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闺女”跑腿
最近,只要一爬台阶,陈桂兰就感觉双腿发麻。
爱人提醒她,前阵子,为了让村里40多位听障患者都能参加县残联组织的免费体检,她挨家挨户上门通知,足足跑了好几公里,能不发麻?
听障患者打电话听不见,只能这么一个个通知。作为沙县南霞乡龙松村的村民事务代办员,这样跑腿的事,陈桂兰根本记不清一年要做多少。
蒋家檫是村里的高龄低保户,妻子常年瘫痪在床。上个月,陈桂兰通知他们办理残疾人生活补贴,需要证件材料。
找材料,两位年逾八旬的老人照样犯难,陈桂兰只好三番五次上门。仅仅为了一张两寸证件照,陈桂兰还特地坐车到县城帮着洗。
龙松村距沙县县城近25公里,全村1644人,外出经营沙县小吃人员占一半以上,留守村民多为老人、儿童。
如何方便村民?2012年,南霞乡党委、政府试行村民事务代理机制,为村民代理党务、村务、事务3大类,涵盖农林科技、新村建设、社会保障、计生服务、司法服务、企业事务等11项事务。
“桂兰,帮我充50元话费。”正在记者采访时,村民夏盛钰来村部找她。
“以前,村民缴话费、电费,要到集镇去。现在好了,陈桂兰也都帮着在银行的POS机上缴。”夏盛钰竖起拇指夸奖。
陈桂兰却不以为然,“代缴电费、话费……这些都是小事。可要说起代缴代发新农保养老金,确实有些繁琐。”
龙松村60岁以上每月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村民有288人。集镇没有网点,老人出行不便。陈桂兰就先给大家“预支”,再从每位老人账户转到自己账户。
“最多时一次性垫付近5万元,钱不够还得找亲戚朋友借。”陈桂兰说,因为新农保都存在农行,怕带太多现金,得先到县城农行取钱,再到信用社存入。回到乡里,再把钱取出。
“有一次忙昏了头,把100元的农保费交成了1000元,倒贴了900元。”陈桂兰笑着说,“不过亏不了,年底他们子女回来,肯定还我。”
“哪能让她贴钱呀,我们可都把她当‘亲闺女’。”夏盛钰说。
“孩子们外出闯事业,村里留守在家的老人遇到小事都不愿打电话,怕给孩子们添麻烦。平日里,有事无人说是我们这种偏远山乡留守老少的普遍现状。”60多岁的龙松村村民林秀煌感慨,现在好了,有了代办员,大到求学就医,小到买菜唠嗑,都能够得到个性化、事务化服务,省去了不少跑腿的事,真正实现了村民大小事,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
在沙县,像陈桂兰这样的村民事务代办员有4108名,遍布184个村(居)。
沙县有6万人在外经营小吃店,每个村的现状大多和龙松村一样。村民事务代理机制很快在全县推广,在基层党员与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成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有效载体。
如何把“连心桥”搭好、用好?
近年来,在农村事务代理制基础上,沙县又推行“民情管理电子服务平台”,党员干部入户访民情,填写民情信息卡,并将群众诉求录入民情管理电子服务平台。再通过县乡村三级“民情例会”机制,针对诉求研究“定制”协调解决措施,并将措施、责任人、完成时限等录入平台。
为方便基层群众办事,沙县还建立机关服务窗口平台,将乡(镇、街道)的办(所、站)集中到平台,实行“一个窗口”集中办公。
沙县将这一做法称之为“两平台两机制”,即“民情电子平台”+“民情例会机制”,搭建民情民意“直通车”;“机关服务窗口平台”+“农村事务代理机制”,打造服务群众“快车道”。
目前,沙县12个乡(镇、街道)电子平台录入信息2.97万条,收集群众诉求1.08万条,已通过民情例会、各级党组织解决民生问题8770件。在171个村建立了村级农村事务代理室,受理办理群众事务9621件,其中,代办事务6176件。本报沙县记者站 肖首洲 刘静云
责任编辑:郑梅钦
-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
三明:“黑衣帅哥”洪流中勇救落水者 后悄然2017-04-10
-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 一周热点新闻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