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莆田市多措并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民谋福祉

图为平海镇平海村因地制宜开展脱贫攻坚,面貌焕然一新。 湄洲日报记者 蔡昊 摄

9个贫困村今年摘帽

2017年底,莆田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现脱贫;2018年未出现新增或返贫对象。88个贫困村完成脱贫摘帽79个,最后9个今年全部脱贫。

2016年4月,经过精准识别,全市确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3352人、贫困户9807户。2017年底,莆田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实现脱贫;2018年未出现新增或返贫对象。2018年,贫困户家庭年人均收入11270元,比2017年8461元增加2809元,增长33.2%;88个贫困村完成脱贫摘帽79个,最后9个将于今年全部脱贫。

2007年底,全市实现所有农村通硬化公路,农村通硬化路比例100%;2018年底,全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5734.6公里;2016年至2018年,全市88个贫困村新改建道路63公里。

全市970个行政村(社区)已于2004年实现村村通生活用电,2006年实现户户通生活用电,2017年实现村村通动力电。2018年,全市88个贫困村全部通光纤、4G、宽带,实现了信息化建设全覆盖。

……

从精准脱贫到巩固提升,从通电通路到通网络,体现的是莆田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体现的是莆田从“打赢”到“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实现质的跃升。

聚合组织力 提升战斗力

坚强的组织力是强大的战斗力的保证。在精准脱贫工作中,莆田各级党组织强化政治担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部署上来,全面落实脱贫攻坚党政“一把手”责任。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准攻坚方向、部署推进工作。深入践行“五级书记抓扶贫”的要求,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参战督战,将责任压紧压实到脱贫攻坚的全过程各环节,开展遍访贫困村、贫困户工作。全市组织38位市(厅)级领导挂钩联系38个乡镇、挂钩帮扶38个贫困村,县区(管委会)组织50位县(处)级领导挂钩帮扶50个贫困村,发挥领导牵头协调、督促推进作用。

按照中央和省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决策部署,莆田结合实际,认真制定《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加强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的规范引领。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委和市政府在市农业农村局加挂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市、县、乡、村扶贫干部队伍不断充实配强,市、县专职扶贫干部均达到8人以上;注重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培训,采取分类、分期、分批培训的方式,对扶贫干部和挂钩帮扶干部进行全员培训,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扶贫、会扶贫、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深入开展党员干部挂钩帮扶活动,县、乡两级共组织8467名干部挂钩帮扶贫困户,做到每户贫困户至少有1名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市级安排88家市直部门对88个贫困村贫困户进行挂钩帮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持续加大,2018年,市、县两级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2246.73万元,比增5305.9万元。

去年6月底,市委常委会会议作出“百日攻坚打硬仗、强化责任勇担当”的部署,在全市开展精准脱贫百日攻坚战,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全力打通扶贫政策措施落实“最后一公里”,确保不漏一户一人,莆田经验做法得到省扶贫办肯定,并以正式文件印发全省各地市、县扶贫部门学习借鉴。

扶贫先扶志 “输血”变“造血”

陈国贵家曾是仙游县西苑乡凤山村唯一的国定贫困户。2010年、2017年,陈国贵夫妻相继患癌症去世,女儿陈晓莹在各级扶贫政策的帮助下,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学业,考入仙游县龙华貂峰小学任教,经过努力拼搏让家庭甩掉贫困的帽子,不到2年就偿清12000余元的大学生助学贷款,还能接济患有精神障碍的哥哥的生活。

扶贫先扶志,“输血”变“造血”。莆田广大扶贫工作者敢啃硬骨头,改变贫困户“贫困光荣”“慵懒散、等靠要”错位观念,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推进特色产业助力脱贫、转移就业稳定脱贫,精准靶向施策,把脱贫攻坚与兴产业、惠民生、抓党建相结合,打出行之有效“组合拳”,真正拔穷根、开富路,在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砥砺前行、奋勇前进。

2016年至2018年,全市共投入各级各类产业扶贫发展资金1.8亿多元,带动88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贫困户发展。地处偏僻山区的城厢区凤凰山街道白洋村是市定贫困村,在脱贫攻坚战中,该村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依托产业发展自主脱贫,实现脱贫扶志“双赢”。据团市委办公室主任、白洋村驻村第一书记郑亦斌介绍,该村成立村集体企业莆田市凤洋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街道脱贫攻坚党员先锋队的指导下,将荒废多年的3000平方米旧房改造成香菇生产示范基地,实现香菇生产种植规模化、集约化。除香菇种植产业外,下一步,扶贫工作队还将利用基地生产场所,开启香菇采摘暨香菇宴农家乐和树葡萄采摘等一条龙服务模式,为该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添新增长点。

在就业扶贫方面,着力做好专场招聘和专项招考,分类转移就业。根据贫困家庭劳动力情况,坚持因人而异、因需定岗。针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2016年全市筛选100个国有企事业职位和“三支一扶”岗位,面向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48名贫困家庭毕业生被录用。2018年全市征集“三支一扶”岗位53个,其中25个岗位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家庭大中专毕业生专项招考,全部派遣到岗,年人均收入3万元。针对贫困家庭中老年及部分丧失劳动力对象,就近就地安排公益性岗位,2016年以来共为3537人次贫困对象提供公益性岗位,每人每年增加工资性收入1.7万元。针对青壮年劳力,开展公交驾驶等就业培训,目前已完成扶持贫困对象参加公交驾驶培训6期60人,领到A3驾驶证25人,返聘市公交集团23人,每人每年收入4万元以上。

用足好政策 生活有保障

在实现“两不愁”的基础上,进而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核心指标和更高要求。莆田进一步用足用好相关政策,加快完善义务教育、低保、医保、医疗救助、造福工程搬迁等相关扶持和保障措施,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完善医疗保障政策。莆田创新出台精准扶贫医疗综合补助政策,建立贫困对象医疗“五重”保障机制。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在本市县区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和省属三级公立医院发生的住院和门诊特殊病种的医疗费用,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和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包括医保“目录外”医疗费用),再由市精准扶贫医疗综合补助资金予以补助至95%。2018年,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住院和特殊门诊的就诊人数为6619人,医疗总补偿金额8097.36万元。

完善教育资助政策。2016年起,莆田对考上高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就学补助,至2018年累计补助2044人次1022万元,切实减轻贫困家庭就学负担。同时,跨区域落实教育扶贫资助政策,着力解决在省外、市外就学贫困学生的教育扶贫政策落实问题。2018年,共排查出符合受助条件而未在市外受到资助莆田籍建档立卡学生420人次,由县区财政予以出资157.53万元全部予以补助到位,确保一个不漏。目前,全市3029名贫困适龄少年儿童的义务教育权益均已得到有效保障。

完善造福工程搬迁政策。莆田针对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市财政按省财政补助标准给予1:1配套补助,2016年至2019年市财政共补助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24个2020万元。针对造福工程搬迁对象,市财政给予每人600元建房配套补助,对属于偏远自然村整村搬迁对象,给予每人1500元补助;各县区(管委会)不同程度对贫困搬迁对象再给予1500-3000元每人或每户的配套补助。仙游县针对禁建区范围内且无房或危房的贫困户,出台进城购买安置房或经济适用房方案,全县共提供400余套城区安置房、137套经济适用房分别按1300元/平方米、2597元/平方米进行安置,共有贫困户232户843人进城购房受益。

小康路上,决不让一人掉队。精准扶贫犹如涓涓细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莆田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也让贫困户享受到实实在在的福利。(湄洲日报记者 刘永福)

责任编辑:黄仙妹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盛世莲开】习言道|澳门是伟大祖国的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