脚还能动,就不会停止助学。

 

责任编辑:杨林宇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的魅力在哪里?10个发展中国家32名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