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莆田新闻
分享

我为群众办实事 莆田开展送医下乡残疾人专场活动

健康体检

东南网莆田6月6日讯(本网记者 李剑军 通讯员 欧奇翔 文/图)6月6日上午,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城厢区残疾人联合会、“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联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组织康复科、超声科、乳腺外科等15个科室、21名医护专家团队到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共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送医下乡残疾人专场活动,为该村60多名残疾人和100多名残疾人亲友、助残志愿者进行健康体检、疾病问诊和康复指导等义诊服务。

活动现场,残疾人朋友及其亲属在志愿者的引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各项体检问诊服务。

我为群众办实事 莆田开展送医下乡残疾人专场活动

问诊咨询

“这次活动有肝胆胰脾肾膀胱超声检查、甲状腺+子宫双附件超声检查、女性乳腺筛查、心电图、康复理疗、血液检验等项目,让残疾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三甲医院的健康服务。”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社工部柯丽凡介绍说。

据悉,自2020年11月起,莆田市残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依托县区慈善总会、义工协会和“闽善行”服务总站等平台,试点助残创新服务,通过送健康、送政策、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五送”活动,以及举办暖心助残志愿活动,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针对残疾人群体和特殊未成年群体,莆田市残联与莆田市委文明办、东南网莆田站联合打造“莆善情”和“爱特”两个服务品牌,建立起需求和服务对接机制,实现集智、集善助残服务“零距离”。通过政府主动、部门联动和社会互动,营造出良好的扶残助残社会风气,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扶残助残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度,形成集善助残广泛效应,推动更多的部门、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到助残行动中来。5月13日,“莆善情”服务中心和“爱特”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行,中国移动莆田分公司、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社会治理网格化中心等部门和多家爱心企业一起,成为首批助残服务单位。

据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谢国林介绍,莆田市目前有9万多名持证残疾人和众多出现发育迟缓、行为异常、感统失调等现象的未成年人,为进一步加强对这些群体的关爱力度,莆田市残疾人联合会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成立“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和莆田市未成年人“爱特”服务中心为省内首创,通过创新服务载体,整合服务队伍,拓展服务措施,细化服务形式,开展“莆善情”线下送健康、送康复、送知识、送服务、送温暖“五送”活动,以及为特殊儿童开展诊疗评估、康复指导、精准特教、智能保障、生活关怀、心理辅导六大服务,切实为残疾人和特殊未成年人提供精准、高效、细致的贴心服务,不断帮助广大残疾人和未成年人解决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和参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从而补齐政府助残服务短板。同时,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积极回应残疾人关切,一切从残疾人的期盼和需求出发,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动能,促进了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关注关爱残疾人群体,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切实增强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据介绍,在“莆善情”智能助残服务中心和莆田市未成年人“爱特”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后,莆田市残联结合“党建+”邻里中心建设,依托“闽善行”15分钟便民服务点,将全市1000多名残疾人联络员、3000多名网格员、2000多名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医务社工和1000多名中国移动莆田分公司志愿者融合到助残志愿者队伍中来,实现全市每一个村和社区至少有一名联络员、一名网格员、一名医务人员和一名移动公司志愿者参与到助残服务中来,形成残疾人需求筛查和助残服务网格化。同时依托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莆田市第一医院等三甲医院丰富的医疗资源,邀请上百名专业医护人员组建医疗康复专家志愿团队,重点开展医学知识网络直播、重度残疾人入户办证、肢体残疾人康复指导以及特殊未成年人诊疗评估、康复指导等专业性较强的助残服务,确保服务残疾人工作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

据统计,在“莆善情”和“爱特”服务中心启动以来,已邀请莆田学院附属医院骨科专家林海滨、福建权威感统专家罗晋球等知名医生、教授完成5期助残知识网络直播,有20几万人在线观看;组织评残医生上门为30多名重度肢体残疾人进行入户评残和辅具器具评估适配服务;邀请专家医师志愿团队为100多名肢体残疾人进行康复指导,并上门为不便出门的残疾人进行疾病诊疗;有7名发育迟缓的未成年人得到了专业医师的精心评估和康复指导服务。

责任编辑:赵睿

最新莆田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州金汤社区举办2024年福建省社会科学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