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海峡网>新闻中心>福建频道>三明新闻
分享

福建省大田县是第四届福建省文明县城,2016年12月中旬,在接受新一届文明县城届中测评后,以此作为新的起点,秉承文明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逗号、没有句号”的理念,把创建文明县城作为城市发展一张靓丽的名片,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创造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提升素质,紧紧围绕省、市工作部署,根据测评中发现的问题,深入持久开展“九大行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贯穿于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全过程,融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文明市民提升在行动。大力实施精神塑造培育、文明示范引领、文明市民培育、道德领域治理、先进文化服务等系列工程。制定了行业规范,修订完善了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市民公约等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做文明有礼貌的大田人”“文明与旅游同行”、文明交通志愿劝导活动等行动;坚持建网管网用并举,深入推进“净化网络环境专项活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举办“岩城文化大讲堂”、“好书伴我成长”、“读好书、好读书”“图书馆亲子阅读公益讲坛”等书香大田系列活动,充分利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平台,拓展县、乡两级图书馆《室》、文化馆和乡村文化活动中心功能,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学习服务网络,为群众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

身边好人选树在行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先进典型评选、审定、发布和褒扬激励机制,大力选树道德模范、“时代楷模”“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在今年评选表彰第二届道德模范和首届小孝星基础上,继续寻找最美家庭、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基层干部活动。同时综合运用新闻宣传、文艺宣传、社会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先进人物的典型事迹,全力打造道德模范先进事迹巡回演讲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机关“五进”活动,积极开展向先进典型人物学习,在全社会营造讲道德、尊模范、学好人、做好事的良好风尚,在全县农村、社区、机关、企业、单位广泛设置以“爱、诚、孝、仁”为主要内容的善行义举榜,让善行义举上榜,为凡人善举立传,用身边的道德模范,激发人们弘扬时代新风,传承传统家庭美德。

全民节俭养德在行动。结合农村移风易俗、光盘行动,在全县党员干部职工中开展“俭以养德,向我看齐”活动,在社区和家庭中开展“俭以养德,人人行动”活动,在各行业开展“俭以养德,见于管理”活动,在青少年中开展“俭以养德,从小做起”活动,营造了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浓厚氛围,形成了人人节俭、自律养德的良好社会风尚。同时,新闻媒体还大力宣传节俭节约的先进典型,监督曝光铺张浪费的典型案例,形成破除讲排场、比阔气等不良风气的强大舆论压力,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导向。借助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电视台、微信和户外宣传栏、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农村文艺宣传队等宣传媒介,向全县市民提出“四个倡导、四个反对”,深入宣传婚丧事大操大办的危害,营造“以文明节俭为荣、大操大办为耻,以艰苦朴素为荣、爱慕虚荣为耻”的良好氛围。开通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举报渠道,鼓励广大干部群众对基层公职人员违规办客、借机敛财行为进行监督举报,紧盯党员干部及亲属“生日宴”、“杀猪宴”、“升学宴”和“入伍宴”,紧盯节假日、暑期等节点加大明察暗访,点名道姓、公开曝光顶风违纪行为。

诚实守信践行在行动。根据中央文明委关于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制定实施了《大田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7—2020年)》。建立诚信激励约束机制。通过财政扶持政策与信用信息产品相结合,实施《大田县在财政资金使用工作中使用信用信息和信用产品试行办法》,制定《大田采购供应商诚信管理办法》,实行诚信等级管理制度,建立诚信档案,评定诚信等级,在采购竞标中建立诚信采购竞争机制。启动创建全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创建出一批“最佳诚信企业、诚信建设先进单位、最佳信用村和最佳信用户”。建立完善了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记录,全面实行政务和行政承诺考核制度,定期发布诚信“红黑名单”,对失信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积极开展“阳光办案”“阳光执法”等诚信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较好地营造了良好的诚信建设社会舆论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引导,搞好诚信教育,办好“文明之窗”、“大田文明”电视网络专栏及时报道城市管理中的好人好事和曝光不良行为,还对哪些“老赖”,采用曝光制,将24小时循环播放,为期三个月。让哪些不讲信用的人“丢面子”。

