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原标题:决战决胜,莆田7个老区贫困村将如期退出

决战决胜,莆田7个老区贫困村将如期退出

位于仙游境内戴云山麓东面的柳园村,也是7个贫困老区村之一。 张力 摄

海峡网6月13日讯(福建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汉儿 俞靓)莆田5个县(区)均为老区县(区),全市共有32个老区乡(镇)、538个老区村(居)。2017年以来,全市建档立卡贫困老区村中已有50个相继退出,5297户17004人脱贫。今年,仙游县卓林村、柳园村、园宅村、田利村,涵江区崇兴村、山溪村,秀屿区赤岐村这7个建档立卡老区贫困村也将如期退出。

放眼莆田市沿海、山区的革命老区,不难发现,大部分老区村都曾面临特色产业发展滞后、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曾经靠水产养殖、禽畜养殖、果树种植等传统农业致富增收,但随着环保要求的提升、各类禁养措施的出台及农业种植成本的提高,老区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止步不前。近几年,有关部门为促进老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老区乡村发展设施农业、观光产业、田园综合体经济及大棚蔬菜、水果、花卉、药材等特色农业,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不成规模,缺乏竞争力。

“尤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为薄弱,部分老区村主要是靠上级转移支付资金维护日常工作运转。乡村振兴需要庞大的财力支撑,当前老区村的财力状况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瓶颈。”莆田市民政局局长张宗贤说。

决战决胜,莆田7个老区贫困村将如期退出

田利村发掘红色文化建起革命历史长廊。 张力 摄

寻准穷因治穷根,老区贫困村脱贫才有望。仙游县社硎乡田利村距乡政府10多公里,海拔668米,闽中特委机关曾长期驻扎于此。因地处偏僻,基础设施薄弱,大量土地抛荒,经济发展步履维艰。

如何破解田利村的困境?依托生态优势发展壮大特色种植产业,成为共识。

2017年,田利村开展产业扶贫,先后种植油茶58亩、生态米30亩、猕猴桃30亩。去年,该村开辟了一段约3公里长的“革命路”,带进了游客,送出了土产品,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决战决胜,莆田7个老区贫困村将如期退出

田利村开辟“革命路”,颇具人气。 欧碧仙 摄

发展红色旅游,也是带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有力举措之一。但是,红色旅游不能仅停留在革命遗址展览、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的平铺直叙上。如何把“红原色”调出彩?近年来,一大批革命老区村如涵江坪盘村、城厢岭下村和马院村等,因地制宜建起各具特色的新社区,充分挖掘红色革命史迹内涵,并利用生态资源优势,开辟乡村旅游线路,蜕变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

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集中在山区,莆田尚余9个贫困村,7个在老区。在脱贫攻坚倒计时的关键时刻,如何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老区村“一个都不掉队”?莆田市着眼老区的资源禀赋、功能定位,找到优势所在、潜力所在,抓重点、补短板,探索一条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

为进一步加强革命老区扶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莆田成立了革命老区扶建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20个市直政府部门为成员单位,强化促进老区加快发展的统一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同时,制定出台进一步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四个方面二十三条措施为促进老区加快发展量身定制方案。

改变老区贫困人口的生活面貌,离不开帮扶政策的保障兜底。去年起,莆田全面提高特困、低保人员生活补助标准,今年1月起,将“五老”遗偶每月生活补助提高为500元;下达市级老区发展专项资金900万元,扶持老区村建设项目254个。

以上率下,高位推进。全市上下深入践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战督战,将责任压紧压实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环节。莆田市委书记林宝金已遍访全市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乡镇,县区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均按照要求走遍贫困村、贫困户。全市组织38位市(厅)级领导挂钩联系38个乡镇、挂钩帮扶38个贫困村,县区组织50位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50个贫困村,发挥领导牵头协调、督促推进作用。

莆田市农业农村局扶贫开发科科长陈立新介绍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于2017年底全部实现脱贫,2018年未出现新增或返贫对象,8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已有79个实现脱贫退出。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建省第九届红十字应急救护大赛在榕举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