志愿服务深化在行动。建立完善了志愿者招募、注册、培训、服务对接系统和志愿服务数据库,县城注册志愿者达3万余人,占城区区常住人口的22%。主城区8个社区全部建立志愿服务工作站,成立各级各类学雷锋志愿服务队130多个。在社区中,成立郭居敬孝老爱亲志愿服务队,积极推进共产党员志愿服务岗活动,搭建起了大田特色志愿服务平台,使志愿服务活动生动活泼、持续健康发展。开展“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全县1500多名“爱心妈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两次,有950多名机关干部、教师党员通过“互认互知”、“嘘寒问暖”、“过节回家”等活动,与近千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构建“团干部+青少年社会工作志愿者+大学生村官+教师”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伍,通过与留守儿童们结对互动、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等方式,为留守儿童营造快乐成长的环境。日前,由团县委组织的全县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 388人,结对6所学校,帮扶留守儿童1155人,以“关爱留守儿童· 共享一片蓝天”为主题,开展了“点亮微心愿·情暖留守儿童”活动。

爱老敬老助老在行动。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为爱老、敬老、助老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重点,构建“和谐幸福文明家庭”为主题,通过“议家训、立家训、晒家训、比家训”,将“家风家训”作为农村幸福工程来抓,使优秀的家风家训根植于老百姓的心田,走进千家万户,推广上京镇“三字经”家训进万家活动经验做法。在引领社会各界守家规、传家训、正家风中,坚持基层党员干部带头,围绕“给子女留什么”这一根本问题,以廉洁齐家、廉洁修身为主要内容,组织开展“万名党员忆家训”活动,以良好的家风转作风、促政风、正民风。坚持家风家训从娃娃抓起,组织农村开展了“好家风伴我成长”、“小手拉大手,传承好家风”等系列活动,通过家校联动,带动全社会优良家风立德树人,通过家训家风教育覆盖全县46所中小学校。通过典型引导让更多的老百姓去学家规家训、践行优良家风,在全县农村营造文明奋进的良好氛围。

德润校园创建在行动。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到行动上”的“三进一落实”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童心向党、向国旗敬礼、日行一善、认星争优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编写了面向未成年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教材、感恩读本、立德童谣,充分发挥学校报刊、广播电视、图书馆、校园书店、校园网站以及校园微博微信的积极作用,初步构建了课堂教育、班团队会、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全县把孝道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孝道文化与教师学生日常行为相结合;与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学校德育教育相结合;与学校文明创建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五大结合模式”,实现孝道文化进校园三途径:一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孝道文化的知识;二是通过孝道主题文化环境布置的熏陶;三是让学生参与和体验行孝活动,在知行合一中培养一颗知冷暖、懂感恩的孝心,

公益广告宣传在行动。建立健全了“宣传部总体协调,工商、新闻出版广电、文明办等相关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行公益广告刊播情况定期报告制度,实现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常刊播、广覆盖。县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显著位置持续发布中宣部、中央文明办通稿,择优刊播自行设计制作的优秀作品,形成了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新风正气的强大声势。各类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固定广告牌、阅报栏等社会媒介经常性刊播公益广告,营造了公益广告随处可见、耳濡目染的良好生活场景。办好“文明之窗”、“大田文明”电视网络,在醒目位置规范设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创建宣传标语、八不行为规范等,做好宣传专栏320个,50个临街铺面LED屏幕、50个公交站点滚动播放文明创建宣传语。大力宣传创建省级文明县城的目的、意义和创城测评的基本内容及创建效果和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同时,曝光创建过程中“不作为”现象和现实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提高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度。

乡村环境改善在行动。以开展“农村幸福家园”为契机,制定出台《大田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先后规划建设了8个重点乡镇和120个中心村,重点实施了饮水安全、基础建设、卫生整治、绿化美化四项工程,全面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村规民约的形式,充分发挥党支部、村委会作用,强化整治措施,努力提高基层群众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共同治理、共同监督、共同受益的良性互动机制。采取村级广播播报、张贴标语、召开会议、上门宣讲等多形式,广泛宣传整治环境卫生的重要意义,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良好氛围。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治理,重点整治“污水乱泼、垃圾乱倒、粪土乱堆、杂草乱跺、畜禽乱跑”问题,抓好“庭院净化、环境绿化、道路硬化、村道亮化”同时,大力建设农村文化、体育场所全覆盖工程,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民生项目,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创建和好公婆、好媳妇、好妯娌等评选活动,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的殷切期盼。

 

责任编辑:林航

最新三明新闻 频道推荐
进入新闻频道新闻推荐
“福农优品·我在家乡等你来”网络直播
进入图片频道最新图文
进入视频频道最新视频
一周热点新闻
下载海湃客户端
关注海峡网微信